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kV智能变电站运行与维护管理模式研究

时间:2022-05-21 10:05:17

500kV智能变电站运行与维护管理模式研究

摘 要:近些年来,电网的发展逐渐趋向智能化,而500kV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建设的主要内容,在智能电网建设中,500kV智能变电站是重要支撑。文章通过分析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要求,阐述了500kV智能变电站运行与维护管理模式,并提出了一些有效措施,以期能够提高电网安全运行。

关键词:500kV;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

智能变电站集中体现了信息技术、数字化技术等的核心优势。作为电网枢纽的变电站智能化的实现,智能变电站对电网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电网建设中,智能变电站的建设成了核心工作,而在推进智能变电站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智能变电站设计人员、管理人员等必须考量如何采取科学有效地手段提升日常维护的质量,保障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1 500kV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需要的技术要求

1.1 设备运行维护系统稳定性要求

500kV智能化变电站较多的是枢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相比,如果智能变电站的设备出现死机或者误发等现象,对于故障的排查比较复杂。因此,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智能变电站应该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然后才能对其具体的功能和作用进行讨论。

1.2 设备运行维护的管理要求

随着500kV智能化变电站新技术的应用,在智能化变电站中,不管是系统应用,还是设备的应用,都需要对其具有很高的专业技术要求。近些年来,随着新技术的应用,也逐渐提高了500kV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模式和运行人员的要求。另外,设备的运行维护要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需要充分的掌握其检测手段和相关检测指标等,明确变电站智能设备的维护要求。

1.3 运行与维护人员技能要求

我国智能化变电站设备操作人员存在着基础知识不牢固、知识面不足等现象。而智能化变电站关联到多种应用进行使用,因此,在应用的过程中,智能化变电站需要和系统进行融合,这种运行方式需要设备运行维护人员具有广泛的知识面,这对维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为智能化变电站的使用奠定理论基础,运行与维护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对网络通讯技术和计算机系统知识。

2 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管理模式

2.1 一次设备的运行维护

智能化变电站使用的高雅断路器二次系统主要采用的是电力电子技术、新型的传感器技术和危机技术,与常规变电站相比,这些设备都比较先进。其主要具有以下特点:首先,为了保证电压的稳定性,根据开关合闸的位置和电压波形图,电力电子技术能够准确的把握开关的合闸和跳闸的时间,对电压进行合理的调整。其次,危机技术不需要专用控制技术对设备进行控制,能够检测设备的缺陷和执行功能,同时还能够直接处理设备的信息。并且设备具有检测功能,当设备系统出现问题的时候,由于监控断路器设备具有一次和二次系统,设备能够显示出一定的检测数据,并会发出自动报警,同时通过光纤网络,还能向二次回路系统传递信息。另外,由于智能变电站在一次设备中包含了电子互感器,因此,在其运行维护过程中,要根据实验的误差和相关情况综合分析,把其与传统的互感器相分离,并且为了进一步提高智能开关的质量,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对智能开关进行二次维护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二次设备。

2.2 二次设备的运行维护

传统变电站中的二次设备已经不能满足设备巡视和检测的要求、而在运行过程中,智能化变电站的二次设备的功能是调节变电站,使其能够正常运行,负责监视、测量、控制和保护。首先,与常规变电站监控系统比较,在规约上,要注意智能化变电站的监控系统中的技术特征,配置文件使用的是全国统一的SCD文件,应该采用标准系列的通信,在其他装置中导入了CID文件,在维护的过程中,其维护与常规变电站有所不同,需要注意以下问题:一对全站的逻辑闭锁正确验证,正确配置站控层的逻辑闭锁;二正确集成全站的SCD配置文件,正确配置各装置的MMS数据;三对SCD配置文件操作上,要结合实际工作,对其配置文件进行检查;四其操作功能在进行程序化操作过程中,需要满足程序化操作的具体要求。

2.3 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监视和故障

对于智能变电站来说,传输控制信号的信息和开关位置信号信息,在不同设备之间,要通过光纤以太网进行传输。为了实现信息的自动化操作,利用光纤以太网可以连接间隔层和变电站控层,在一定程度上,这样能够满足信息自测的要求。如:在传输的过程中,假设信息出现了一些问题,光纤以太网能够及时的发现这些问题。另外,在信息传输的过程中,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设备,光纤以太网能够设置一些具有故障录波功能的设备,从而能够将一些重要的信息传输到监控后台网络中,也能够完成信息监控工作。为了达到数据传信息共享,使用传感器加微机技术,能够检测采集到的信息,并发现问题,及时的报警,为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为变电站的运行监视提供准确的数据。

3 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的有效措施

3.1 将运行维护核心技术的研究、摸索推广纳入主体工作议程中

为了逐步提升运行维护的专业化水平,智能变电站的机组人员和运行维护部门,要不断的推陈出新,将运行维护核心技术的研究、推广等纳入主体工作议程中。如:在运行过程中,智能变电站出现的故障和问题涉及到了很多专业技术知识,要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在日常运行、维护中,智能变电站需要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需要专业技能突出的工作人员。因此,在具体规程中,要积极探索对智能化变电站运行巡检技术的要求和规定,最终达成可行的路线。并且为了找出运行维护的技术方案,结合变电站的实际状况,针对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和在线监测装置等有序推进。同时,不能忽视智能变电站运行轨迹维护技术的核心地位,要实事求是,将关键技术的研究、运用与推广作为主要思路,开拓创新。

另外,智能变电站的控制单元直接左右变电站的各项指令、工作,是变电站的大脑。因此,在运行维护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分析控制单元的关键技术,实现对一次设备控制功能的元件与运行维护技术配套。

3.2 建立健全运行维护的技术标准、规范和制度

在智能变电站日常运行维护时,为了不断提升新技术的实践水平,要建立健全运行维护的技术标准、规范和制度,拓宽新技术的应用范围和覆盖面积,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新技术的实践水平,如:通过调度、运行等专业全体人员的协调与努力,努力推进500kV智能化变电站各项工作,建立智能变电站的标准体系,从而保障500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验收、投产等运行工作。同时在此过程中,要制定实施一系列规范制度与标准规章,有效保障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如《500kV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调度运行说明》等,极大的提升日常维护与管理的水平。

另外,为了有效拓宽新技术的应用、覆盖范围,还需要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对全体运行人员开展信息一体化平台、智能组件等各方面的技术培训,不断提升新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宏锌,赵志杰.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J].云南电力技术,2012(3).

[2]贾敏敏,徐雄军,徐泉山,等.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二次设备定检差异探讨[J].湖北电力,2013(1).

上一篇:电力监控系统在地铁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