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船:武桥重工的新蓝海?

时间:2022-05-20 02:37:28

海洋工程船:武桥重工的新蓝海?

“华尔辰”号的建成,仅仅是武桥重工进军海洋工程的一个标志,他们真正看重的,是一个数百亿元的大市场!

“有时候静下来回想一下,这么大的工程,真是我们建成的吗?”说这话的是武桥重工集团副总经理严利军。在他宽敞通透的办公室里,透过明亮的落地窗,外面就是望不到边界的武桥重工厂房。坐在我对面的严利军,嘴角微微上扬,半玩笑似的说出了这句话,语气里、眼神中流露出骄傲与感慨。确实,这家为建造武汉长江大桥而成立的机械厂,就在十年前负债率曾高达130%, 几近破产。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短短几年之后,今时今日的武桥却成为了世界首艘双体海上风电工程船的制造者,成为了众人瞩目的对象。

新蓝海――海洋工程船

自1953年成立以来,武桥重工的主要业务一直是桥梁机械制造,近些年,随着内陆桥梁建设和高铁桥梁建设的放缓,武桥重工也不得不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而这一次的海上风电安装船,对于武桥重工而言,或许会是一片新蓝海。

去年,全国海上风电工作座谈会透露,我国海上风电的发展目标为2015年达到500万千瓦,2020年达到3000万千瓦。到2020年,我国有望成为全球海上风电第一大国。有相关人士做出大胆预测,未来5年,中国在海上风电领域的投资额将达到近万亿元规模,而根据国外经验,海上风电设施运输和安装要占到整个海上风电工程资金量的近10%,也就是说对相关企业而言,将会有千亿元的“蛋糕”可供分食。

然而,虽然海上风力发电前景非常诱人,但就目前的技术手段来看,海上风电的开发难度远远大于陆地,而且建设和维护海上风电场的成本也明显高于陆地风电场。由于海上工况复杂,建造环境恶劣,海上风电工程的开发颇具难度。另有统计显示,海上风电工程的造价平均在2万元/千瓦左右,是陆上风电的两倍多。高成本和复杂环境的制约,使得目前海上风电开发仅为整个风电市场的百分之一。

有资料显示,现阶段的近海风电场项目大多集中在水深30米、离岸30公里左右的潮间带和中、深海域内。因此,无论工程建设还是运行中的维护,均需用海上风电安装船进行施工。而专用的海上风电安装船,除需有足够大的船体和充裕的甲板空间来装载运输机组构件外,还需要配备一台以上的起重机起吊安装机组构件,拥有特殊装备来适应恶劣的海况确保平稳作业,能单船完成大部分的安装和维护工作以及有足够的装载能力,无需补给船,并为施工人员提供住所等特殊能力。

正因海上风电安装船的这种复杂性,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有能力制造海上风电安装船,而在中国,该领域更是几乎空白。

按照国际上通行的方法,早期安装海上风机主要是借助起重船或自升式平台。我国目前唯一一座海上风电场――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力发电示范项目即采用浮吊进行风机整体吊装。2007年年底,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开工建设。由于当时国内还没有海上风电安装专用施工船舶,所以此项目施工使用的是中交三航2400吨的大型浮吊船,采取二次整体吊装工艺。这一幕在央视热播纪录片《超级工程》里也有所展示。另有媒体报道,在安装华锐风电3MW机组时,还特地花费3亿元人民币从国外订制了一艘专用安装船。因此,延长了整体施工周期,增加了工程造价,提高了综合成本。负责上海东海大桥海上风电项目的上海东海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开华曾惋惜地表示:“由于起步晚,中国在海上风电机组安装方面还缺乏相关研究,目前还没有适合海上风机安装的专用船只设备,只能借助于一些改造船只。”

此次,由武桥重工承接设计制造的我国首艘双体海上风电工程船“华尔辰”号,正是为填补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同时也是对现在业内普遍流行的海上风电安装平台式工法的突破性尝试。多家船舶制造企业已经建造或规划建造的大多是可自航的自升式海上风电安装平台,稳定性较高,但不可避免的是造价相应也非常高。同样可安全高效实现风机安装工作,相比可自航式平台,“华尔辰”号的造价就极具竞争力了。这一次,武桥重工以3亿元报价与“华尔辰”号业主方华尔辰风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合同,虽然最终项目完成后可能会追加定价,但相比动辄十几亿元的可自航式平台,武桥重工认为双体式海上风电工程船必将受到更多风电工程承包商的青睐。

海洋工程第一战

说起进军海工船,武桥重工集团宣传部部长张炳桥说,其实,这已经不是武桥重工第一次涉足海洋工程船了,出现在纪录片《超级工程》中,成功帮助巨型风机实现最终吊装的当时中国最大的海上双臂式起吊船“三航风范号”,就是武桥重工的杰作。而早在2002年的时候,武桥重工就曾建造过一艘海上运架梁起重船,正是它的建造成为了武桥重工开拓新蓝海的第一步。

2002年,武桥重工专为东海大桥工程设计制造的“小天鹅”号是一艘海上运架梁起重船。东海大桥工程是我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跨海大桥,与在内陆江河建造桥梁不同,在海上建桥既要掌握复杂多变的工况,又要采取最经济最可靠的施工方案,为此,经国内多位专家论证,决定东海大桥工程采用以海上运架梁一体化的方式施工建造。简单地说,就是在陆地上预制混凝土梁,然后再通过起重设备将梁体吊装到位,一片梁大约在60至70米长,重约2200吨。然而,当时没有能够满足运输重达2000吨混凝土梁并吊装到位的设备,不要说是在海上,就是在内河也没有先例。正是在这样极具挑战的情况下,武桥重工承接了专为东海大桥研制运架梁起重船的任务。

和以往的起重船相比,“小天鹅”号研制的难点在于:东海大桥一片梁大概2200吨,再加上吊梁扁担的自重近300吨,整个船就要满足2500吨的吊重要求,这是在当时所罕有的。不仅如此,起重机从梁场吊梁上船,起重船在海上航行中会遇到横涌、横浪和横风,起重机如何保证起吊梁不发生滑移和引起船倾;起重机在起吊2000吨混凝土梁重时,如何保持梁体的均载性和平衡性,这些问题都是具有五十多年桥梁设备制造经验的武桥重工从未遇到过的。为此,武桥重工专门成立了研制小组,根据海上作业的特点,提出了采用绑扎托架来减小波浪对梁的摇摆力,防止梁体断裂,同步起升机构来保证平稳起吊,中心起吊来保证平稳架梁的方案。在施工方中铁大桥局组织的方案评审会上,经过专家充分的分析讨论,获得一致认可。

上一篇:困境企业的出路在哪里? 下一篇:从“数控一代”到“智能一代”:中国制造业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