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还贷意识,完善资助管理体系

时间:2022-05-20 02:54:26

增强还贷意识,完善资助管理体系

【摘要】生源地助学贷款在我国正方兴未艾,其政策流变过程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这一制度经历了“校园地助学时代”、“农信社时代”两个发展阶段,随着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不断汇集,新的政策窗口终于在2007年徐徐打开。以此为分水岭,生源地助学贷款全面进入了“国开行时代”。目前国家开发银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国家助学贷款的主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由学生或其合法监护人,向入学前户籍所在地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办理的信用助学贷款,以便帮助更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获得资助。

【关键词】生源地助学贷款 贫困生 必要性 诚信意识

在我国新的资助政策与措施中,国家助学贷款是一项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惠及面最大、资助力度最大的主体性资助形式。国家助学贷款是由政府主导、财政贴息、财政给予银行一定风险补偿金,银行、教育资助管理部门与高校共同操作的专门帮助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银行贷款。借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借款学生通过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弥补在校学习期间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的不足,毕业后分期偿还。随着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持续开展和获贷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国家助学贷款的违约率已经逐渐成为制约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良性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何减小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提高学生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成为了影响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落实的关键性问题。

一、学生意识方面

(1)还贷意识充足,但客观环境因素影响部分学生在助学贷款到期后,有充足诚信意识和还贷能力,但却因学习生活中的相关事宜暂时耽搁。如留学,旅游,出差等等。这种学生处在以下两种能力之外,具有道德上的可行性,但制度上的违约性,贷款规定的时间以制度形式存在,就要求学生不能推迟一分一秒,这样做也是为了整体学生还贷的大局。所以,在尽量控制的前提下,必须采取相应的违约处理措施,让学生正确的平衡利益相关性。让学生意识到还贷不仅仅是能力和意识上的问题,还是制度上的义务和必要性。

(2)诚信意识充足,但实际还贷能力制约在诚信道德并不缺失的情况下,一部分学生仍面临很实际的问题——还款能力不到位,这主要体现在还款时间不能到位,还款资金无法满足,新困难的产生造成时间和资金双重困难。在如此情况下,除了要在制度允许范围内延长学生还贷时间或分期还贷的资金安排,还要尽可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如推荐就业等,及时性的帮助学生提高还款能力。

(3)主观意识故意,且能力充足不予配合的部分学生,在刚开始的申请贷款中,就抱有歪曲的不愿还款意愿,认为贷款是自己应得的款项,或是为满足一时需要而仓促贷款后,因制度宽松不愿还贷。表现在有意拖欠贷款,采取各种理由相关措施拒绝履行义务。对于这种学生可以加强两方面工作力度。一是贫困生认定初期就否定相关学生的贷款申请,要严格执行管理工作,避免急躁和主管因素判断,要有客观的贫困证明和诚信证明等材料。二是加强制度的约束力,如诚信记录、就业防范等,让学生意识到故意拖延贷款的危害性代价大于保留财产所带来的利益。

二、学生诚信教育方面

如何提升学生诚信还贷意识和还贷能力。学生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主要形式是依靠当地的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进行,为了降低助学贷款学生的违约率,我们归纳总结了如下几点借贷管理措施:

(1)感恩诚信教育,激发诚信还贷动力。诚信教育不能局限于课堂灌输,要有抓手和载体。高校完全可以将助学贷款工作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载体,把助学贷款工作和诚信教育结合在一起。在开展诚信教育时,融入现实工作中的真实例子,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促使诚实守信内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外化为学生自觉守信的行为,使学生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的同时,认识到拖欠助学贷款的危害性。这样既能成功地实现诚信教育的目的,又能无形地遏止拖欠助学贷款的不良现象,可谓两全其美。

(2)利用制度约束,明确违约危害性。国家助学贷款的目的是帮助经济困难的大学生支付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以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这是党和国家对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关怀,但这终究是贷款,不是救济,是要还款的。而学生的诚信度和毕业后的流动性给还贷造成了困难。因此,在诚信教育的前提下,还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助学贷款信用制度,加强信用管理,利用制度约束催促学生主动还贷。在学生贷款前后实行风险提示制度,让学生自身了解欠贷、拖贷的危害性;以及在贷款前期进行学生的自主承诺制度,让学生以书面制度形势保证还贷顺利进行。同时按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贷款流程,把好审批关,做到宽严适度,合情合理。既不能放宽条件,不讲原则,给不该贷款的人发放贷款,也不能严格过度,把经济困难的学生拒之门外,使经济困难学生失去学习机会。

三、社会方面

“不知恩,不感恩”实质上是受助者以及社会传导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高校招生和收费制度的改革,高额学费和生活费越来越成为学生家庭的沉重负担。高等学校中因家庭贫困等其他缘由难以维持学业的学生正在逐渐增多。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教育。国家与社会为帮助贫困生完成学业做了大量的努力,基本建立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勤工助学为主导、“奖、贷、助、补、减”联动助学资助体系。多样化、多品种的贷款方式是完善助学贷款体系、降低风险的重要举措。要积极完善多渠道的贷款来源。活中逐渐形成的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社会诚信的形成不仅包括个人诚信,还包括在社会生活中被广泛认可的道德及规则。这都与大学生的诚信道德息息相关,建立社会诚信体系会让助学贷款更获保障,从为国家助学贷款良性运行提供社会诚信保障。助学贷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好政策,同时也是一件复杂繁琐的大难事。如何科学高效地做好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实现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性与系统性的工作,没有捷径可循。我们应在总结现有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深入实践,不断健全县级资助管理中心国家助学贷款管理服务体系,充分做好管理、服务、协调工作,将党和国家的这项民心工程落到实处,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高素质人才。

上一篇:在线考试系统设计初探 下一篇:新时期下工商管理所面对的挑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