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袱”何以成了“鸡肋”

时间:2022-05-21 07:47:40

“包袱”是相声的术语,指的是经过细密组织、铺垫,从而达到喜剧效果的设计。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会常常设置一些“包袱”,以期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但有时教师会遭遇这样的尴尬:抖开“包袱”,学生无动于衷,甚至“包袱”还没抖开,学生已经洞悉其中的秘密!牛老师就遇到了这样一幕。

【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985、23100、5028、897……

师:同学们,这些数都很大,教师不用计算,就能知道哪个数是2的倍数,哪个数是5的倍数!(师故意扬扬自得)

生:老师,这个我也可以!

生:我也能,我也能……

师略迟疑,后指名回答。

生:985、23100……是5的倍数,5028、23100……是2的倍数。

师:同学们,他说的对吗?

生:对!因为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5的数就是5的倍数!

生:我还知道如果一个数个位上是0,那么它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生:我还知道,一个数把它各数位上的数字相加,得数如果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更多的学生表示支持……

“想不到那么多学生都会!真不知道该怎么教了。”课后,牛教师发出如此的感叹!笔者也曾遇到这样的尴尬,教学“年、月、日的认识”时,在介绍完大月、小月等知识后,为了让学生记住各月份的大小,就举起左拳,故意很牛地说道:“同学们,王老师有个好办法,能准确无误地记住各月的大小,借助自己的拳头……”没想到,笔者的话还没说完,一个学生就举手:“老师,这个我也会!”说完,他很熟练地在拳头上比画一番,完全正确。当时,笔者想也许就他知道,别的学生不一定都懂!“真不错!还有谁也会的?”笔者半信半疑地问,台下的学生竟然全部举起了小手……我难以置信:部分学生会是可能的,不至于全部都会吧?课后,笔者找来一个学生了解原因,原来学生在语文一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读读背背”,就是这个内容,图文并茂……一样的“信心十足”,相似的“不知所措”,精心设置的“包袱”成了“鸡肋”!这值得教师反思!

【教学反思】

反思之一:教师面对着怎样的学生?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任何学习者在学习之前都不是空着脑袋的,而是带着他独特的数学现实开始新的学习。“一张白纸,好做文章”,教师常常用这样的语言形容学生的天真与单纯。如今,再用“一张白纸”形容学生,显然是低估了学生的水平。社会发展的日渐信息化与现代化,使得学生的学习资源丰富多样,除了教师和教材,还包括父母、同伴、书籍、电视、网络等等,他们有着与教师几乎一致的获取知识和信息的平台;他们更有着与生俱来、超乎教师想象的对新事物的接受愿望与接受能力。如果教师对此熟视无睹,依旧按部就班地照着教材、凭着经验、揣着教案走向学生,片段中的尴尬会成为教师的“家常便饭”!新课不一定都是新的,至少大部分内容对一部分学生而言是新的!

反思之二:教师需要怎样的课前准备?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他的《教育心理学:认知观》一书的扉页写道:“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学。”提及课前准备,教师都知道应该研究学生、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等等。而具体的实施中,教师会习惯性地把主要的精力用于研究教材、设计教法,而淡化对学生的研究。教学中,教师似乎步入了这样一种误区:在理论上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在实践中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就比如学情调研,教师可以列举出诸多学情调研的必要性,也可以总结出许多实施学情调研的策略,但在具体实施中,又往往用一种主观上的臆断代替实际的调查与研究!

总之,教师应该从关注学情开始,给教学一个更加合适的起点,让课堂中的小“包袱”不再沦为“鸡肋”!

(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小学 225800)

上一篇:巴黎 第12期 下一篇:谈如何搞好初中政治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