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药物流产后服用左炔诺孕酮炔雌醇避孕药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05-20 05:30:05

基于药物流产后服用左炔诺孕酮炔雌醇避孕药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对应用左炔诺孕酮炔雌醇避孕药对药物流产患者进行恢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抽取76例药物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药物流产后不应用任何避孕药进行恢复治疗;治疗组患者药物流产后应用左炔诺孕酮炔雌醇避孕药进行恢复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阴道流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阴道流血持续时间、接受治疗总时间、月经复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恢复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应用左炔诺孕酮炔雌醇避孕药对药物流产患者进行恢复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左炔诺孕酮炔雌醇;避孕药;药物流产;恢复治疗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54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950-01

药物流产在临床上又被称为药流,主要指的是通过口服米非司酮片与米索前列醇的方式终止早期妊娠,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手术流产所产生的疼痛及相关并发症,近年来已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1]。但药物流产后的阴道出血时间相对较长、流血量较多,甚至有些时候需要进一步进行清宫处理等,这成为对药物流产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2]。本次研究对药物流产患者在流产后应用左炔诺孕酮炔雌醇避孕药实施恢复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研究过程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11年2月――2013年2月抽取76例药物流产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年龄17-36岁,平均年龄(25.3±1.2)岁;孕次1-5次,平均孕次(2.7±0.4)次;停经时间45-69天,平均停经时间(53.7±1.6)天;未产妇23例,已产妇15例;治疗组患者年龄18-37岁,平均年龄(25.2±1.4)岁;孕次1-4次,平均孕次(2.5±0.3)次;停经时间44-67天,平均停经时间(53.5±1.7)天;未产妇22例,已产妇16例。本次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停经时间、孕次、生产情况等自然指标方面进行组间比较P>0.05,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药物流产后不应用任何避孕药进行恢复治疗。

1.2.2治疗组治疗方法药物流产后应用左炔诺孕酮炔雌醇避孕药进行恢复治疗,自胎囊排出日开始每晚睡前通过口服方式给予特居乐,每次1片,连续服用21天。

1.3观察指标选择两组患者的阴道流血量、阴道流血持续时间、接受治疗总时间、月经复常时间、恢复期间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4数据处理研究期间所得数据全部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采用数加减标准差(χ±s)的形式对所得所有计量资料进行表示,并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如果P

2结果

2.1阴道流血量对照组患者药物流产后16例阴道出血量低于正常经量,9例阴道出血量超过正常经量,13例阴道出血量超过正常经量2倍以上;治疗组患者药物流产后22例阴道出血量低于正常经量,14例阴道出血量超过正常经量,2例阴道出血量超过正常经量2倍以上。两组阴道流血量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2.2阴道流血持续时间、接受治疗总时间、月经复常时间对照组患者药物流产后阴道持续(11.94±2.41)d流血,共计接受治疗(13.82±1.05)d,治疗后(35.29±3.48)d月经恢复正常;治疗组患者药物流产后阴道持续(8.33±2.16)d流血,共计接受治疗(10.32±2.68)d,治疗后(27.05±2.49)d月经恢复正常。两组患者阴道流血持续时间、接受治疗总时间、月经复常时间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2.3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药物流产后有8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21.1%;治疗组患者药物流产后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2.6%。两组不良反应率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左炔诺孕酮炔雌醇又名特居乐,该药物主要含有少量的雌孕激素,可对成年女性的正常月经周期中内源性雌孕激素的水平变化情况进行模仿,是避孕效果非常理想、用药安全性较高,且容易被患者接受的一种通过口服痛经给药的避孕类药无,不仅能够使患者原来重复流产所带来的痛苦,同时还可以使子宫内膜的修复速度加快,使月经周期迅速恢复正常,并可以对经血的排出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以防止宫颈的粘连发生粘连等不良反应[3]。

参考文献

[1]李新燕,邓洋.左炔诺孕酮三相片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9,16(12):1002.

[2]邓洋,许彬.炔诺孕酮三相片减少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临床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0,21(1):42.

[3]高山凤,王金玲.药物流产后服用左炔诺孕酮炔雌醇避孕药的临床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9,3(16):161.

上一篇:儿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研究 下一篇:浅谈牧区寄宿制学校肝包虫病的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