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农户移居模式

时间:2022-05-21 01:03:51

山地农户移居模式

一、前言

2005年全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有30%的县市低于0.8亩的普戒线,人地矛盾极其突出。因此,对农村居民点进行集约利用变得极为必要。相关研究表明,农村宅基地面积远远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对农村居民点整理有一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1,2]。随着村域经济的发展壮大[3],农村居民对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提出了新的要求。迁居是农户改善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的一种重要的手段[4],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农村居民点建设、村庄发展、扶贫开发、工程建设等多项内容。农户迁居是提高土地利用强度,促进土地利用有序化、合理化、科学化,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发展农村经济和现代乡村社区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巩义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居民点建设,试图通过对巩义市的调研分析为山地丘陵区的居民点建设提供参考。

二、区域选择、调研样本与数据来源

(一)研究区域概况

巩义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行政区划上隶属于郑州市,位于东经112°49′~113°17′、北纬34°31′~34°52′,总面积1052km2,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雨热同期。该市地形条件较为复杂,南高北低,南部的嵩山、五指岭海拔在1000m以上,向北呈扇形展布为一系列海拔400~1000m的低山,再向北呈现广阔的海拔400m以下的黄土丘陵区和平原区。巩义市综合经济实力一直位居河南省各县(市)首位,2006年国民生产总值为242.87亿元。1998-2000年巩义市连续3年被确定为全国百强县,之后名次逐年上升,至2008年排名第39位,位居中部六省第一。

(二)样本选取依据

近十几年来,巩义市城乡一体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①。2006年巩义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940元,为1990年(720元)的8.25倍。同期相比,2006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587元,为1990年(630元)的5.69倍;河南省农民人均纯收入3261元,为1990年(527元)的6.19倍,增长速度远高于全国和河南省平均水平。农村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和住房价值都有了明显提高,从1990年的22.36m2/人、1097元提高到2006年39.86m2/人、17779.66元。此外,农村居民住房结构明显改善,钢筋混凝土和砖木结构不断增加。在新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按照“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发展思路,巩义市针对现有农村居民点进行了整体的规划建设。截至2006年,已有14个镇修编了城镇总体规划,8个镇完成了镇区详细规划、4个镇完成了风景区规划。全市292个行政村,除偏远村外,240个村的村庄建设规划也在进一步实施和完善之中。然而,耕地面积呈现不断缩小的趋势,人均耕地面积由1990年的0.74亩下降到2006年的0.64亩,农村居住用地不集约、利用率低的现象也比较突出。选点主要结合以下原则:(1)经济发展水平标准,兼顾较高收入、中等收入、较低收入层次;(2)地形地势标准,兼顾平原、丘陵和山地等不同类型;(3)行政单元标准,在一个行政村内开展农户的综合调查。在样本村域内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70~80个农户,进行问卷调查,从中获取到农户居住情况的基本信息。调查问卷的内容涉及:(1)农户基本情况:性别、婚否、年龄、学历、职业、家庭人口数等;(2)农户居住情况:迁居类型、住房面积、住房结构、院落建成时间、最近大改造时间、宅基地情况、交通位置、四邻关系、建院落原因、建宅考虑的主要因素、建房资金及来源结构、对现住宅的满意度、未来迁居意向、未来投资类别等。

(三)数据来源及处理

2008年7月2—4日,课题组对巩义市进行选点预调研,在巩义市政府和新农村建设指导委员会的配合支持下,深入走访12个村,通过实地调研,最终筛选出鲁庄镇李家沟村、新中镇温堂村、站街镇王沟村三个样本村。7月10日—18日课题组在预调研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巩义市3个样本村庄的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共获取问卷215份,其中有效问卷数据为210份,有效率为97.67%。数据输入EXCEL表,文中相关数据从农户居住(包含迁居)问卷调查中提取(见表1)。

三、巩义市农户迁居模式

农民作为“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农民的迁移意愿对迁移产生重要影响。家庭总人口、住宅改造时间、出路交通、房屋结构、地形是综合影响农村居民迁居意愿的主要因素[5,6]。在考虑迁移的预期成本和收益基础上,如果能获得较高的回报率,农村居民就会迁移[7]。农户迁移分整村迁移和以户为单位的单户迁移,依据移民行为和移民现象的性质对移民的划分[8],结合实地调研,发现主要有四种类型:第一类是村庄发展移民,它包括寻求发展模式和扩展发展模式两个类型。第二类是扶贫移民,发展较快的村庄兼并落后的村庄,以富村带动,使较落后的村向其集聚;第三类是工程移民,工程建设或由于其他原因导致有组织的村庄迁移,如道路修建。第四类是生态移民,指对生态环境较为恶劣或在生态敏感区的居民实施移民。归纳出以下三种迁居模式:

