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行 第3期

时间:2022-05-21 02:18:05

恋上凤凰,是因为沈从文温馨而质朴的文字,他与张兆和的旷古奇恋;再加上艾藜那老头儿的怂恿:“中国有两个最美的小城,第一个是湖南凤凰,第二个是福建长汀。”于是,凤凰便时时刻刻在我梦中了。

沱江泛舟

沱江,是凤凰的精魂。

晨曦中,沱江恰似待嫁的新娘,雾气慢慢飘散,沱江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缓缓展开。美丽的浣衣女蝴蝶般从吊脚楼中飞出。捣衣砧上,木槌飞舞,水花飞溅,新的一天便在噼噼啪啪的捣衣声中开始了。

坐一艘小船,划一柄长桨,听着黑瘦的船工唱着古老的歌谣,看着紫红沙石的古城墙,巍然矗立的城楼,总疑心是走错了时空:是从现实走进了梦境,还是从梦境走进了历史?沱江的水悠然缓慢,清澈见底。水底招摇的水草是她长长的秀发吧?赤足戏水,夏日的炎热瞬间逃得无影无踪;掬水濯面,车旅的疲累刹时一洗而尽。干脆舍船下河。河底的石子一点儿也不硌人,细腻光滑,圆润可人。水,比山更青,因它倒映着连绵的青山;水,比柳更柔,因它浸润了苗女的柔情。金色的蜻蜓和彩色的蝴蝶流连水上,它们是历尽劫难的战火亡魂羽化而成的吗?逝去的是刀光剑影的历史,留下的是对热土的无限眷恋与深情!

月落星沉,细脚伶仃的吊脚楼静静立在江中,歌声渐渐缥缈,只有楼头悬挂的红灯笼睁着惺忪的睡眼。城南那座巨大的水车,默默怀想着昔日的辉煌。偶尔还有一两条夜归的小船,划破沱江酽酽的梦。

听涛山行

听涛山,是有福之山;沈从文,是有福之人。石青径曲,泉水淙淙,苔绿藤绕,清幽宁静,这,就是沈老夫妇最终的憩息地。那个藏匿书篮逃课的“顽童”呢?那个独闯北京孜孜求学的“乡下人”呢?那个蘸就爱恋与灵气写成《湘行书简》的“二哥”呢?斯人已逝,英灵永存。翠翠是否等来了远行的心上人?柏子湿湿的泥脚印濡湿了多少人的眼睛!

沿路迂回而上,到了一块约十几平方的鹅卵石铺就的小坪地,中间一块高约三米的五彩石。它就是沈老的墓碑,下面安葬着沈老和兆和女士的骨灰。这是一块几乎没有任何雕琢的天然彩石,正面镌刻着沈老自己的两句名言:“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碑石的背面是沈老姨妹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张充和撰写的挽联:“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沈老的著述几乎等身,但他的墓地却如他的为人品性一样淳朴、自然、宽厚、淡泊、清雅。

站在沈老墓前,俯瞰山下依依流淌的沱江,我忽然感悟到:自然景观、建筑艺术等表象美的下面,涌动着这方热土上优秀儿女那份勇敢、豪侠、率真、永不退缩的民族精神和气节!是这块赭红色的土地养育的血性儿女,锦饰了自己的母亲,从而使凤凰“涅”升华!

苗寨风情

我们要去的苗寨叫勾良。途中经过古妖潭瀑布群。瀑布不大,潭水也不深。瀑布旁有卖花环、草鞋等的苗族小孩和老妇。还有十几条游船、皮筏。有趣的是钻“水帘洞”,从瀑布下穿过后,大伙互相瞅瞅,个个像落汤鸡似的,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离开古妖潭瀑布群,车行十几分钟便到了勾良苗寨。村寨口,几位阿妹身着苗装等候在那儿。看见我们,她们便唱起热情的苗语歌,导游在旁用汉语翻译了歌词大意,接下来轮到我们对歌了。好在只要团里有一人唱上四句就能放行,我猛地记起了《刘三姐》的曲调,即兴编词唱了四句,哇!搞定!卡歌过关,行不到十步,又有几位阿妹端着米酒一字排开,这难不倒大伙,接过阿妹手中的糯米酒,一饮而尽,喝完还咂咂舌头:真甜!真香!卡酒关顺利通过。第二天是卡鼓,按理说,苗家阿哥会先给你打上一段,舞步纷飞,彩绸飘扬,鼓声隆隆,表达对自己及亲人的祝福。客人打得不好没关系,主要是参与。

三关过后,我们进入苗寨,参观了苗民的住房。木质,四合院结构,上下两层。院里有租苗服照相的,我也照了两张,相片出来,大伙一看,都说我特像苗族阿妹,把我喜得乐开了花!

然后,我们观看了苗家阿哥阿妹表演的节目。其中最有意思的是“赶边边场”,在苗寨有两种集市,一种是交换货物的普通集市,另一种是苗家阿妹阿哥谈情说爱的区域,即边边场。在那里,若是阿哥看上了哪位阿妹,就轻轻拉拉她的衣角;阿妹若也看上了阿哥,就踩阿哥的脚背,睬得越重说明爱得越深!节目原汁原味!最后还有苗家传统节目“上刀山”、“下火海”。

看完节目,几张长桌拼起来,十几个人围成一桌,品尝苗家饭菜。酸豆角,腌萝卜,腌肉炒辣椒等七八盘菜被大伙一扫而光!

那晚的梦里,有阿妹悠扬的歌声,有香甜的糯米酒的余味……

得回家了。我背着行囊,走过古街。那小吃摊的阿妹朝我挥了挥手,笑了笑。互不相识不要紧,永远不再见面也没关系,但是她的问候却温暖了我,我想着旅行中常见的戒备与疏离,孤独与冷漠,到了这小城大都可放下,因为凤凰之行的许多经历使我确信:人和人之间就像纷繁的昆虫世界,存在着相互联系的美丽暗号!凤凰,在这座城等了你上千年,我相信缘分,相信与你能再续前缘!

上一篇:冬之歌 第3期 下一篇:西游后传 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