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仪器实验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时间:2022-05-21 07:41:26

虚拟仪器实验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摘 要:通过管理信息技术等手段,结合目前逐渐兴起的虚拟技术,以及相关的数据库,借助于结构化开发,将现阶段的系统,进行合理有效划分。对于该系统,一般选择C/S方式。并且于服务器端,设计关系数据库等。在相对应的客户端,也能够建立系统的各项功能。利用ADO技术,实现两者之间的充分交互。该系统的有效构建,对实验信息的各个方面,能够充分实现高效管理。对于虚拟仪器,其相应的研制开发,也能够充分提供技术支持。

关键词:虚拟技术;信息管理;仪器实验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8.194

0 引言

对于虚拟仪器,属于跟踪测量装置,测量与具体的实验阶段,积累了一定相关信息。而我们通过分析这些信息,那么对现阶段的虚拟仪器,能够充分实现开发研究。一直以来,如果一味通过人工进行操作,那么对于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效率上比较低下,而且在保密性上也比较差,对于数据资源,难以充分实现共享。一方面查找更新维护难以开展,另一方面可能导致信息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混乱。利用较为先进的软件,对于实现信息等方面,利于开展管理。同时还能够有效的进行数据处理,并且对于相关的实验设备,或者人员等方面,能够充分落实各项管理。

1 需求分析

明确开发究竟存在何种目的,然后在此基础之上,予以科学有效的需求分析。虚拟测试实验开展阶段,究竟存在怎样的构成,应该充分了解。这样才能为系统合理有效开发,充分做好准备[1]。对于测试实验,应该不断完善整个系统。对于实验系统,教学实验方面,可开展相应的23组。在系统运行过程中,数据流动处理等方面,我们通过分析,能够构建数据流图。

2 系统设计

2.1 系统功能分析

根据相关的瀑布模型,我们一般遵循自上而下的相关原则,开展总体性设计规划。模块化设计下,作为科学有力的指导。然后我们将大的系统,进行有效的划分。不仅包括设备管理,而且涉及实验管理[2]。同时对于人事,也应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各自开展管理过程中,通常由于在对象方面有所差异,因而也会具备不同的特点。因此我们结合实际将现有的各大模块结构,进行一定程度的细分,也就是下级模块。方便广大用户,能够及时进行操作,见下图1。

2.2 数据库设计

需求分析的顺利开展,我们能够得出一定结果,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得知,对于虚拟测试实验,在开展相应的管理过程中,一般情况下包括两种类型数据信息。其中一类数据,能够予以科学有效的编码管理,因而属于通用信息。对于这样对象而言,其所具备的属性项上,从本质上来讲是相同的。能够对其予以编码,科学有效开展管理。但是对于另一类数据,通常根植于具体实验,属于动态数据范畴。按照实验特点的不同,因而具体表现也不同,应该单独对其予以记录。

3 系统实现

系统进行开发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前的实际特点合理选择工具。一般性客户端,选择C++工具即可,主要针对系统界面,以及应用程序等。通过ADO技术,对数据库整个系统,能够有效的开展访问。

3.1 系统功能模块

用户启动系统阶段,系统登录这一重要性模块,首先被充分的调用,验证用户资料。而用户方面的信息,以及相应的访问权限,通常情况下应该由管理模块负责,力求系统能够更加安全。实验管理阶段,一般是系统的核心。涵盖了实验指导等方面的内容,以及相应的实验信息编辑,对数据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还有试验信息方面的管理。通常来说对于这四部分,全部属于较为重要的内容。所谓实验指导,通常是指提供教学实验意见,掌握实验开展的过程中究竟存在何种目的,以及实验究竟需要用到哪些装置,同时学生也应该充分掌握相关的原理和方法[4]。对于最终得出的实验结果,也能展开科学有效的分析。对于实验信息,一般以向导等有关方式,能够充分指导广大用户。信息一旦得到成功添加,借助统一的框架结构,进行相应保存。用户能利用相关信息管理功能,予以相应的查询,同时也可以进行及时的删除,对信息进行排序,或者其他等一系列操作。在数据库中,尤其是那些已经保存的数据,在虚拟仪器等相关设备中,通过科学有效的分析,或者说通过本系统,予以一定程度的离线分析。

对于设备管理,一般涵盖硬件方面的管理,还有设备信息方面的查询。对于硬件管理这一重要部分,通常来说主要负责进行维护。对于设备信息来说,普遍已进行编码,并且被有效存储,避免了手工方式进行收入,因而能够大大降低工作量,信息更加准确。

3.2 应用实例

简支梁传函为基础,争取通过验证,让学生能够更加有效的学习,充分掌握传递函数。数据一旦成功保存,利用数据分析这一重要模块,我们能够对于相关的数据,予以科学有效的离线分析。在虚拟仪器之中,就能够落实好各项分析。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对数据方面的记录,也能予以科学有效的离线分析。

4 结语

一直以来,如果一味通过人工进行操作,那么对于这样的管理方式,不仅效率上比较低下,而且在保密性上也比较差,对于数据资源,难以充分实现共享。虚拟仪器下,有利于实验方面的科学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毕晓东.全新课件开启电子电路实验教学新篇章――RIGOL、NI及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联合电子电路虚拟仪器实验课件[J].电子技术应用,2012,(7):1.

[2]李大奎,于成,刘D等.立足精英型软件人才培养目标的电子技术综合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4,(8):151-153.

作者简介:王泽(1989-),男,陕西蒲城人,本科,助理实验师,研究方向:数控加工技术。

上一篇:机械加工工艺中的技术误差问题研究 下一篇:试论酒店的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