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草更青处放歌

时间:2022-05-20 06:34:11

张謇故里,古镇金沙。

横河如带,秋霞满天。

2011年10月25日,深秋的河滨公园在枫叶的殷红中更显绰约风姿,横河的青荇,轻轻抚弄着翡冷翠的波,夕阳的余晖里越发青黑……

横河之滨,从遒劲法梧斑驳的树影里,不时传来一阵阵激烈而又热闹的争论声: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郊初中导学式课堂模式专家论证会正在学校听雨堂内进行。

通州区教科室秦德林主任第三次发言:“金郊初中数十年来一直领跑通州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全区前列,它犹如一位美丽的少女,始终赢得社会各界人士的青睐。金郊骄人的教学成果背后必然有着它与众不同的东西……”

这“与众不同的东西”是什么?也许只有金郊人自己最清楚。最近几年来,学校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外塑形象,兼修内功,掀起了一场被称作是“静悄悄的革命”,实现了学校发展史上鲜为外人所知的又一次巨大飞跃。

华丽转身:从线性应试到高效课堂

世纪之交的通州基础教育,正处在群雄逐鹿的“春秋时代”,金郊人手持凯洛夫利剑,气宇轩昂,南征北战,东讨西伐,纵横驰骋,为学校的迅猛崛起及领跑地位的奠定夺取了第一桶金。金郊发展模式一时传为通州基础教育发展的神话并广为同行所效仿。

那时候的金郊,是甜蜜风光的,也是痛苦辛酸的。

金郊的学生苦啊:有永远做不完的作业。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初中三年做过的试卷还真有点“著作等身”的味道。

金郊的教师也苦啊:改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课。在巨大经济利益和强势行政手段的刺激与驱动下,他们犹如永不停息的陀螺,围绕着考试分数这根轴心没日没夜地转啊转啊转。没有双休日,很少有假期,每一个金郊人,都自觉不自觉地怀揣着同一个梦想:“把二流的学生踢进一流的学校!”

同行这样评价金郊的办学特色:

“死楸,往死里楸!”

“疯子,一群教育的疯子!”

金郊初中如同一支离弦的箭,沿着单向型线性应试教育的轨道飞驰,已经无暇思考太多的教育真意,无暇顾及教育的诸多风景。

2003年8月,张建校长调任金郊初中主持全面工作,时值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风生水起。如何实现金郊发展模式的再优化、品牌化?如何全面提升金郊初中的办学品位、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如何高姿态投身新课改的洪流中去打造更高效、更精致的课堂?基于诸如此类的问题,张校长便开始在实践层面上思考“因材施教”和“不启不发”之真谛,思考卢梭和杜威的自然主义……

2004年起,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分期分批西上洋思、梅林,南下景范、蠡园、东庐取经;发起海门东洲中学、南通第一初级中学、如东实验初中、如皋实验初中等七所名校共建教学协作区,开展以高效课堂研讨为主的全方位校际交流活动;以教科研为抓手,实施名师培养工程,打造了一批又一批通州乃至南通市级优秀教师;切实减轻了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开辟第二课堂,组建了形式多样的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短短几年,金郊人便在“线性应试教育”的刀光剑影中实现了“最华丽的转身”。

有几句话,金郊人如今已是耳熟能详:“困难总比办法多!”“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没有成绩,过不了今天;只有成绩,过不了明天。”

2007年年底,学校又果断提出了建构具有金郊校本特色的高效课堂模式的设想,“向课堂要时间,向教学要效益”。 2008年春,金郊初中“导学式”高效课堂模式组模成功。

其时,通州区“学的课堂”建模大旗刚刚树起。

导学模式:谁的课堂谁做主

新一轮课改的焦点之一就是如何科学地确立课堂教学中的伦理关系。金郊人在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过程中悟出了一个道理:课堂应该站在师生共同体的视角上来确立教学伦理,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做主的协商性对话的双边活动过程。课改不能抱残守缺,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甚至是主体作用;更不能矫枉过正,忽视教师的主体作用甚至是主导作用。改革,是扬弃,不是抛弃!

金郊人理解的课堂教学伦理:双主体,双主导。课堂既是学生的,也是教师的。

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的主导―教学文本内容的取舍、教学重难点的预设、教学节奏快慢的把握、教学手段优劣的选择以及课堂学习小组的组建、教学评价标准的最终确立,等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

学生是学的主体、教的主导―学习自觉的确立、学习习惯的养成、课堂情智商的调适和运用以及三维目标的内化、教学效率的高低等无一不依赖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造能力,学情主导着教学策略,即通常所说的“以学定教”。

金郊的高效课堂模式要彰显的就是这种教学伦理关系:谁的课堂谁做主!金郊人将其命名为“导学式”。导学,本质上只是一种教学思想、一种教学原则或一种教学方法,它成为教学模式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金郊初中依据教学三维目标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行组模。该模式以导学案为抓手、以教师引导为主线、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其基本教学环节为五个: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自主评价。

导入新课,即导趣。侧重通过温故知新、问题诱导、情境创设、试题检测、即兴发挥等途径引起教学兴趣。导入新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运用得法,即可扣住学生的心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加强师生双边活动的同时,衔接新旧知识点,使教学尽快切入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较好地保证教学效果。

自主学习,即导学。侧重于大部分学生通过个体活动基本能够自行解决的问题。自主学习可以包括两个部分:课前预学和课堂自学。因为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容量的限制,两者教学任务或有些许差别:课前预学侧重文本的初步感知、教学资料的搜集、学生预学产生的新问题等,为课堂学习做一些前期的和必要的准备工作;课堂自学是在课前预学的基础上进行文本的再认知、部分课前预学的检测或解惑以及教学预备资料的交流展示等,课堂自学侧重巩固课前预学内容,为课堂进一步学习作铺垫。如教学文本容量不大,为减轻学生负担,一般将课前预学合并到课堂自学环节中去。

上一篇:网编如何在互联网营销中发挥作用 下一篇: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管理现状及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