(一)寻求发展模式——鲁庄镇李家沟村

1970年以前,村民分散居住在距现有村庄1500米以外的河沟两侧,居住方式以窑洞为主,居住条件极为恶劣,河沟两侧土质较松,遇有灾害天气特别是降水、冰雹等,滑坡经常发生;通向外界仅有一条土路,出行需要翻过很多陡坡;村内没有水井,村民吃水需要翻过山坡去沟外挑水;排水也极为困难,由于位于河沟,道路是名副其实的“水泥路”。1973年偃登公路建成,村庄周围交通环境改善,为村庄整体搬迁提供了机遇。1978年,农户开始陆续从自然环境较差的河沟窑洞迁至地势较为平坦且紧邻偃登公路的现有村庄居住。因为迁移时间早,当初政府并没有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而是分配给每户0.3亩宅基地,满足了迁移居民居住的需求。在实施搬迁时已经结合村庄规划,村内道路,下水管道都已经铺设,村内建有村民活动中心,备有各种休闲、健身器材。整个村庄被道路分割为“田”字型,十分规整。由于农业生产条件低下,人多地少等原因,农业生产不再是村民的主要活动,农户以兼业和外出打工为主。村内有年产值上百万企业2家,几十万小企业4家,养殖户80多户,以养殖鸡、兔、猪为主。此迁居模式的优势在于:(1)村庄突破地域空间限制,通过整村迁移达到了自身发展的要求;(2)有效地改变了农户居住环境差、居住零散、公共设施建设不配套等弊端;(3)通过对老村庄进行统一整治,整理出一部分耕地和林地。

(二)工程移民模式——站街镇王沟村

王沟村位于巩义市区和站街镇之间,为城乡结合部交界处,交通十分便利,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由于位于城乡结合部的特殊位置,工业企业较多,村域经济实力相对较强,村民主要以在工厂上班和在市区做生意为主。近年来王沟村耕地面积数量不断减少,现在人均耕地仅0.1亩。2004年河洛路修建占用村内大量耕地及居民宅基地,部分村民需要搬迁。基于耕地保护的需求和城乡规划的要求,农户居住空间逐步向集约化发展。目前,在河洛路南侧,已有108户农户沿新建道路集中居住在新村内,住房建设相对集约。在河洛路北侧,大约有180户农户仍在原旧村居住地内分布。农户居住区位发生变化,沿河洛路两侧新旧村庄形成鲜明对比。此迁居模式的优势在于:(1)把村庄整治与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即在村庄原有格局的基础上,通过进行路、水、厕等基础设施建设及村庄环境卫生整治,积极为农户创造生活方便、环境整洁的居住环境;(2)有大量政府补贴,降低农户迁移成本,同时由于村庄整体经济实力较强,新村建设要求高标准,各种基础设施建设都实现跨越式发展,水、电、路、电视网络全部开通,村容村貌变化明显;(3)依靠大量的工程补偿,村庄可以获得可观的资金,为跳跃式发展提供了可能。2005年比2004年工业总产值增长了3.95倍,2007年达到21305万元,短短3年时间增长了7.61倍,村域经济发展速度极为迅猛(表2)。

(三)移民新建模式——新中镇温堂村

温堂村位于新中镇的东北部丘陵区,距新中镇政府3公里,310国道从村北部通过,地理位置优越。村庄分布于低山丘陵,海拔高度300~500米,受地形限制,农户居住分布相对分散。农业种植以玉米和小麦为主,受灌溉条件和耕作条件限制,农业收入较低,多数农户以进厂务工为主。2003年温堂村依据“政府引导、农户自愿、科学规划、有序转移”的原则开展搬迁安置工作,接纳安置外来扶贫移民和生态移民。2003年第一批工程完工,温堂村以“搬得出、住得下、能就业、快致富”为目标,完成投资近1385万元,建成单家独院105户,建成农户集中居住住宅楼2栋,吸引本镇和其他乡镇165户580人搬迁入户,其中本村48户213人,其它村迁入117户(共367人)。形成两种移民模式:村庄扩展发展移民模式,扶贫开发和生态移民结合模式。

