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个体工商户发展优化研究

时间:2022-05-19 06:45:29

长春市个体工商户发展优化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营经济高速发展,个体工商户作为缓解就业压力、缓和社会矛盾的重要力量,日渐活跃。长春市个体工商户的数量近年来持续上涨,整体表现良好。但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发现长春市个体工商户的生存发展仍受到各方面的阻碍。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此提出了合理的制度优化建议。

[关键词]长春市个体工商户;优惠政策;制度优化;个转企

[中图分类号]F222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21-0100-02

1现行政策背景及长春市个体工商户生存现状

2011年11月1日我国开始施行《个体工商户条例》,同时废除了原有的《城乡个体工商户管理暂行条例》,降低了个体工商户的准入门槛,放宽了对个体工商户的限制,提供了更加宽松的制度环境。新环境下,凡有经营能力的公民均可申请设立个体工商户,注册资金不限。同时,只要是不属于法律、行政法规禁止进入的行业,个体工商户都可以从事经营,并且根据经营需要招用从业人员而不受原来上限为8人的限制。

基于国家宏观政策,长春市也不断为个体工商户的发展铺平道路。2011年,长春市将个体工商户营业税起征点提高到月营业额2万元,并且按照免征额计算税额,这在全国范围内都可以说是较大的税收减让。在2013年,长春市地税局进一步优化政策,加大税收优惠力度,扩大税收优惠幅度和覆盖面,积极落实“一提一减一免”税收优惠政策,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负,扶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凡是月营业收入低于2万元的个体工商户,一切地方税收项目全部免征。同时2013年吉林省工商局全面取消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登记费、档案查询费、变更登记费、年度检验费等业务收费,全面实施“工商业务零收费”。[1]

有了国家以及地方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作保障,长春市个体工商户的经营发展按理说应该得到有效改善。然而,现实情况是,虽然长春市个体工商户数量处于不断上升发展阶段,但大部分个体户都是艰难度日,经营收入勉强维持家庭开支,仍旧是处于自我雇佣,自谋生路阶段,抗风险能力极低。相比之下,同为东北省会城市的沈阳个体工商户2012年就突破了22万,个转企总数达到5万余户。然而长春市个体户的生存经营状况堪忧,鲜有个体户稳定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成为企业的例子。为什么长春市个体户的发展长期停留在基数较小、实力较弱的局面,达不到理想效果?为了深入研究原因,我们进行了实地的调查、访谈。

2长春市个体工商户生存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分析本次调查在长春市南关区、朝阳区和二道区,共随机选取了64家个体工商户作为样本,其中南关区26家,朝阳区21家,二道区17家,被访对象涉及服装店、理发店、修理店等各行各业的商户类型。

总的来看,目前长春市个体工商户数量依然在持续增长,但各种大型商场百货大楼的兴建也挤占了个体户的存在发展空间。同时由于自身知识水平、技术、信用、资金等方面处于弱势,价值飞涨的房价、物价、看病费用等,使得个体户呈现出了极弱的抗风险能力,难以追求自身的发展。

个体工商户一般经营规模较小,店铺面积也不大,一般是经营者自己经营,部分店铺如服装店、理发店会有个别雇员,所以创立资金所需不多,约914%的个体工商户开张资金基本都用个人或家庭储蓄以及朋友亲戚的借款来满足,极少有人会选择向银行贷款。因为所需资金也不多,加之向银行贷款繁杂的手续令众多人望而却步。

从开办手续办理难易程度来看,超过60%的人在办理注册登记手续时,如工商执照、税务登记证办理,相关部门工作效率不高,通常需要一个月之久才能得到营业执照。各种隐性规则引发了经营者的强烈不满,尤其是来自外地或农村的经营者。由于缺乏社会关系与背景,他们往往成为这种人为的、模糊的障碍的受害者。面对不公平的待遇与竞争,这部分人也只有无能为力。所以政府办公高效公平是他们最大的政策诉求。

通过对几个个体户的深度访谈发现,个体户基本没有扩大规模的打算,贷款困难、缺乏资金支持是主要原因。个体工商户由于规模小,缺乏不动产抵押,又难以找到担保单位,再加之贷款额度较小,银行放贷成本相对较高,所以难以取得银行信贷支持。个体工商户经营资金流动性极高,他们基本上缺乏闲置资金来扩大规模、谋求发展,所以目前只希望持续稳定经营,保证收入来源。

个体工商户目前还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政策知识匮乏。大部分的经营者对于自己为何要缴纳税费不明其缘由,对于各项相关优惠政策也缺乏了解。这就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政府与个体户缺乏双向沟通。政府没有把具体的规定条例解释给个体户,政策宣传普及工作未做到位使管理更加阳光化;而个体户自身也没有主动咨询或通过其他途径了解相关的规定。沟通缺位导致很多个体户产生了对政府工作的不满,也使得自身没有把握好优惠政策条件加速发展。

