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3 企业拉动:夯实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石

时间:2022-05-20 06:29:11

导读3 企业拉动:夯实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石

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最活跃的因子,整个社会最具创新活力、最具增长潜质的主体,技术创新和技术商品产业化最广泛的基础。

德国企业在世界500强的排行榜上表现并不算出众,但为什么能够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德国的出口贸易乃至整体经济的中流砥柱并不是西门子、拜耳、奔驰等著名企业,而是诸如布里塔、豪尼、希拉布兰德等不甚有名的中小企业。

激发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活力,对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就业和活跃市场经济,提高区域创新水平,支撑经济发展,深化创新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产业结构调整是一项长期、复杂的战略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它需要不断深化,积小胜为大胜,在调整中创新、在创新中调整。

企业兴则经济兴,企业强则经济强。2012年,全省中小企业总数达到150万户,位列全国之首。其中,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有42665户,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超过7万亿元,实现利税6998.06亿元、利润4452.28亿元,分别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0%、62.4%和64.7%。中小企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增加就业的主要渠道、自主创新的重要载体、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外贸易的生力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保证。中小企业是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的主战场。到2015年,全省现有4万余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阶段性转型升级目标;万家科技型、高成长型小微企业进入规模以上企业行列;一批综合实力强、现代化水平高的生产业企业脱颖而出。

支持中小企业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高端发展。产业高端化是产业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必须大力加强和引导中小企业加快科技创新。欧盟中小企业研发新成果是大企业的3-5倍,人均创新成果是大企业的2倍;德国2/3的专利技术是由中小企业研发并申请注册的。美国某机构评定的20世纪最重大的65项发明创新,都是由中小企业和个人完成的。各国十分重视加强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我省传统产业比重偏大,目前达到75%左右,高端制造优势不够明显,总体处于中下端,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研发水平不够高等。我们要在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同时,积极整合技术创新链条,增强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加强引导中小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以实施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工程为重要载体,着力培育一批创业创新领军企业,通过典型示范,引领更多企业转向追求高科技、高增长、高质量的科技创业,更多地在自主核心技术、新型商业模式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推动更多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推动产业向高端方向发展。

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淘汰落后产能,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江苏是全国的制造业大省,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矛盾更加突出。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落后产能淘汰机制方面形成的一些成功经验做法值得我们很好借鉴。例如,日本在解决萧条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的过程中,采取由政府与产业界合作预测未来供求,对“过剩部分”由政府出资收购报废;美国采取强制与激励相结合的做法淘汰落后产能;德国利用信息技术直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对机械制造、精密加工、精细化工、食品加工及汽车、钢铁等行业的生产与制造,都广泛地应用信息技术来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我省要更多地从政策制定、规划引领等方面推进产能过剩问题解决,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业发展,形成具有江苏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企业要更多地围绕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把好入口关,并及时按照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解决产能过剩。新一轮的淘汰落后产能已经开始,面对我省人多地少,环境承载力弱,资源、能源消耗大的严峻挑战,如不改变现有的产业结构与发展方式,经济的持续发展难以为继,要把化解产能过剩矛盾作为当前调整产业结构的重中之重,加强对既有产能过剩行业的分析研究,抓紧制定落实产业调整和优化方案,促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要在依法淘汰中小企业中的落后技术、工艺、产品和设备的同时,切实推进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促进重点节能减排技术和高效节能环保产品、设备的推广和普及。以工业领域中小企业为重点,着力抓好能源资源消耗高、资源利用率低、污染减排压力大的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加强工业园区集中供能和污染集中治理,加大重点行业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中小企业加快淘汰落后工艺设备步伐,引导中小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加强重点用能企业中的中小企业节能管理制度建设。发挥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淘汰落后产能资金、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等现有各类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加大对中小企业节能降耗、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技术改造、服务平台建设和培训教育、节能诊断、清洁生产审核、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的资金支持。

