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启发式提问的应用

时间:2022-05-20 10:19:27

解析初中思品课教学中启发式提问的应用

摘 要:主要分析了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启发式提问的基本内涵,探讨了启发式提问教学方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体现,从而得出了推广和应用启发式提问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启发式提问;课前预习;教学语言

启发式提问教学方法已经广泛应用到思想品德课等各个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构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延伸拓展的教学方法,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思想认识,进一步促进了思想道德课教学的进步和发展。

一、目前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问题

1.教学方法不合理,教学语言缺乏艺术性,教学效果不高

思想品德课教材多为理念性内容,文字描述较为抽象化,而且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程教材中的内容,而对于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没有深入研究,只是一味地讲授理念性的知识。另外在开展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思想理念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师是主导、学生是接受者的思想上,同时教学方法单一且不合理,缺少灵活性和创新性,使得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学生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还有待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目前大多数的中学生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的溺爱和保护,使得独生子女在生活中较依赖于家长,在学习中缺乏独立性;另外这些独生子女没有很好的分享和共享意识,其团队精神和集体观念偏低,而且在优越的物质条件下也缺乏吃苦耐劳、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因而这些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升。

二、启发式提问的内涵

所谓的启发式提问是指教师通过设计教师课前提问,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拓展延伸等环节的教学程序,在课前提问环节中通过创设情境来提出问题,之后在教师的指导和启迪之下,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指导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大量教学实践证明,启发式提问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现代教学方法,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把每一次的课堂教学内容和目标呈现给学生,营造出生动活跃的教学氛围,激发了学生学习知识和发现问题的兴趣和热情。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学习能力,优化了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语言。在启发式提问中主要利用的是丰富多样的教学工具,可以综合使用课程教材以及教材中的文本、图片、插图、影像和多媒体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的脑、心、口和手共同参与到学习活动和教学活动中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提升。

三、启发式提问在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

1.学生课前预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预习课程教材中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同时可以提出预习要完成的任务,即本章节主要讲述的知识有几个重点。在本章节中看不懂和很难理解的知识点让同学们归纳出来。这样一来可以在讲课前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习惯,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提出问题的好习惯,从而在不断的课堂训练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思想道德课的理论知识。

2.创设生动活跃的情境,采用艺术性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生动活跃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和兴趣,调整学生压抑的情绪,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并使他们在课堂提问中畅所欲言。另外,教师在讲课中还要多采用艺术性、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尽量少用严肃性、逻辑性和抽象性较强的语言,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巧妙提问,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理论来源于生活和实践,因而教师要结合生活实践和自己的所见所闻来巧妙地提出问题和设计问题,以此将课堂教学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简单化和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理论性知识和抽象性概念,进而启发学生的思维。

上一篇:对质检实验室开展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下一篇:浅谈配电线路台风受损原因以及台风防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