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孕产妇保健工作中的法律责任

时间:2022-05-19 06:39:06

浅谈孕产妇保健工作中的法律责任

【中图分类号】R-05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3873(2011)03-0276-02

孕妇产前检查,是实现优生优育的重要措施之一,但由于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业务能力的差别,孕前检查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那么,医院产前检查的法律定位和法律责任是什么?

1案例分析

案例1 2006年4月,郭某怀孕,分别于孕14周、28周、33周、38周到房山某医院对胎儿唐氏综合征和开放性神经管缺陷进行筛查。2007年1月,郭某在该医院分娩产出婴儿,该婴儿经诊断患有先天性脊柱裂。2008年4月,北京医学会作出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专家分析意见指出,先天性脊柱裂是患儿自身所患疾病,与医院的医疗行为无关。但是在给患儿之母郭某做产前检查的过程中医院存在以下过失:一是在郭某孕14周时,医院未告知并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唐筛),错过了诊断开放性神经管畸形生化筛查的时机;二是每次B超检查的项目和报告的内容均过于简单。根据几次B超显示的羊水量以及患儿先天性脊柱裂的部位和脊膜膨出的大小判断,产前有机会作出先天性脊柱裂、脊膜膨出的正确诊断。医院的过失导致漏诊了胎儿所患先天性脊柱裂,致使患方丧失了选择是否让患有先天性脊柱裂的胎儿出生的机会,医院应对此负完全责任。结论:此病例不属于医疗事故。最终法院判处医院赔偿郭某夫妇精神抚慰金、孕期检查费、鉴定费、经济赔偿共计10万元。[1]

[分析] 该案例系医院没有认真执行《孕产妇保健服务规范》。第一次产前检查时,告知孕产妇在常规产前检查的同时,应于孕14-21+6 W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18-22W进行畸形筛选超声检查。或者告知后无病历记录,从而造成院方证据不足。

案例2某孕妇在怀孕的第三个月、第五个月、第七个月、第八个月和第九个月先后到某县妇幼保健院做了5次B超检查。5次检查的结果,都显示胎儿正常。后生下单臂畸形胎儿。家属状告妇幼保健院,经反复取证,最后法院判决保健院医疗过错责任,赔偿患方2万元。医方过失为:孕妇在第一次产前检查时告知孕早期因感冒服药史,产检医生未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第十九条“医疗、保健机构发现孕妇患有下列严重疾病或者接触过物理、化学、生物等有毒、有害因素,可能危及孕妇生命安全或者可能严重影响孕妇健康和胎儿正常发育的,应当对孕妇进行医学指导和必要的医学检查。”以及第二十条之规定,告知孕妇做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致其失去孕早期诊断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机会。

[分析] 该案例医生详细询问了病史,并做了记录,但忽略了孕妇早期“上呼吸道感染”本身就可能致畸,服药史也可能是引起胎儿畸形的因素,应告知其进行产前诊断。由此,患方律师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第二十条为法律依据胜诉。

案例3 某产妇在产前1周曾到分娩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医生仅为其作了B超检查,结果为宫内孕双胎。1周后因胎膜早被于3:00Am入院待产,待产过程中因胎儿宫内窘迫于9:00Am手术产,术中产妇凝血功能障碍大出血,经积极抢救无效,20天后死亡。花去抢救费用20余万。孕产妇死亡产生医疗纠纷。经市级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认为:该产妇因妊娠高血压疾病、HELLP综合症致产后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院方存在以下过失:1、医院医生在产前检查时太过简单,未规范测血压、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尿常规等相关产前检查,孕妇错过了高危筛查机会,没有得到应有的高危管理或转诊。2、产妇入院后6小时之久,没有按孕产妇急诊路径进行处理,手术前还没有得出实验室检查结果,再次失去入院后病情评估机会。院方对此未提出异议。经与患方协商,赔偿患方医药费、丧葬费、双胎婴儿抚养费等计52万元。