推进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提高产业规模化水平。江苏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发展主要经历了,由分散办企业到集中办企业;由集中办企业到集中做产业;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依靠人才、技术、品牌支撑,向价值链高端攀升,进入产业集聚发展提升阶段。我省中小企业产业集聚与产业集群密切相关,总体上看,已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五大类产业集群:外资带动型产业集群、龙头企业带动型产业集群、市场和资源带动型产业集群、科技驱动型产业集群和跨区域联动产业集群。一直以来,江苏坚持以规划为先导,重点抓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推动中小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实现产业集聚发展。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立足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实施科学合理的产业布局规划。2012年,全省已累计认定公布47家省级中小企业产业集聚示范区,中小企业集聚区入驻企业约11万户,实现营业收入超过5.1万亿元。目前,全省共有69家省特色产业集群,营业收入500亿元以上的产业集群达12家,千亿元产业集群2家。全省特色产业集群的品牌逐步树立,涌现出“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叠石桥”、“中国牙刷之都”、“中国酒店用品之都”等区域品牌。进一步提升产业集聚水平和规模,事关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大局。今后一个时期,随着转型升级步伐的加快,江苏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将进入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按照打造转变发展方式引领区和培育竞争优势制高点的要求,要坚持特色引领、创新驱动、集约发展,把市场导向和政府推动相结合,力争将中小企业产业集聚区建设成为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和体制机制创新示范区。

坚持“专精特新”发展方向。促进产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从国内外的发展经验看,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不能四面出击把战线拉得太长,而必须坚持“专、精、特、新”的发展道路。“专、精、特、新”,这既是中小企业的定位,也是中小企业的特色之路。坚持把“专精特新”作为促进中小企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专”就是专业化发展,提高生产工艺、产品和服务、市场专业化水平,鼓励为大企业配套,加强中小企业分工协作,培育一批“配套专家”;“精”就是精细化发展,建立精细高效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开展精细管理,生产精良的产品,提供精致服务,走差异化成长道路;“特”就是特色化发展,大力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从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出发,形成特色产品、特色服务;“新”就是新颖化发展,通过技术创新、工艺创新、功能创新,实现产品和服务创新,以“新”取胜,提高核心竞争力。我省“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按照产业供应链要求,扶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建立大企业、中小企业相互协作的战略联盟。要以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以培育壮大一批“小而优”、“小而强”和行业“隐形冠军”企业为目标。每年培育壮大一批市场前景好,并在细分行业内技术领先、产品质量优、市场份额高、经营业态和管理方式上代表产业发展方向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到2015年,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数达到10000家以上。

加快推进企业结构调整,着力培育一批科技型小微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是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载体,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生力军,是推动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重要力量。十报告中强调:“支持小微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科技型小微企业从初创期开始,始终坚持生产与科技紧密结合,发展与创新同步前行的理念。一般趋向小型化,从业人员少则几人、十几人,多则在50-150人左右。科技型小微企业的从业人员结构多以科技人员为主体,其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30%,在一些知识密集、技术密集区,科技人员超过50%,从事研发的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10%以上;技术领域涉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企业以高新技术产品的设计、研制、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产品的技术附加值高于传统产业,研发投入比例较高,企业每年用于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经费不低于销售额的3%。科技型小微企业又是最为分散、最为弱势和最少得到关照的群体。我省小微企业自主创新面临“三缺”难题。一缺引导。科技型小微企业一般处于产业链的底层,难以为政府提供大量的GDP和财政收入,因而,往往得不到重视和扶持。二缺资金。小微企业本身缺乏雄厚资本,抗打击、抗风险能力弱,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和影响。三缺服务。科技型小微企业是一个弱势群体,很难得到周到的金融服务和创新服务。要加大培育和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充分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助力全省产业结构调整。一是认真落实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让科技型小微企业真正享受到税收红利。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小微企业给予资金支持,放大政府采购对小微企业的扶持作用。三是切实减轻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负担,深入开展规范涉企收费专项治理,清理不合理收费。四是努力缓解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困难,落实好支持小微企业的各项金融政策,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科技型小微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五是鼓励和吸引国内外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的科技人员自主创业,创办一批科技型小微企业。对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科技型小微企业实行绩效目标管理,引导和鼓励各类社会中介为科技型小微企业提供服务和支持,培育一批科技型小微企业,提高科技型小微企业在全省小微企业中的比重。星星之火,必将形成全省加快企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燎原之势,为全省着力构建产业发展新体系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省经信委中小企业处)

【延伸链接三】

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

一是产业分工日益全球化,产业投资向纵深发展。二是信息化和科技创新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根本推动力,高新技术产业将成为新一代的主导产业。三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抢占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四是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向高附加值环节集中。五是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出现经济服务化的趋势。六是绿色科技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本刊综合整理)

上一篇:用洋溢的青春为“中国梦”拼图 下一篇:围绕“两个率先”推进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