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交通标示汉英翻译现状与翻译规范研究

时间:2022-05-20 08:47:16

国内交通标示汉英翻译现状与翻译规范研究

摘要:本文就国内交通标示和地点名称英译错误,探讨了翻译的标准和原则,建议针对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翻译标准。具有非文学性特征的标示牌,以国内外公众为服务对象,其翻译要力求忠实、通顺,真正做到译语简洁,一目了然。据此,笔者把所涉及的交通标示和地点名称标示大致分成三大类,试图通过例证探讨公式化翻译模式,为国内公共标示的翻译工作者提供可操作的翻译方法参考。

关键词:交通标示;翻译规范;翻译模式;文体翻译

一、交通标示汉英翻译现状

交通标示是一种服务于特定群体,以达到某种特定交际目的的特殊文体。其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几乎涉及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路标、招牌、警示语、景点简介,等等。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区打开通商之门起,公共标示牌就已经成为外国人投资经商、旅游探亲的指向标。而如何准确、恰当地翻译这些涉及交通、旅游、服务等的标示牌,就已经受到广大英语学者和政府的关注。特别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英文指示牌的正确标写已经影响到了中国的对外形象。2008年奥运会将成为一个让外国人走进北京、了解中国的契机,英文公共标示的规范问题已备受国人关注。

然而据课题组调查,包括北京、上海等国际化大都市在内的街道、商场等公共场所的标示牌的误译现象比比皆是:休息室,英文标示翻译成restroom,而restroom在英语中是“厕所”之意;更有甚者,在北京某汽车城的二手车交易市场出口处,一块写着“Export”的出口指示牌格外明显。而“Export”的本意是“外贸出口”,如果用在这里,就意味着“逛市场的人都要被当成商品被卖到国外”。“export”原意为“外贸出口”,“exit”才是出口。类似的情况,在北京各公共服务场所屡见不鲜。去年4月,广州、福州和四川的交通部门和规划局都做过类似的调查并得出相同的结论:规范公共双语标示势在必行。

二、公共标示的翻译标准和原则

翻译是一种跨越时空的语言活动,是“把一种语言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用另一种语言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范存忠:“漫谈翻译”《翻译理论与技巧》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p.80),是“从语义到文体在目标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谭载喜:《奈达论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P10)。

1.实用性文体的翻译标准

自20世纪末以来,我国翻译界就翻译的标准一直讨论不断,但实不宜苛求全面统一。因涉及不同领域,翻译标准实际上已形成多样性,面对各种风格迥异的文体,翻译标准如果苛求统一也是不实际的。

一般来说,文体可以分为文学性和实用性两大类,本文仅探讨一下实用性文体的翻译标准。实用性文体,也可以叫非文艺性文体,其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经贸类、日常交往类、政府公文类、科技类等“应用性”很强的文体,公共标示当然也列在其中。此类文体因形式、性质、适用范围、对象等的差异,翻译的着眼点也各有侧重。如具有“广告译文”特点的商店招牌翻译,灵活度较高,很难一概而论地制定翻译标准。译文既要考虑文化的差异和审美的需求,又要易懂难忘,如某火车站站前餐馆的招牌“三元吃饱,五元吃好”,英文翻译为“All you can eat”。这是借用北美的餐馆招牌“All you can eat”而来,但两者却传达了不同的信息,“三元吃饱,五元吃好”强调“吃饱”,以低价格来招徕顾客,而“All you can eat”的含义是任点任食,不仅强调吃饱,更以数量来吸引顾客。所以,实用性文体的翻译标准应根据具体文体来确定。

2.交通标示的翻译原则

任何翻译实践总要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衡量一篇译文的好坏同样也离不开一定的翻译准则,因此翻译原则的确立对于指导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用性文体,特别是交通标示,“因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不便于详读,因此通常以简单、明确为主。”(傅志爱 2005)例如,公共场所的警示牌,译文一律用文字说明或配以图示: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译为“No Smoking”,公园“禁止溜狗”的公告,也采用简单而正式文体,一般不说“You should not walk dogs in this park.”而用“No Walking Dogs”。这种句式明确提示游客。此外,因适用范围和对象的不同,译文既要着力克服文化差异造成的障碍,又要考虑英语表达习惯和外籍人士思维方式,真正达到对外交流和宣传的效果。

三、交通标示的翻译规范与分类翻译模式

目前在翻译理论领域中,“规范”尚没有被普遍接受的定义。自20世界50年代以来的国外翻译规范研究大致包含三个方面:(1)从传统语言学角度探讨翻译规范;(2)从篇章语言学角度研究规范;(3)从翻译研究角度探讨翻译规范。

20世纪70年代,篇章语言学将文本界定为交际的基本范围和研究的主要目标。翻译的重心从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转向了产生文本,原语和目标语之间的差异不仅仅体现在字句结构上,而且还反映在超越句子的规律上。不少译论者把文本的不同规律分成不同的类型,其中代表人物英国著名翻译家纽马克(1988)根据不同的内容和文体,把文本分为三大类: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信息功能(information function)和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他主张不同的文本类型样板要求不同的翻译方法与之相适应。其中,翻译以信息功能为主的文本和以呼唤功能为主的文本应采用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的方法。显然,交通标示主要是通过信息传递呈现其呼唤功能。翻译时,既要正确分析理解原文所传递的信息,包括原文的字面意义和其承载的语言外意义,又要考虑到跨文化因素和翻译的不对等性。根据胡文仲先生对标示范畴的概括和课题组对国内主要城市交通标示翻译的调查,参考傅志爱(2005)对街道标示的分类,把常见的交通标示和地点名称大致分为四大类:道路标示、地点名称、企事业单位名称和旅游景点名称。因此,翻译时要从不同方面来考虑,凡涉及交通标示的翻译建议采用图示加译文的方法,最大程度地传递给读者必需的信息;涉及地名的翻译,建议使用音译,而作为法人名称的企事业单位名称和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因其不同于地点名称的特点,名称翻译模式也有其独特性。本文将详细分析各类标示的特点,并采用公式化的翻译框架探讨标示翻译规范,为翻译工作者提供可操作的翻译方法参考。