3促进长春市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建议

3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减轻经营负担

个体工商户本身属于小本微利型经营实体,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弱。政府应加大对个体工商户的政策倾斜,在重视私营企业发展的同时也要为个体户提供更多的政策保护,破除政策歧视,保证市场主体的平等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房价、物价飞涨,个体户经营成本也越来越高。为此,政府应从减轻个体工商户经营负担入手,取消不合理的税费政策。目前长春市个体工商户月营业收入低于两万元的,可以免征一切地方性税收项目。这从很大程度上来说,确实可以减轻个体户税收负担。但这也会在一定意义上抑制个体户的经营能力地充分发挥,为逃避税收而有所保留的经营。有的个体户则通过不开、少开发票的形式来逃税,造成了国家税款的严重流失。对此,建议对个体工商户只征收个人所得税,免征其他税费。[2]这在减少税收征管成本的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帮扶,促进社会和谐。另外,仅收取个人所得税也体现了个体工商户与工薪阶层的政策上的平等,达到鼓励创业的作用,推动吉林省“全民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实施。

32扩宽个体户融资渠道,鼓励民间投资

目前融资困难是国内许多地区的个体工商户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尽管《条例》规定金融机构应当改进和完善金融服务,为个体工商户申请贷款提供便利,但由于个体户在规模、信用、抗风险性等方面处于劣势,金融机构自然会从自身利益出发而把个体户排除在其贷款服务范围之外。[3]个体户的贷款融资还需政府和社会给予一定的扶助。对此,相关部门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鼓励金融机构为个体户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工商部门和金融部门可以携手合作,扶持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商会和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应积极发挥作用,可以考虑利用联保、道德信贷等多种形式,搭建银行与个体户的合作平台。

33提高行政效率,行政程序“阳光化”、规范化

相关部门应切实提高行政效率,真正为民办事。在个体户注册登记等手续的办理上应提供最大限度的便捷,精简行政程序,坚持公正、公开原则,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使管理服务更加透明。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个体经济的活跃发展,而且能提高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有利于改善政府与基层群众的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另外,各部门之间政府应着力提供高效服务,部门之间加强协作联动,最大限度减少环节、减免费用。同时,针对个体工商户政策知识匮乏的特点,工商部门可以通过网上交流、指导、咨询等方式,对个体工商户提供在线服务。在收取法律规定的费用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把具体的要求、缴费原因等解释清楚,加强相关政策的宣传,促进个体经营者的双向沟通、相互理解,从而使得政策有效执行。

34引导新型经营理念,推动“个转企”进程

目前长春市个体工商户多为生计店,由于各方面的限制条件,个体户也少有扩大规模,发展成为私营企业的意识。而从政府层面上来看,地方政府对于“个转企”的支持力度也不够,缺乏相关政策与规范。“个转企”可以说是顺应市场经济发展之举,引导具有一定规模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促进其向规范的企业和公司方向发展,不仅是个体业主做大做强、提高竞争力的自身需要,也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地方经济增容扩张、转型持续发展的现实需要。[4]考虑到个体户转型提升可能存在的难题,如个体户税负顾虑、相关服务支持不完善等,相关部门在出台保障政策的同时,还应积极开展相应的扶持工作,如开辟“个转企”绿色通道,对“个转企”主体进行专项纳税辅导,免收变更登记费、证照工本费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同时,个体户转为企业后,应给予一定时限的优惠政策过渡期。在过渡期内,政府给予适当的补助。最后,执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疏导个体工商户的情绪,从观念转变上引导个体工商户,使其意识到转为私企的优势,而不应该强制转企升级。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适当借鉴“个转企”工作实施较好的温州、杭州等城市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目前“个转企”也在辽宁省如火如荼地开展并有所成效,它的经验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当然,鼓励民间投资并不是一省、市之力所能解决的,需要国家出台更多的政策和具体的实施方法,关键还要各个职能部门互相配合,从而达到促进民营经济优质发展目的。

参考文献:

[1]长春晚报市地税局落实“一提一减一免”政策[N]长春晚报,2013-02-17.

[2]黄朝晓基于个体工商户利益视角的税制改革[J]特区经济,2009(9).

[3]王妍个体工商户:中国市民社会的重要力量及价值[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1).

[4]桐乡市工商局推进“个转企”工作现状及对策建议[J]桐乡通信,2011(8)

上一篇:我国财务会计专业双语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下一篇:中国企业自主品牌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