1.扩展发展移民模式

温堂村现有各类工业企业21家,仅橡胶制品企业达16家,全国40%以上的橡胶垫胎为该村制造,2007年工业实现总产值1.5亿元。农业总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日益下降,由1998年4%降到2007年0.48%,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98年的2600元上升到2007年的6595元,仅10年就提高了2.54倍,尤其是近5年,提高了2.11倍。2002年村庄开始实施“解决全村人畜饮水工程”,从南山小龙池历经10公里引泉水入村,用上了自来水的农户达到80%。近年来新上汽车内胎生产项目,安排进厂务工劳动力1200多人。在村庄规划的基础上,在第七村民小组,规划平整出一片土地作为新建居民点,安置本村村民和迁移居民。到笔者调研时,主要为本村村民居住的第二批工程——2栋集中居住楼已经基本完工。

2.扶贫开发和生态移民结合模式

温堂村位于浮戏山风景区以北15公里,通往风景区有两条路,一条有亚沟、楝树沟、杨树沟、石殿等村庄;另一条有李家沟、大峡峪沟、老庙、桃花峪、天井坑、教练坑等村庄。这些村庄基本上都是贫困村,村民分散居住在山上,森林覆盖面积达到89%,耕地面积极少,靠天吃饭。进行生态移民搬迁有一定的必要性:(1)生态环境要求,该区属于生态环境敏感区,人口超载导致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使该区陷入恶性循环。(2)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近年来,巩义市大力发展旅游业,开发浮戏山旅游资源,而老庙村等村庄分布在浮戏山上,为了旅游业发展也需要搬迁。2001年巩义市开始实施扶贫搬迁,2003年浮戏山上的部分贫困人口迁居温堂村[9](表4)。迁移下来的居民安排在温堂村的工厂上班,并以极其优惠的价格把住宅卖给迁移户(130m2/4.5万元,居民迁移补贴10000元,贫困村还有10000元的补贴),形成了一个农户居住相对集中的移民新建型居住小区。通过标准化后做各村迁居户数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相关性分析,发现迁居户数与农民人均纯收入有一定的负相关。如表5所示,皮尔森相关性系数为P=-0.431,显著性水平S=0.162。但相关性系数并不是十分理想,根据调研实际分析有以下原因:①扶贫迁居是一种政府行为,直接影响着迁出地的户数。因此迁居温堂村的各村户数在政府主导下产生了某种扭曲。②由于资料的限制,无法剔除非扶贫搬迁户。此迁居模式的优势在于:(1)新建住宅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起点高,各种配套设施齐全;(2)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在迁移农户和当地政府之间实现“双赢”;(3)为迁居地提供了发展过程中需要的劳动力,在迁入农户与迁入地之间也实现“双赢”。

四、结论

农户迁居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且对引起迁居的因素起积极的反作用。(1)农户迁居既有内部因素,又有外部因素,而迁居意愿的形成是农户考虑主要影响因素后,家庭进行综合决策的结果。(2)山地农村居民更愿意迁居,相对于平原地区,山区丘陵区农户居住环境较为恶劣,其迁居意愿更加明显。(3)农户迁居应积极与农村居民点建设、生态建设、工程建设以及扶贫开发相结合,依据自然地形地貌,集约利用土地。(4)政府在农户迁居中居主导地位。政府因为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扶贫开发等原因,积极开展农户迁移,引导农户合理迁居,实现“多赢”局面。

五、讨论

调查中发现,绝大部分农户愿意居住在平房或低层楼房,只有少数农户愿意住高层楼房。不愿意搬迁上楼的主要原因是生活不习惯、没有生产所需空间、生活费用高、活动空间少、老人上下楼不方便等。因此在农村居民点整理和住宅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农村生产生活实际,并要积极引导农户合理迁居。在农户迁移中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并考虑农民的经济条件,就业保障、医疗保险、事业保险等,切实保障农民的权益[10]。农村居民点建设中更要因地制宜,适当保留农村元素。如在温堂新村建设中,在每家楼房前保留一小块地,用来种植农家时令蔬菜和水果,而非绿化用地,既美化了环境,又保持了农村景观,达到了农村居民点生产、生态和景观文化功能。值得注意的是,本文研究模式有一定的限定条件:①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有一定的经济基础支持移民;②区内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迁移对农户有足够的吸引力;③移民与生态建设、工程建设等外部机遇相结合,不仅降低了移民成本,同时经济也获得发展。

上一篇:能源消费对贸易发展研讨 下一篇:物流业生产率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