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考中的平移与旋转

时间:2022-05-20 08:06:01

平移与旋转这部分知识不仅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广泛,还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实践与操作能力,形成空间观念和运动变化意识,所以在中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常见的题型有填空、选择、作图、综合题等.常结合轴对称、三角形相似(全等)、勾股定理、方程、函数等知识进行综合应用.解这类题要求同学们具备扎实的数学基本功,较强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解题时要切实把握几何图形的运动过程,并注意运动过程中的特殊位置.明确图形旋转前后哪些是不变的量,哪些是变化的量.本文将精选几例有关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的中考题加以分析,旨在引导同学们学会分析和解答此类问题的能力.

一、直接考查平移和旋转的特征

例1(北京市海淀区考题)在5×5方格纸中将图1中的图形N平移后的位置如图2所示,那么下面平移中正确的是().

A. 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1格

B. 先向下移动1格,再向左移动2格

C. 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1格

D. 先向下移动2格,再向左移动2格

例2(金华市考题)将叶片图案旋转180°后,得到的图形是().

解析:例1通过图形N考查图形的平移,平移的特征是:经过平移,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对应角相等;不改变图形的“方向”.答案选C.

例2通过考查叶片图案图形的旋转,旋转的特征是:经过旋转,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旋转中心沿相同方向转动了相同的角度,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原叶片图案叶柄朝上,叶尖在下方朝右方,旋转180°后,恰好均相反.答案选D.

评析:这类题属于简单题、基础题,但却是中考必考的.

二、考查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和语言叙述

例3(嘉兴市考题)如图3,8×8方格纸上的两条对称轴EF、MN相交于中心点O,对ABC分别作下列变换:

①先以点A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90°,再向右平移4格、向上平移4格;

②先以点O为中心作中心对称图形,再以点A的对应点为中心逆时针方向旋转90°;

③先以直线MN为轴作轴对称图形,再向上平移4格,再以点A的对应点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90°.

其中,能将ABC变换成PQR的是().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例4(聊城市考题)如图4,在由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方格纸中,有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即A1B1C1和A2B2C2.

①请你指出在方格纸内如何运用平移、旋转变换,将A1B1C1重合到A2B2C2上 .

②在方格纸中将A1B1C1经过怎样的变换后可以与A2B2C2成中心对称图形?画出变换后的三角形并标出对称中心.

解析:作中心对称图形就是以对称中心为旋转中心将原图形旋转180°的图形;在叙述平移变换时,注意说明原图形(基本图形)、平移方向、平移距离和平移后的图形;在叙述旋转变换时,注意说明原图形(基本图形)、旋转中心、旋转方向、旋转角度和旋转后的图形.按照叙述,再作出大致图形,不难得出例3答案选D.

例4中,①变换方法不唯一,仅提供一种:A1B1C1绕点C1顺时针旋转90°后,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②变换方法和图形不唯一,仅提供一种:如图5,A2B2C2绕点C2顺时针旋转90°后即与A1B1C1成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为O点.

评析:用语言叙述数学现象,这种能力的培养必须放在日常的数学交流活动中,这也是中考的方向,望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三、考查平移和旋转的作图

例5(成都市考题)如图6,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我们把以格点间连线为边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图中的ABC是格点三角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点B的坐标为(-1,-1).

(1)把ABC向左平移8格后得到A1B1C1,画出A1B1C1的图形并写出点B1的坐标;

(2)把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A1B1C,画出A2B2C的图形并写出点B2的坐标;

(3)把ABC以点A为中心放大时,放大前后对应边长的比为1:2,画出AB3C3的图形.

解析:平移和旋转作图的依据是它们的特征.答案如图7,点B1的坐标(-9,-1),点B2的坐标(5,5);(3)略.

四、考查平移和旋转特征的应用

例6(遂宁市考题)如图8,已知,线段DE由线段AB平移而得,AB=DC=4cm,EC=5cm,则DCE的周长是 cm.

例7(青岛市考题)如图9,P是正三角形 ABC 内的一点,且PA=6,PB=8,PC=10.若将PAC绕点A逆时针旋转后,得到P'AB ,则点P与点P'之间的距离为,∠APB=

解析:例6由平移的特征知DE=AB=4 cm,所以DCE的周长是4+4+5=13cm.

例7由旋转的特征知P'A=PA=6,P'B=PC=10,∠P'AB

=∠PAC,由ABC是正三角形 ABC,可知∠BAC=60°,从而∠P'AP=60°,所以P'AP是正三角形,所以P'P=6cm,∠APP'=60°;在P'BP中,P'P=6cm ,P'B=10,PB=8,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知P'BP是直角三角形,∠BPP'=90°,从而∠APB=150°.

