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现状的研究

时间:2022-05-21 11:54:12

赣州市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现状的研究

摘 要 为了解赣州市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落实情况,选择赣州市民办养老机构作为调查对象,深入赣州市民办养老机构进行实地调研。

关键词 民办 养老机构 发展 现状

赣州市于2000年开始进入人口老龄社会,比江西省提前5年进入老龄社会。至2013年底全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18万,占常住人口比重为12.8%。今后几年,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以每年4%的速度增加。赣州市老年群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激增,并呈现空巢化、高龄化的趋势。同时,需要照料和护理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对养老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十分紧迫。为进一步了解赣州市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落实情况,选择赣州市民办养老机构作为调查对象,深入赣州市民办养老机构进行实地调研。

一、赣州市民办养老机构的基本情况

目前赣州市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共335家,养老床位为3万张,每千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26张。其中,县(市、区)综合福利院18家,光荣院和农村敬老院295家,老年公寓、养生院、养老服务中心等民办养老机构23家。已建成了一批特色民办养老机构。比如,添立养生院疗养康复式养老、杨仙老年公寓“候鸟式”养老等。但是按照“每千位老人占有养老床位50张”的国际标准,目前赣州市养老床位数量供给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这就造成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供需矛盾。所以,增加床位供给十分迫切,同时,赣州市老年人口呈不断增长之势,未来床位数缺额将不断增大,在公办养老机构床位数有限的情况下,需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满足市场需求。

二、赣州市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困境

1、传统养老观念未变

2013年10月,一项由消费者协会发起的有关赣州市老年人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的调查发现,赣州市90%的老年人不愿入住养老机构。原因方面,选择机构费用太贵的老年人占比为51.9%;认为符合要求的养老机构太少的老年人的比例达到48.4%。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赣州市老年人及家属的传统养老观念仍没有改变,老年人及家属对机构养老的接受程度较低,这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赣州市民办养老机构入住率较低。

2、缺乏相关扶持政策

赣州市很多规定停留在政策层面,现仅有一项“同级财政每年给予600元/床位的运营补贴”的政策去年才落实到位,大多政策操作性不强。赣州市民办养老机构绝大多数是以租赁或自家房产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租赁房产的租金大大增加了机构的运营成本。从民办养老机构的实际政策需求看,在土地供应、水电优惠、医疗服务保障、贷款抵押、权益保障、养老服务人才培训等方面都缺乏完善的扶持政策。

3、养老法律法规不完善

兴办民办养老机构从事养老服务,属于高风险行业,机构需要承担老人意外损伤的风险,入住养老机构的老人身体机能下降,大部分年老体弱,很容易发生摔伤、跌倒等意外,机构内死亡现象也时有发生,家属在老人出事后基本把责任归咎于民办养老机构,使得机构的利益受到损害。目前的法律法规对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没有明晰的规定,也没有相关法律依据,无法保护民办养老机构的合法权益。

4、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

近几年赣州市民办养老机构发展较快,尽管目前有《老年人社会福利机构基本规范》等来规范完善民办养老机构,但民办养老机构的运营管理仍属于放任状态,有关养老机构的收费标准、服务设施、服务内容、居住环境、人员构成等没有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还很不规范。

5、资金运营困难

赣州市民办养老机构运营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运营收入和自筹资金,机构运营融资难,筹资渠道单一。导致民办养老机构在资金运营方面产生困难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多数地方政府在财政预算上对民办养老机构的发展没有专项经费,政府资金投入不足;第二,由于民办养老机构微利经营,风险大,投资回报周期长,很少投资方愿意将资金长期投入到民办养老机构的运营。第三,民办养老机构具有非营利和福利性质,我国政策规定民办养老机构不能获得商业贷款,机构的资产不能进行抵押而获得贷款,向金融机构贷款受限。

6、机构入住率低

不同的民办养老机构由于地理位置、服务内容、硬件环境等不同,收费标准也不同,调查发现当前民办养老机构收费相差较大,无统一标准。此次调查的民办养老机构小型的收费标准自理老人每月收费为1200元,半自理老年人为1800元,完全不能自理老年人为2200元,入住率为40.7%。中型的收费标准自理老人每月收费为1500元,半自理老年人为2000元,对完全不能自理老年人为2500元,入住率为49.2%。规模较大型的民办养老机构收费标准自理老人每月收费为1600元,生活半自理老年人为2000元,对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老年人为3000元,入住率为52.3%。赣州市2013年老年人的平均退休收入为1995元,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收费定位基本高于平均退休收入水平,甚至一些规模大,服务条件好的民办养老机构的费用远远超出老年人可以承担的范围,最终导致机构入住率低,运营成本增加。

7、养老服务队伍建设滞后

一是服务人员严重不足。据统计,2013年我市养老机构职工1009人,每个养老机构拥有职工数仅为3人。由于照顾对象的特殊性,工作具有苦、累、脏的特点,造成养老服务人员队伍不稳定。因人手不足,不少养老机构不得不聘用一些年龄大的农村及城镇下岗人员。二是服务人员素质整体偏低。养老机构绝大部分工作人员是高中及以下学历,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获得职业资格的专业人才仅占工作人员总数的8%。三是服务人员年龄偏大。2013年,全市养老服务机构中47岁以上工作人员占到养老机构职工总人数61.9%,而35岁及以下工作人员仅占22.2% 。四是服务人员福利待遇水平低。调查显示,民办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平均工资在1600元/月左右。五是社会对机构养老的认同度不高。社会地位低是造成服务人员招聘难的重要原因。

基金项目: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张仲兵,徐宪.养老服务体系保障机制建设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4(2):108-112.

[2]刘晓静,张继良.中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理念、路径及对策[J].河北学刊,2013,33(2):123-127.

[3]朱冬梅.养老服务需求多元化视角下的社会组织建设[J].山东社会科学,2013 (4):48-51.

上一篇:24项商品价格调整对商贸物流业的影响 下一篇:赣州市民办养老机构发展路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