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造假与科学越轨、科学不端、科学失范与科学失误的异同

时间:2022-05-22 04:27:43

科学造假与科学越轨、科学不端、科学失范与科学失误的异同

【摘 要】在当今的大科学时代,科学活动中的造假行为层出不穷,屡禁不止,文章运用对比的方法通过对造假与越轨、不端、失范和失误的不同来分析科学造假的真正内涵,旨在为科学界的造假行为的判断以及对其的制约和惩罚奠定基础。

【关键词】科学造假;科学越轨;科学不端;科学失范;科学失误

造假在《辞海》中的意思是制造赝品或假象,在中国知网上搜索造假这一词汇,搜索结果大多数是和会计有关的做假账的论文,所以,造假是一般多用于会计学中。在这里把这一词汇引入科学中,更能形象地描述科学界出现的违反科学规范的行为。其实,科学造假、科学越轨、科学不端以及科学失范在现代科学界中都是用来描述科研人员违背科学规范的行为,但是它们之间还是有细微的区别的,在这里作一区分是为了指出造假更适合用于描述科学界的违规行为。

一、科学越轨的内涵

越轨一词在《辞海》中有两种意思,一种是越出轨道,如《刘子・法术》:“登坂赴险,无覆轶之败,乘危涉远,无越轨之患”。后用来比喻不按常规或超出规章制度所允许的范围。如越轨行为。《北史・孝文帝纪》:“乃者人渐奢尚,婚葬越轨”。另一种意思是社会学中对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的违反。视具体文化而定,在一种文化看来是越轨,在另一种文化看来是正常。依程度轻重,分为:违反风俗的行为;违反纪律的行为;违反道德的行为;违法行为;犯罪行为五个层次。所以,在这里我们将越轨一词用于科学中,形成科学越轨,是根据第二种意思来界定的。

在科学活动中,对于广义上的科研越轨行为(deviant behavior),学者张九庆将其定义为三个部分:一是科学家对科学共同体规范之外的各种法律、道德和社会秩序的违背;二是科学家对科学共同体内部的各种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的违背;三是对科学越轨处理过程中的违规行为。

二、科学不端的内涵

不端在《辞海》中解释为不正派,品行不端。鲁迅《准风月谈・吃白相饭》:“或者诬人不端,或者赖人欠钱”。说文解字云:端,直也;正也。《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对“端”的解释是:端,本义为站得直。不端,在现代汉语的语意语境中有两种基本的内涵:一是指人的品行不正经、不正直和不端庄;二是指行为不正直,心术不正端的人。

在科学界,科学不端行为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科学不端是指科学活动中的不道德行为,其主体包括科学活动的研究者、组织者、管理者等所有参与到科技事业中的个人和组织,其活动包括科学研究以及科学与社会互动过程中有意违反科学规范、科研道德和和科学价值准则在内的社会规范、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的各类行为。狭义的科学不端就是专门指在科学活动中发生的违反科学共同体内部所公认的公共价值和学术规范的行为。

三、科学失范的内涵

失范在《辞海》中称为“脱序”。社会学名词。无行为规范,或虽有行为规范,但不够明确甚至互相矛盾的社会结构或个人品质。是杜尔凯姆(Eacute mile Durkheim)所创用,他认为失范与越轨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后者是人的一种表现。“失范”,即anomie,从字面上看,就是“没有规范”,但更为常用的含义则是指规范和价值相互冲突而导致的规范处于弱势的一种状态。失范行为本是社会学术语,其主体包括社会个体及其组织,其行为包括对现有社会规范的偏离或违反。将这一定义引申到科学界中,主要指学者违背学术规范和道德规范所犯下的技术性的过失。

四、科学失误的内涵

失误在《辞海》中有两种意思,一种是由于疏忽或水平不高而造成差错,如《水浒传》第八十一回:“四更为期,不可失误”。另一种意思是过失;差错。如《汉书・梁平王刘襄传》:“更审考清问,著不然之效,定失误之法,而反命于下更”。在科学活动中,科学失误是指因科学家因自身原因,包括能力等而发生的疏忽和错误,导致科学活动受到影响的一种行为。

总之,在科学界,科学越轨因具有社会学的内涵和意义而使得其范围比科学不端更加广泛。科学失误和科学失范虽然与前两者在本质上都属于科学错误,都会给科学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但是它们与后两者的性质又有着本质的区别,即科学失误常常是由于疏忽或过失而无意中犯错误,影响程度较轻较小;科学失范是因学者知识的缺乏或学术态度的不谨慎而出现的失误;科学越轨则是指有意犯错,明知错误的不良结果而有意制造错误,甚至是恶意地制造科学错误,企图不劳而获,或少劳多获,使自己利益最大化,影响恶劣。所以我们这里所借用的造假一词是与越轨的范围是相近的,即都是指广义上的科学违规行为,是大科学时代背景下的定义模式,是将科学与社会互动的全过程作为分析路径,重点关注的是科学社会一体化过程中出现的不正当的行为,甚至囊括了整个科学运转流程中出现的全部的不当行为。与此同时,造假比越轨更为清晰明了和大众化,更能直白的反映科学活动中不当行为的性质,在公众中更为通俗易懂。

参考文献

[1]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辞海(第六版第4册)[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2] 张九庆.科研越轨行为的界定与表现形式[J].科技导报,2004(02).

[3] 夏征农.大辞海(语词卷1)[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4] 周伟励,何雄建.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典[Z].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7.

[5] 杜中臣.论失误[J].学术论坛,2002(02).

作者简介:梁帅(1984- ),博士,贵州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上一篇:旅游管理中政府的角色地位探讨 下一篇:解析情绪心理在艺术设计色彩中的应用

被举报文档标题:科学造假与科学越轨、科学不端、科学失范与科学失误的异同

验证码:

点击换图

举报理由:
   (必填)
紧急删除:

 13882551937、13808266089 服务时间:8:00~21:00 承诺一小时内删除

免责声明
发表评论  快捷匿名评论,或 登录 后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