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宫竹雕大师天天跳河

时间:2022-05-20 06:02:38

源于文人、官宦的推崇,竹雕艺术很早就与皇室宫廷发生了关系,早在宋代,凡是技艺超群的竹雕匠人,均会获得宋室赏赐的名号和物质奖励,及至明清两代,更有一众优秀匠人先后进入皇宫,在皇帝的授意下,雕琢各类竹雕器物

在数代帝王的不断搜求下,故宫收藏的竹雕制品,不但数量庞大,而且工艺精湛,呈现了中国竹雕艺术的顶尖水平,历史上究竟有那些竹雕高手曾经进宫服务,他们的作品有着怎样的特色?本刊记者近日走访了著名鉴定专家、故宫博物院副研究员刘静女士

名家竹雕一般没有名款

据统计,目前故宫博物院共保藏有各色竹雕器物3200多件,堪称海内外最为丰富的竹雕收藏。这些竹雕中,以明末到清初阶段的制品为多,笔筒和圆雕这两种器形的器物,数量相匹,各占据半壁江山,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些器物多为明清名家所制,但留有款识的数量极少,不到总数5%。刘静说,当时的竹雕匠人没有留款的习惯,为皇帝制作器物一般也不允许留款。除非在特殊的情况下,经皇帝许可才能在自己的作品上留名。例如,在雕刻圣手黄振孝即将出宫返乡之际,乾隆就特许他在一件渔家乐笔筒上留下姓名,做为对他的奖励。

虽然,故宫收藏的竹雕艺术品中留有名款的极少,但这些器物却有一个有趣的特点。刘静说,古代匠人的留款十分小巧,安排的位置也很隐蔽,没有专家指点,寻常人很难找到。如故宫收藏的朱小松制《刘阮入天台》香薰,“小松”的落款留在了天台洞府的匾额上,猛一看好似匾额上“天台”两字的落款。再有,朱三松曾将自己的“三松”落款留在器物上雕琢的屏风上,看起来像是屏风上画作的落款。与古人完全不同,现在的一些赝品喜好刻大款,既喧宾夺主,破坏美观,又不符合古人制器的规矩。

除了不能在自己作品上留名,进入皇宫的竹雕艺人,还受到了很多条条框框的限制,让这些在民间散漫惯了的艺术家们极度不适应。刘静说,这些竹雕艺人在没进宫前,作品的设计和制作大都一手全来,创作的自由度很大。但到了皇宫中,他们只能遵从皇帝的旨意,按照如意馆提供的画样进行雕刻,让他们很是郁闷,纷纷意欲重回民间,不少人甚至因此走向了极端。史料记载,为了回家,绰号武疯子的工匠不惜装疯卖傻,每日爬到颐和园中的一颗古树上吹箫。而擅长竹根人物雕刻的施天章,为了解除心中苦闷。不惜多次跳河求死,后又大量饮酒,每醉如泥,几乎不能做活……

乾隆帝炒热吴之瑶

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十分喜好竹雕艺术品,不少竹雕艺人在他们的推崇下声名鹊起,其中最为有名的是首创薄地阳文刻竹的吴之[,而他出名的过程也十分具有传奇色彩。

在清乾隆年间,款署“槎溪鲁珍”的竹刻木雕作品多次进入宫廷,并赢得了乾隆的喜好。但当他询问,

“鲁珍”是谁?”侍臣们都说不知道。后来,乾隆组织人遍查书籍,最终从康熙年间南翔文人陆廷灿撰写的《南翔随笔》中,找到了鲁珍的真实姓名。原来,鲁珍就是南翔竹刻高手吴之瑶。乾隆知道鲁珍就是吴之瑶后,十分向往,多次写诗赞誉吴之瑶,并让工匠镌刻于吴氏的作品上,其中有一首诗这样写道:“竹刻由来称鲁珍,藏锋写像传有神。技哉刀笔精神可,于吏吾当斥此人。”在乾隆的推崇下,吴之瑶迅速火遍了朝野上下,大江南北。