五、考查平移与旋转的综合应用

例8(河北省考题)如图10,是边长分别为4和3的两个等边三角形纸片ABC和C'D'E'叠放在一起(点C与C'重合).

(1)操作:固定ABC,将C'D'E'绕点C顺时针旋转30°得到CDE,连结AD、BE,CE的延长线交AB于点F,如图11.探究:在图11中,线段BE与AD之间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

(2)操作:将图11中的CDE,在线段CF上沿着CF方向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平移,平移后的CDE设为PQR,如图12.探究:设PQR移动的时间为x(s),PQR与AF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3)操作:固定图10中C'D'E',将ABC移动,使顶点C落在C'E'的中点,边BC交D'E'于点M,边AC与D'E'交于点N,设∠ACC'=α(30°

解析:(1)C'D'E'绕点C顺时针旋转30°得到CDE,ABC与DCE都是等边三角形, 故∠ACB =∠DCE=∠60°.CA=CB,CE=CD,所以∠BCE =∠ACD.即可知BCE≌ACD,得证BE = AD;

(2)由∠QTC=∠TCQ=30°可知QT=CQ=x.所以QSC面积能用x表示.PQR与AF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应为PQR的面积与QSC面积之差,可得y=-(3-x)2+(0≤x≤3);

(3)线段C'N和E'M在E'M C与CC'N中,只需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即可得=.从而得C'N・E'M=C'C・E'C=.

六、平移与旋转、轴对称三种变换相结合

例9(义乌市考题)如图14,小明将一张矩形纸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两张三角形纸片(如图15),量得他们的斜边长为10cm,较小锐角为30°,再将这两张三角纸片摆成如图16的形状,但点B、C、F、D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点C与点F重合(在图16至图19中统一用F表示).

小明在对这两张三角形纸片进行如下操作时遇到了3个问题,请你帮助解决.

(1)将图16中的ABF沿BD向右平移到图17的位置,使点B与点F 重合,请你求出平移的距离;

(2)将图16中的ABF绕点F顺时针方向旋转30°到图18的位置,A1F交DE于点G,请你求出线段FG的长度;

(3)将图16中的ABF沿直线AF翻折到图19的位置,AB1交DE于点H,请证明:AH=DH.

解析:(1)图形平移的距离就是线段BC的长,在RtABC中,斜边长为10cm,∠BAC=30,可得BC=5cm,所以平移的距离为5cm;

(2)ABF绕点F顺时针方向旋转30°后知∠A1FA=∠B1FA =30°,可知GFD是直角三角形,因此,在RtEFD中,ED=10 cm,可得FD=5,所以FC=cm;

(3)只需证明AH、DH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即可.在AHE与DHB1中,由于∠FAB1=∠EDF=30°,所以FD=FA,EF=FB=FB1,可知FD-FB1=FA-EF,即AE=DB1.又因为∠AHE=∠DHB1,可证AHE≌DHB1(AAS),从而AH=DH.

七、旋转相似变换

例10(南京市考题)在平面内,先将一个多边形以点O为中心放大或缩小,使所得多边形与原多边形对应线段的比为k,并且原多边形上的任一点P,它的对应点P'在线段OP或其延长线上;接着将所得多边形以点 O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旋转一个角度θ,这种经过旋转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相似变换,记为O(k,θ),其中点O叫做旋转相似中心,k叫做相似比,θ叫做旋转角.

(1)①如图20,将ABC以点A为旋转相似中心,放大为原来的2倍,再逆时针旋转60°,得到ADE,这个旋转相似变换记为A(,);

②如图21,ABC是边长为1cm的等边三角形,将它作旋转相似变换A(,90°),得到ADE,则线段BD的长为

cm;

(2)如图22,分别以锐角ABC的三边AB,BC,CA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DEB,BFGC,CHIA,点O1、O2、O3分别是这3个正方形的对角线交点,试分别利用AO1O3与ABI,CIB与CAO2之间的关系,运用旋转相似变换的知识说明线段O1O2与AO2之间的关系.

解析:理解旋转相似变换的有关概念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①2, 60°;②2;(2)AO1O2经过旋转相似变换A(,45°),得到ABI,此时,线段O1O2变为线段BI;CIB经过旋转相似变换C( ,45°),得到CAO2,此时,线段 变为线段AO1.由×=1,45°+45°=90°,可知O1O2=AO2,故O1O2AO2 .

上一篇:聚焦中考中的不等式(组) 下一篇:中考作文阅卷启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