(1)道路标示翻译公式:图示+名词(动名词)短语

如“严禁左转弯”,过去采用词汇说明的方法:NO LEFT TURN,现在多用图示的方法,不用任何文字说明,且一目了然:

(2)地点名称翻译公式:名称[音译]+地点性质

如《华夏时报》(2006)报道的北京市的榆南路被翻译成“YU NAN LU”的现象在各大城市也不胜枚举。在这里,笔者觉得有必要讨论一下街道的翻译方法,就以榆南路为例,外籍友人来华发现中国的街道很难找,榆南路翻译成“YU NAN ROAD”,外宾找“YU NAN”真的很难。同样,如果找座落于河北省保定市灵雨寺街的河北农业大学,如果灵雨寺街被翻译成“LING YUSI ST”,也许外宾不定找到那座寺庙呢。因此,笔者建议凡涉及街道名称的翻译,一律音译街道名称,再补以地点性质,如“灵雨寺街”译为“LINGYUSI JIE ST”,“秀水街”译为“XIUSHUI JIE ST”,而不是译成“XIUSHUI RIVER ST”或“XIUSHUI ST”;再比如一直备受关注的“桥”的翻译,如果是指地名就要用汉语拼音,如位于北京市的“六里桥”要音译为“LIULI QIAO ROAD”,而各种立交桥就要用名称音译加上Bridge定性了,如“百花立交桥”,就要翻译成“BAIHUA BRIDGE”。

此外,世界知名地点,建议参照历史传统以习惯称呼为宜,如“清华大学”传统译为“Tsinghua University”,就没有必要翻译成“Qing Hua University”;同样“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翻译也不尽相同,也分别译为“Beijing Froeign Studies University”、“Shanghai Interan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再比如闻名世界的北京“胡同”,翻译就用音译“HuTong”即可,因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胡同”,其含义已不限于字面意思,有丰富的文化含义,并且为世界各国所熟知,遵循传统习惯称呼更为恰当。

(3)企事业单位名称翻译公式:A+B+C+D

公司、社团及其他合法实体是根据法律成立的参加民事活动的组织,其名称的翻译有其特殊之处。一般来说,企事业单位名称包含以下几个部分:A)企业注册地址;B)企业专名;C)企业生产对象或经营范围;D)企业的性质,如“中国东方科学仪器进出口公司”,企业注册地址是“中国”,企业专名是“东方”,“科学仪器”属于企业生产对象或经营范围,该企业的性质定为“进出口”。因此,企事业单位名称的翻译也要分别考虑四个组成部分的翻译,一般建议采用A+B+C+D的公式,针对不同部分采用不同翻译方法。

A按地名翻译的原则处理;B可音译,也可意译,音译时可按汉语拼音,也可按英语拼写方式;C须意译,两个并列成份一般用符号“&”连接起来,如“中国科学器材公司”译为“China Scientific Instruments & Materials Corporation”,但不宜在同一个名称里使用两个“&”符号,如“中国工艺品进出口公司”译为“China National Arts and Crafts Import & Export Corporation”。

此外,有些公司、社团组织的名称,在注册时已经注册了其英文名称,一般按照国际惯例沿用其注册的英文名称,而不考虑汉语名称和英文名称的内容是否一致,如香港汇丰银行(HSBC),其英文名称翻译为“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4)旅游景点名称翻译公式:名称[意译]+地点性质

旅游景点名称在翻译时,内容应该灵活处理,需要考虑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特别是为中国人民熟悉而外籍人士可能一无所知的地方。鉴于思维方式的不同,遣词造句,应以符合英语表达习惯为目标。就景点名称而言,其不仅仅有指向功能,更重要的是已成为吸引游客的标志,其翻译应该不同于以指向为目的的地名翻译,建议从意译方面来考虑,目标语强调语言的呼唤功能,效果会更好。美国的“白宫”,翻译成“The White House”,我国的“故宫”翻译成“The Imperial Palace”,“紫禁城”翻译成“Forbidden City”;举世闻名的长城,其性质不过是一条很长的城墙而已,所以译为“Wall”,而其长度举世无双,堪称伟大“Great”,故“长城”译为“Great Wall”,同样的还有“泰山”译为“Mount Tai”。

至于景点内容的翻译,应该根据具体旅游景点的特征采用不同的文体写作风格,简要介绍景点历史、分景点特征和相关服务,其翻译方法不一而足,笔者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

本文属河北农业大学(2005.7―2007.7)《目前国内公共场所标示英语规范性的调研》课题科研成果,受到河北农业大学科技处青年基金的支持,在此一并感谢。

参考文献:

[1]傅志爱等.再谈城市街道商店和单位名称的翻译.中国翻译,2005年第4期.

[2]必须重视城市街道商店和单位名称的翻译.中国翻译.2004年第2期.

[3]贺学耘.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及其交际翻译策略.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年第3期.

[4]韩江洪等.国外翻译规范研究述评.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5]李林波.差异,对翻译意味着什么?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6]胡文仲等编著.实用英语写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

[7]刘宓庆著.文体与翻译理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年8月第1版.

[8]谭载喜.中西译论的相异性.中国翻译,2000,(1).

[9]范存忠.漫谈翻译、翻译理论与技巧.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p80.

[10]谭载喜.奈达论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P10.

上一篇:数学支架式教学方法探索 下一篇:基于文本特征的涉外导游词翻译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