刘静介绍,吴之瑶,字鲁珍,号东海道人。他师承朱三松,将北魏的石雕技法融入到竹刻中,创造出一种稍稍突出地子的浅浮雕技法,即“减地浅浮雕”,也称“薄地阳文”,这是一种以浅浮雕突出题材,留空四周作为背景的新型雕刻法。这种浮雕大致分两种,一种是用深刻作高浮雕,深浅多层,高突处接近圆雕,底陷处则采用透雕技法。另一种是摹拟龙门石刻中的浅浮雕技艺,这种刻法。在朱氏高浮雕与浅浮雕中间。他所刻的一事一物只占全部器皿的一部分。其余部分则用去地法,刮至露出的肌理,任其光素。此种刻法,宾主、虚实分明,对比之下,素地可见到朴实的竹丝,精镂细琢部分则肌润光泽。此外,在竹刻技巧上,吴之[善于以景物来遮掩压叠之处。他刻的纹饰,层次分远近,在浅浮雕有限的高度上。甚至在高低相间的表层上,都能给人以透视深度之感。因此,他所刻的人物、花乌极为生动。

源于乾隆的喜爱,当时大量的竹雕笔筒假托吴之瑶之名进入宫中。但作为嘉定派的创作,吴之瑶主要用圆刀刻制,进贡来的笔筒不知道这一特点,多采用三角刀,还将后面的落款用蓝色的矿物原料封死,形成所谓的填款,让人看不清刀痕。所以宫廷现存的竹雕器物中,落款的吴之[竹雕中,填款的很多。

封氏一门尽为高手

据档案记载,自康熙朝进宫,一直服务到乾隆朝的竹雕艺人多达数十人,其中最值得书写一笔的就是以封氏三兄弟为首的封氏家族艺人。

刘静说,封锡爵、封锡禄、封锡璋三兄弟,工诗善画,精于竹根人物,《竹人录》中曾记载说“竹根人物盛于封氏,而精于义侯,其摹拟梵僧佛像,其踪异状,诡乖离奇,见着毛发竦立。至若采药仙翁、散花天女,则又轩轩霞举,超然有出尘之想”。由于他们刻竹技艺精绝。名声远播,当时地方官经常用他们的作品作为地方物产进贡朝廷。并推荐封锡禄、封锡璋进宫。公元1703年,二人入宫“供奉内廷”,并授予“行走”官职,专为皇室服务。据记载。封锡禄平时为人“落拓不羁。天资敏妙,奇巧绝伦”。这样的性格使他难以忍受宫廷中森严繁复的清规戒律。精神长久处于极度紧张状态,常常狂走不休,终于狂癫,患上了精神病,后朝廷赐金放归。离京时,名流们为之争相题咏,记述他的才华和遭遇。回乡不久。一代竹刻大师病逝故里。封锡禄有三子,分别是封始镐(字彝周)、封始豳(字锦周)与封始岐(字时周),均擅长刻竹。也曾先后供职皇室。

仅看人脸即可辨伪

自从竹雕拍卖兴起以来,收藏爱好者对明清竹雕的兴趣与日激增。市场上也不乏早年自皇宫中流出的竹雕精品现身。面对晶类繁多,纹饰各异的竹雕器物,应当怎样断真识伪?

刘静说,鉴定竹雕需要的知识十分丰富,除了要掌握各家各派的艺术风格,雕刻特点,还要把握竹雕艺术整体的发展脉络。简要说来,明代的雕刻以镂空透雕为主,到了清代,高浮雕开始盛行。纹饰图案开始繁杂,讲究通景满布,而且清初期的竹雕笔筒往往有镶口嵌底,堪称一时风尚。到了清代中期,文人开始参与竹雕的设计,当时,有的工匠非名家画稿不做。有的画家则是非著名雕刻家不提供画稿。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目前,市面上出现的赝品竹雕虽然在形似上做的不错,但往往在细节上露出破绽。以竹雕上的人物形象为例,在明代,无论老人妇女都是长圆的鸭蛋脸,而且无论器物上有几个人物。脸型都略有不同,现在仿制的贝0是一奶同胞,极为相似。再有,明代喜好水葱形状的手,手指长,没有指甲。另外,明代老人头上表示衰老的三道弯离眉毛很近。

到了清初,人物的脸庞开始变的细长,并微有下巴,呈长瓜子状,手也有了指甲盖。到了清中期,人物脸的长度缩减了。呈圆的瓜子脸,并一个小小的下巴。就发髻而言。明代基本上都是大背头,发髻特别靠后,还特别鼓,到了清代逐渐靠前,有的只比眉毛高一点,看着很不协调。

收藏爱好者们掌握了这些鉴定要诀,市场上大多数赝品都将无从遁形。

上一篇:百部老相机讲述摄影历史 下一篇:寻找内心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