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山区多岛海景区海岸林带植物配置现状及发展探析

时间:2022-05-21 05:16:31

岚山区多岛海景区海岸林带植物配置现状及发展探析

[摘 要] 通过对多岛海景区海岸景观林带植物群落特征、植物群落质量评价和景观动态等诸方面分析探讨,竭力为多岛海景区景观林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并为今后我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多岛海景区 海岸林带 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106-01

多岛海景区是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委、区政府落实市委、市政府“城市建设突破岚山”的总体要求,着力解决岚山滨海城市靠海不见海、见海不好看的现状而批准建设的景区,国家AAA级风景区。景区总面积约70万平方米,打造了东起老码头、西至绣针河入海口长达6.5千米能够使人亲水的海岸线,它在保护岚山区南部滨海地区水质和生物多样性、营造景观风貌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但是,多岛海景区的海岸带,改造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需要及时恢复,因此,建立沿海景观林带,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的危害。该林带也是岚山区南部沿海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通过对多岛海景区海岸景观林带植物群落特征、植物群落质量评价和景观动态等诸方面分析探讨,竭力为多岛海景区景观林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并为今后我区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一、多岛海景区海岸景观林带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进行野外调查,共调查了多岛海景区海岸景观林带的36个样方。其调查结果如下:(1)本次调查的所有群落中植物91种,隶属于62科78属; (2)乔木优势树种应用较多的有黑松、银杏、白蜡、枫杨、水杉、合欢、法桐、栾树、大叶女贞、雪松等,灌木优势植物有红叶石楠、紫叶李、五角枫、海州常山、小叶女贞球、直行龙柏、百日红、金叶女贞、日本女贞、胶东卫矛、瓜子黄杨、丛生连翘、小叶扶芳藤、红王子锦带等;草本植物优势种类包括:?早熟禾、马尼拉草、锦鸡儿、白刺碱蓬、?枸杞、芦竹、碱地肤、曼陀罗、碱菀、野菊、蒲公英、芦苇、狗尾草、马蔺、海滨雀稗、沿阶草、麦冬等;藤本植物包括:?扶芳藤、蔷薇、木香、金银花、紫藤、凌霄、络石、茑萝、爬山虎等。(3)乔木树种胸径在10―20cm之间的占38.5%,大多数树木树龄偏小,郁闭度不高;小灌木米径在3--5cm范围内的,数量占46.7%,长势中等;球类灌木冠幅在80cm以上的占53.1%,长势普遍较好,草本植物以早熟禾和马尼拉草坪为主,占草本植物总数面积的87.3%,绿地覆盖性强,特别是马尼拉草坪的表现明显偏好。

二、多岛海景区海岸带典型群落分析

选择多岛海景区海岸景观林带9个对园林植物景观效果贡献较大的定性和定量指标 (定性指标主要体现整体性与和谐性要求 ,定量指标主要体现景观多样性要求) ,建立整体指标体系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 )构造了园林植物景观的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对定性指标的量化 ,以及采用Simpson指数公式计算景观多样性的定量指标值 ,应用综合评价模型对园林植物景观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1)海岸景观林带植物景观评价指数绝大部分处于Ⅱ和Ⅲ水平。(2) 综合评价值最高的为黑松植物群落,得分 7.623,其植物群落物种较多,抗盐碱、防风效能好,植物景观层次丰富,在群落中具有明显的优势。综合评价得分最低的是水生植被群落中的荻草,综合评价值仅为0.565,具体表现为物种单一,分布在海水半淹没区,潮来淹没潮去露出。(3)多岛海景区海岸景观林带东部植物景观色彩和季相变化比较明显,西部较差。

多岛海景区主要防护林树种为黑松,沿海景观林带虽然已基本形成,但依然存在断带现象。并且景观林带纵深较小,树体普遍偏小,防护功能发挥不出来。景区西部当时为了尽快实现绿化美化,成片种植了小规格黑松苗,目前已出现种植密度过高、生长受阻现象,应该尽快疏苗、间苗。建议多发展针叶、阔叶混交林,这是多岛海景区防护林将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多岛海景区海岸景观林带植被景观动态分析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以多岛海景区海岸景观林带2010年和2013年的30个固定样地森林资源状况的连续调查为基础数据,结果表明:

(1)多岛海景区海岸景观林带植物主要是以人工植被为主,东部树种搭配比较合理,景观效果较好,西部树种偏少,结构相对简单,景观效果较差。(2)滨海水生植物面积有所增加,并且呈扩大趋势,在防潮堤前部形成缓冲地带。由于在景区实施绿化时、个别区域种植不到位,苗木搭配不合理,所以产生林缘线和林冠线不丰满,使海岸景观林带植物景观受到一定影响。

利用海岸景观林带植物类型为研究对象,采用2010年、2013年ETM卫星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借助于“3S”技术,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引入生态功能区划方法和区域土地利用指数模型,研究海岸景观林带植物在时间、空间上的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海岸景观林带占整个景区面积46.6%左右。在3年多时间,海岸景观林带植物增长幅度不大。(2)海岸景观林带逐步由破碎化向斑块发展化,大约1/6区域已经相连成片。(3)海岸景观林带植物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是生态安全与环境福利驱动和最优经济福利驱动,其中以政府行为为核心的生态安全与环境福利驱动为主.

四、多岛海景区海岸景观林带提挡升级的建议

通过调查笔者认为,多岛海景区海岸景观林带存在部分区域树种单一、结构简单、林种结构不合理;景观单调、季相变化少;植物资源相对少、质量不高;人为干扰对海岸带植被破坏等问题。为此,在多岛海景区景观林带建设中应该努力构建点、线、面协调的生态体系,具体提出下列几点对策措施:

1.结合城市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景区应注重森林景观、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大力推行以乡土树种为主的乔灌木树种,最大限度地扩大森林面积。着力构建多树种、多层次、高效益的城市森林景观。

2.进一步推进景区生态廊道和沿海景观线建设,根据地形、立地条件同步推进;不断加大沿海景观林带建设力度,实现沿海景观林带地面、空中全面合拢的目标,重点完善景区西部景观林带建设。

3.逐步补植缺失植物,扩大景区边缘及相邻区域的绿化种植,人工促进景观林带植物天然更新,有效扩大森林资源总量,加强现有林分的抚育管理措施,提高森林资源质量。

4.加强科学研究,注重物种多样性在景观林带建设中的应用,开发引进优良的濒海乡土植物,实现多树种多层次的混交林方向发展目标,形成靓丽的滨海休闲旅游景观林带岸线。

作者简介:王顺利,男,出生于1965年10月,1990年7月毕业于西南农业大学园林专业,长期从事城市园林绿化和风景区管理工作。现任日照市岚山区多岛海景区服务中心副主任,区政协委员,高级工程师。

上一篇:树木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下一篇:靖边县农业污源治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