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是一个“渔夫”吗

时间:2022-05-21 10:27:51

“渔父”是一个“渔夫”吗

《渔父》一文是苏教版必修五“直面人生”板块中的一篇文言课文。这篇文言文,从疏通文言字词的角度来看,重点要把握好几个古今异义词和一些文言特殊句式,其他难度不大,学生自主翻译的效果也很好。但在疏通完文言字词之后,探讨“屈原”和“渔父”这两个人物形象时,出现了一些“问题”。

对于这两个人物形象,“屈原”形象是比较容易把握的,学生也很容易地总结出:屈原他是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形象。而在分析“渔父”这一形象时却不是那么顺利。有学生认为“渔父”是与“屈原”相对立的反面形象,他随波逐流,与世俗同流合污,进而得出结论:我们要像屈原一样为了自己的理想追求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能像渔父一样随波逐流、随遇而安。“渔父”真的是一个反面形象吗?

其实屈原与渔父不是美与丑的对立,而是与世俗相对立的两个美的化身,两种选择与精神追求。什么原因造成学生这种误读呢?究其原因有三:

一、对“随波逐流”含义“教条化”的理解

“随波逐流”,《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随着波浪起伏,跟着流水飘荡,比喻自己没有主见,随着潮流走。这是一个含有贬义色彩的词语。

而在《渔父》课文中,渔父是这样说的:“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其?’”可见,前句“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就是对后句“何不其泥而扬其波”“何不其糟而其”的解释。通俗地说就是“所谓的圣人,并不被外物所拘泥,而是可以随着世道的变化而改变自己处世的态度”,可见渔父的“随波逐流”是顺其自然、不强为之的超然于物外的处世态度,是隐逸思想或者说道家处世哲学的体现,具有中性偏褒义的色彩。和我们现在理解的“随波逐流”的感彩是不一样的。

二、对文本内容“模糊化”的分析

首先,从标题来看,“渔父”中的“父”字,同“甫”,是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所以,文章中写的是渔父,而不是渔夫,以“父”称之,包含了作者是对“渔父”这一人物的尊重。

其次,文章中,渔父的谈吐引用圣人之言,“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从这个角度而言,渔父的话表现的是圣人的思想。而且,课文结尾――“渔父莞尔而笑,鼓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对渔父的描写十分传神,它进一步渲染了渔父的形象,给我们留下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渔父无言而别、唱歌远去的结尾,也使全文具有悠远的情韵。

所以,从“渔父”作为文章的标题到全文对渔父的正面描写,尤其是从文章的结尾看,似乎很难看出有专门褒扬屈原、贬抑渔父的意思。

三、对人物形象“一元化”的解读

屈原自沉于汨罗所表现出来的操守与执著,值得我们崇敬。但屈原自沉于汨罗这件事情,用我们今天的目光来看,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在先秦百家争鸣的时代,各种思潮风起云涌,人生价值取向并无唯一的标准,包括司马迁本人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结尾也说“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

由此推及,渔父的生活态度及人生价值取向也是无可厚非的,更何况渔父不是那种黑白不分、贪图世俗享受的小人,不至于硬要把渔父摆到屈原的对立面来加以批判。而且,后世众多诗赋词曲作品中渔钓隐者形象,如柳宗元《江雪》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杨慎《临江仙》中“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从文学上溯源,都会使我们联想到这篇《渔父》中的“渔父”,这一形象长期被中国知识分子所欣羡着。所以,我们不能在肯定屈原的操守与执著的同时,武断地否定渔父的淡定与超脱。

因此,“渔父”这一形象首先代表了一种遗世独立的清高隐逸的人格理想。他一方面保持了高洁的品性和情操,厌倦尘世的纷扰,但并不一味陷入矛盾和痛苦之中(一如屈原);另一方面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由的人生境界,把这两个结合到一起了。渔父已经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符号,即坚持操守、追求自由的符号。其次,“渔父”还承载着中国文人对与世无争的生活的向往。他们自然、惬意、无拘无束。得意时出仕兼济天下,失意后归隐吟风啸月,是中国文人千载不变的人生轨迹。他们将山水田园当成精神栖居地,在这里,心灵的创伤得到愈合,灵魂获得拯救与升华。

其实,苏教版必修五教材编写也体现了编者的意图。在“直面人生”板块下标以“生存选择”这一子题,让我们在赞美屈原的同时,也同时对渔父表示尊敬,他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隐遁自然、遨游江湖的自由人生,在没有抛弃高洁人格的前提下,体现了对人生的另一种选择,是隐逸思想或者说道家处世哲学的具象化。

(作者单位 江苏省淮阴中学)

上一篇:高效课堂建设中不可忽视追问环节 下一篇:创设初中化学教学情境的四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