衣食住行处处可“惩罚”

时间:2022-05-22 04:53:14

衣食住行处处可“惩罚”

案例一:衣

纤维冒充羊绒“假一赔十”,遭遇服装卖假,获数倍赔偿。前几天某商场搞应季商品打折,喜欢羊绒织品的张大娘花1500元买了一件羊绒衫。商家许诺“假一赔十”,百分之百羊绒。回家和邻居老姐妹一比对,发现和她们花200元买的化纤衫质地一模一样。后经有关部门检验,张大娘买的羊绒衫,没有一点羊绒成分,是百分之百的化学纤维。她要求商家兑现承诺。经工商部门调解,商家以“假一赔十”对张大娘予以了赔偿。

专家说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关于处理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的若干规定》第一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与消费者的约定或者向消费者作出的承诺履行义务。经营者与消费者有约定或者经营者向消费者作出承诺的,约定或者承诺的内容有利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并严于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按照约定或者承诺履行。约定或者承诺的内容不利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并且不符合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

案例二:食

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遭遇人身损害,获十倍赔偿。王大娘在一家超市购得清仓让利促销奶粉10袋,孙子吃了此奶粉后,上吐下泻,王大娘为孙子治病花去医疗费1000余元。经有关部门检验,此奶粉为过期劣质奶粉。王大娘找超市理赔,超市只同意退货,不同意赔偿。经食品卫生部门调解,王大娘获得了孙子的人身损害赔偿,同时超市还向她支付了所购食品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专家说法:《食品卫生法》第九十六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造成人身、财产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案例三:住

遭遇开发商“一房二卖”,获双倍赔偿。刘老先生在市内一新开发的小区选中了一处新楼,当即与房屋开发商签订了购房协议,并于一个月内交齐了购房款,刘老先生拿到房屋钥匙后,多次找开发商要求协助办理过户手续,可对方总是以种种理由推托。几个月后,一位陌生人突然找上门,要求刘老先生搬出此房。原来,开发商又将该房卖给了那位陌生人,且那位陌生人已与开发商办理了房屋过户手续。刘老先生诉讼到法院,经法院调解开发商退回了刘老先生购房款及利息,并双倍赔偿了刘老先生的损失。

专家说法:刘老先生不能取得该房屋,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无法取得房屋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可要求开发商退回购房款及利息,并双倍赔偿损失。

案例四:行

翟老先生买车遭遇欺诈,要双倍赔偿,获得了法院的支持。市民翟老先生在一汽车销售公司买了一辆雅阁车,该车竟是一辆曾出过车祸的事故车,在市交警大队及保险公司都有事故处理、赔付记录。翟以销售欺诈为由要求双倍赔偿,获得了法院的支持。

专家说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

案例五:用

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销售,造成用户死亡,应给予惩罚性赔偿。田老汉买了一台电热水器,洗澡时漏电被电击身亡。事后得知,有关部门因安全问题,已责令工厂停止生产,商家停止销售此产品。对此死者家属请求惩罚性赔偿,要商家给予正常人身损害赔偿二倍的赔偿。法院判决支持了死者家属惩罚性赔偿的请求。

专家说法:《产品质量法》第四十四条、《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伤害的,侵害人应当赔偿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付残疾者生活自助具费、生活补助费、残疾赔偿金以及由其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造成受害人死亡的,并应当支付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由死者生前扶养的人所必需的生活费等费用。明知产品存在缺陷仍然生产、销售,造成他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

上一篇:隔代鉴定,爷爷出马锁定亲孙 下一篇:当子女不能给父母养老时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