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民歌的曲式特征及文化蕴涵

时间:2022-05-22 01:09:33

紫阳民歌的曲式特征及文化蕴涵

【摘 要】紫阳万山综错、河溪密布、生物资源得天独厚、还拥有许多文物古迹和文化遗址,这些因素构成了紫阳民歌产生的条件。本文列举了多个紫阳民歌的谱例,从谱例的歌词中分析了其中的文化蕴涵,从谱例的曲谱中分析了民歌的曲式特征。

【关键词】民歌;体裁;研究;曲式;特征;文化蕴涵

引言

紫阳的自然山水、民风民俗、语音语调,孕育了紫阳民歌音乐的独特个性①。民歌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它具有很强的民族气息和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离开文化蕴含谈曲式就不能体现民歌曲式的研究性。下文中将紫阳民歌以体裁分成了三个大部分,山歌、号子、小调,以谱例具体分析了紫阳民歌的曲式特征及其文化蕴涵。

一、紫阳民歌中的山歌

1.山歌的简介

紫阳山歌语言形象生动,曲调优美动听,演唱润腔都独具特色,特别是任河一带,因其山谷纵横,有空谷回响的效果,所以,这一带山民喜欢甩高腔,吼山歌。

2.山歌中的曲式特征

《郎在对门唱山歌》节奏有前八后十六、前十六后八、小附点、大附点、大切分、小切分,并且在复杂的节奏中还带有滑音――上滑音、下滑音。进行中喜欢上下回还进行,这与当地语言陈述中,习惯于小幅度的声腔变化有关,并且多数句子都表现出开头音符、歌词密集,句尾音平后上扬或下滑、配词稀松的发展趋势。这与紫阳人说话习惯:拖腔拉调,尾音拉长,一句话前后速度不一致,前半句较快,后半句吐字有意放慢,常伴有“哎”“哦”“喂”的衬词有关联。

3.山歌中的文化蕴涵

从山歌谱例中存在一个特点不得不强调,那就是在演唱中常伴有大量的衬词。如《郎在对门唱山歌》中的“哪”、“呃”、“哇”、“哦”,《南山竹子节节高》中的“喂”、“哎”、“哟”。这些衬词的运用可谓是对紫阳民歌画龙点睛之处。民歌与其他艺术歌曲相比,他的优越性就在于地方特色所带来的演唱方法的特殊性和情感表达上的针对性。

二、紫阳民歌中的劳动号子

1.劳动号子的简介

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在劳动过程中,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号。这些吆喝、呼号声逐渐被劳动人民美化,发展为歌曲的形式。从最初劳动中简单的、有节奏的呼号,发展为有丰富内容的歌词、有完整曲调的歌曲形式,劳动号子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并通过劳动号子表现出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并通过劳动号子表现出劳动人民的乐观精神。

2.劳动号子中的曲式特征

紫阳号子类节奏简单,大部分为四二拍,这样有助于劳动的协调性。但紫阳号子也有其自己的特色,如船工号子,船工号子是劳动号子的内核,在紫阳民歌中占有重要位置,它的风格粗犷豪迈,音调、节奏复杂多变,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

3.劳动号子中的文化蕴涵

紫阳处于汉江流域,汉江的水清复杂多变,有时水流平缓,有时浪急滩险,行船十分多样,大体就分为上述谱例所体现――上水号子和下水号子。其他民歌不一样的特点之处在于每一句调都是双声部词,并且是相互联系依托不可分割的。在汉江船工号子中一般是由“船老大”(舵手)领号,众人和号。领句、和句都很短促。有的是领句还未结束,合句就提前进入,造成的多声部结构形态,十分热烈,令人心潮激荡。

三、紫阳民歌中的小调

1.小调的简介

紫阳的小调大部分词曲都比较固定,内容上也是十分广泛的,比如:有歌唱婚姻爱情的,歌唱离别相思的,歌唱风土人情的,歌唱娱乐游戏、自然常识、传说故事等。曲调上具有流畅、婉柔、曲折、细腻的艺术特色,有江南韵味。紫阳民歌中有一个大的特点“北地南腔”、“南北融合”。这些特点主要都是体现在小调这种体裁之中。

2.小调中的曲式特征

紫阳小调的调式,以五声调式为主,大部分为五声徵调式,也有综合六声调式,紫阳小调中的歌词多为分节歌的形式,同一曲调,多段歌词,各段相对应的句子字数基本相同,这些小调多为叙事体,所以故事十分单纯,一般用平腔演唱。调子高昂;随着四川、湖北移民的迁徙,民歌嫁接了外来文化,组合成小调;革新后,歌词变化丰富,调子舒缓相宜,节奏变化明显,融入了多元素,呈现多元化发展。

3.小调中的文化蕴涵

紫阳小调与全国各地的小调一样,也使用了大量的衬词、衬腔。小调中看到的谱例均是关于“茶”。紫阳是民歌之乡,同时它也是名茶之乡,紫阳人在种茶、采茶、喝茶、用茶中都会伴随着民歌的出现和演唱。所以歌与茶二者在紫阳是不可分割的。 ‘歌乡’紫阳,融合了陕南文化的‘多元素’,紫阳民歌也由当地原生态的艺术,紫阳富硒茶、富硒水、在民歌中充分体现到了。

四、结语

中国有“安康――紫阳”这样一个吉祥美丽的地方,从而为紫阳民歌和紫阳富硒茶走向世界打开一条文化通道。紫阳民歌流传久远,其歌词借喻巧妙,风趣幽默,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所用方言似川、似楚,韵味独具;其旋律优美婉转,高腔唱法中游移于调式音级间的色彩性颤音唱法具有独特的价值紫阳民歌浩如烟海,多姿多彩,本文只是用代表性的谱例简略的概括了一些紫阳民歌的一些基本音阶调式,音调结构特征和民歌中的文化蕴涵。紫阳民歌对于丰富中华民族音乐宝库、弘扬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注释

①杨银波,余海章.《陕西紫阳民歌总体音乐特征》[J]安康学院学报第十九卷第四期,2007

参考文献:

[1]苗小琴.安康民歌精选[M].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8

[2]熊露霞.中国经典民歌赏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3]王次.音乐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4]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张宣强、李春芳.紫阳民歌选编[M].西安:陕西三秦出版社,2011

[6]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所音乐研究所.中国民歌 [M].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

[7](德)克列门斯・库恩(Clemens Kuhn) .音乐分析法[M].钱泥译. 上海音乐出版社,1968

[8]李吉提.曲式与作品分析[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9]余海章.紫阳民歌文化研究[M]西北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吴丹,(1987~ )女,汉族,学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钢琴表演。

上一篇:刍议中学体育教育课堂训练实用性方法 下一篇:浅谈高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开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