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药网:从自营到共生

时间:2022-05-20 05:27:17

对标平台越来越多,监管重重,用户行为需要培养……医药电商亟待打造自己的生态,筑起护城河。

267亿元。中国医药电商市场规模巨大,被称为移动互联网领域最后一块“金矿”。迄今,市场上汇聚了医药电商、在线轻问诊、医疗服务等多种医疗与互联网结合的业态。然而,8月1日天猫医药馆停止在线药品交易功能,只有取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的企业可以正常经营。昔日医药电商的沸点逐渐冷却,老问题重现:监管之下,专业至上,医药电商的未来在哪儿?

我们找到一个范本――1药网,在对其模式分析中探索互联网与医药相结合的各种可能性。

它是B2C的药品商城,被称为目前国内最大的自营B2C医药电商,是首个获得国家承认的网上药店。从搭建电商平台,到提供医疗服务,再到对接药厂和药房,它们一起构建成医药电商的生态。

京东式布局

1药网前身是一号店的医药板块,为有资质的实体药店提供线上销售平台。2010年7月,它从1号店脱离,成为了一家完全独立的公司。1药网将收购的几家线下药房改名为1号大药房,并获得了互联网药品交易资格证书,开始做自营类医药电商。6年后,其官网和手机端注册用户共积累1 000万人以上,销售量曾跃居医药电商之冠,突破10亿元。

1药网犹如“医药京东”,是一个包含自营与第三方药店的混搭平台。基于早期合作,它积累了500多家医药厂商,拜耳、辉瑞、惠氏等国内外20个品牌旗舰店,涵盖市面上常见的中西药、营养保健品、医疗器械等商品。

基于源头采购,1药网自营的药品价格比线下药店或诊所低40%左右。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和建立信任并非一朝一夕,这只是1药网完善医药电商生态的第一步。

打通药房渠道,是第二步。目前,广州、成都、武汉6家“1号大药房”协助1药网将线上平台落地。店内配备专业人员提供用药咨询,健康百科、营养搭配建议等服务,顾客也可上门取药。

药品消费的及时性依赖于物流。1药网在上海、天津、广州建立仓储中心,自主配送一部分货物,再与快递公司合作,在上海四个区试行“半日达”,用户上午下单,下午就能收到药品。如今,仓库系统经过了多个版本的提升,日人均拣货数从12单提高到110多单,双十一期间甚至可以达到280单。目前,1药网订单已覆盖到全国,全国订单24小时送达率50%。

红海里的壁垒

纵观互联网医药市场,有康爱多网上药店,主打国内新特药;好药师、健一网等拥有数量庞大的线下药店作支撑,似乎更能打通线上线下渠道;一心堂在全国拥有约2 000余家直营连锁,逐渐布局线上……一个药品销售平台怎样才能实现差异化竞争?

药品是低频消费的商品,既需要培养用户的线上购买习惯,也需要和线下药房竞争。1药网瞄准慢性病、感冒、消化不良等“小病”的药品销售和用户服务。用低价吸引消费者在预知用药量的前提下,提前采购药品。但慢药包含了不少处方药,虽然客单价高、用户忠诚度强,却受到国家对处方药的限制,不少医药电商只能望洋兴叹。

为了获取网售处方药的资格,1药网所属公司岗岭集团与贵州省政府联合运营西南互联网医院。患者可通过1诊App,联系来自北京、上海、武汉等地的300余名签约专家医生进行妇产科和综合门诊的远程视频诊疗,并开具电子处方,然后由1号大药房完成药品配送。在诊疗过程中,如果涉及患者检查化验,将被安排前往西南互联网医院的线下合作医院就诊。

构建生态链是医药电商的竞争壁垒。在医药电商的生态里,1诊App是要素之一。这款2014年推出的网上问诊平台,为患者提供用药咨询。1药网试图以寻医问药为起点,后续引入购药推荐、慢病管理等流程。2015年,1诊App流量占市场份额从年初的2%增加到年中的15.9%。

生态的另一个要素,是药房和药企。岗岭集团打造出1号药城,用以连接上游的品牌商、制造商,渠道商以及下游的医院、诊所,药房的交易平台。它压缩了中间环节,进一步打通供应链,提升药品流通效率。目前1号药城的业务已覆盖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省市。它也尝试与相关领域企业展开跨界合作,比如与“丰趣海淘”达成合作意向,获得近10亿元的海淘生活体验卡,以回馈平台上的终端用户。

至此,1号药城、1诊App和线下药房弥补了1药网在电商B2B、O2O及患者服务的短板,它们互相配合,用以打通医药电商的各个环节。在医疗健康领域,岗岭集团还投资了月子中心,与阿里云深度合作,借助技术提升云计算能力,在应对大流量活动时将提升广大用户体验。

前端是药品销售,中端对接药厂和药店,后端提供轻问诊服务,1药网的生态格局逐步建立。

大环境下,销售额排名靠前的网上药店却极容易被药企投资甚至控股,以获得充足的资本和资源。而1药网未来面临的对手不仅是对标企业,而是移动医疗和健康服务类的公司。

上一篇:合生元:“营养+”养成记 下一篇:与离职员工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