[分析] 该案例产前检查医师违反《孕产妇保健 服务规范》,没有完成孕产妇保健检查规定的项目和内容,致使严重高危被漏诊。入院后也没有按照孕产妇产时保健规范,对病人进行系统检查,产前和术前再次评估产妇病情,产妇失去第二次高危管理机会。

2 孕产妇保健的法律依据

为了提高人口素质,国家在1994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1995年6月1日起实施。1999年2月3日卫生部了《关于做好提高人口素质工作的意见》,2001年6月20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2003年5月1日起实施《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2009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孕产妇健康管理规范》出台,标志着我国母婴保健工作从此走上法制管理的轨道。【2】

3 防范对策

3.1 提高孕产妇保健人员法律意识,明确孕产妇保健工作的法律责任

作为一名医生,应学法、知法、懂法,并善于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具体做法:一、学习相关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产前诊断技术管理办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中《孕产妇健康管理规范》等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明确孕产妇保健工作的法律责任。二、完善相关记录,掌握有利证据。记录包括医生门诊就诊记录和(或)《孕产妇健康档案》、《孕产妇保健手册》,二者内容一致,记录完全。

3.2 高度重视孕产妇保健工作,需由经验丰富的高年资医师坐诊孕产妇保健门诊

医疗机构通常由妇产科医生兼任孕产妇保健工作,基层医院尤其典型。产科医生门诊、住院两头忙,无法对就诊孕产妇进行规范的产前检查和详细的优生咨询,使一些高危产妇被漏诊,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未告知,导致先天缺陷没有及时诊断和干预,从而引发医疗官司。

3.3 规范产前检查,留下医院免除法律责任的证据

门诊工作中各种相关记录就是医疗法律文书,是医院免责的证据。第一次产前检查记录非常重要,孕周核算确定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以及胎儿进行筛选超声检查是孕妇自身延误还是医生未告知。因此,必须认真核对孕周并记录在《孕产妇保健手册》和门诊就诊记录(或《孕产妇健康档案》)上。对指导到上级医院做的检查内容也要详细记录在案,使医师履行的告知义务有据可查,必要时请孕产妇签字确认,留下医院免责的证据。

3.4 合理使用医疗资源,多家医院共同完成孕产妇保健内容

基层医疗机构设备和条件有限,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无法完成,有的医院不能开展胎儿系统超声检查,需告知孕产妇到上级医疗机构完成产前保健服务内容。告知内容和情况要详细记录在《孕产妇保健手册》和《孕产妇健康档案》中。上级医院医师技术水平和医疗设备条件会进一步为筛查出先天缺陷、高危因素提供更有力的法律证据。

4 讨论

我国畸形儿出生率有上升趋势,中国每年新增加先天畸形儿童达80~120万。的天使折因此,普及宣传孕期保健知识和了解胎儿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畸形筛选超声检查时间是十分关键的。

在整个孕期至少要做一次产前筛查、产前诊断、详细的胎儿畸形筛选超声检查,这次筛选的时间多数定在18-22周。18-22周超声能检出95%的胎儿畸形,而此时还有机会做羊水检查以确定染色体核型,也有机会在有生机儿前选择继续妊娠或终止妊娠。【3】

近年来艾滋病、梅毒、乙肝感染孕产妇增多,剖宫产、人流妇女增加,高龄和低龄孕产妇呈上升趋势,高危妊娠率明显升高。高危动态评分时间:第一次,初诊;第二次,28-37周;第三次,38周-入院。【4】 孕产妇保健工作者要高度重视高危动态,对孕产妇进行反复多次的高危评分,预防漏诊、误诊。 孕产妇保健门诊医生需具备精湛的业务技术,同时熟悉相关的法律规范,掌握运用医学知识和法律武器的技巧,应对新的挑战。

参考文献:

【1】中工版-维权频道【J】.人民法院报:2009.10.28

【2】朱俊真,张宁,等.产前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

【3】严英榴,杨秀维,等.产前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0.

【4】来佩,妇科疾病诊断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4.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经单鼻蝶入路垂体瘤的围手术期护理 下一篇:医院管理中的执行力与人性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