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辈群体参与逻辑下的大学生社会化研究

时间:2022-05-19 06:07:00

同辈群体参与逻辑下的大学生社会化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大学生就业难促使我们深思大学生的社会化。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价值观念、社会规范、社会角色、社会技能、行为模式等方面具有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功能。积极构建同辈群体参与逻辑下的大学生社会化的心理机制、文化机制、组织机制和环境机制,促使大学生社会化的正向发展,是大学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同辈群体 大学生 社会化

在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有20次提到就业;总理所作的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专门提到以就业为目标,整合教育资源,改进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促使我们深思大学生的社会化。帮助大学生形成主导价值观念,内化社会规范,培养社会技能和社会角色等,正是大学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同辈群体作为学生中的一种普遍群体,对大学生的社会化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很多时候超过父母和教师,社会各界似乎对这一现象关注不够。为此,有必要通过调查分析,正确评估同辈群体对当下大学生社会化的现实影响加强干预,趋利避害,发挥其有利作用,同时预防和抵制其对大学生社会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调查分析

同辈群体指个体由于在家庭背景、年龄、爱好等方面比较相似,在共同经历、共同情感、共同爱好、共同观点或共同心理的基础上结合而成的非正式群体。为了解同辈群体对大学生心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方面的影响,本文立足于重庆,以“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的影响因素”为主题,于2009年9月在重庆部分高校进行了相关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74份,有效问卷365份,有效率为91.3%,符合问卷调查的一般规律和标准。调查结果和座谈了解的信息,大致反映了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影响的状况。

(一)同辈群体的归属意识对大学生认知心理的调适

认知是个体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即对作用于个体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认知心理是否成熟与完善,是衡量大学生社会化程度的重要标准。相关研究表明,当前大学生普遍都有一种孤独感,社交的需要、情感交流的需求特别强烈。同辈群体因其相同的年龄、人生阅历、文化层次、生活和学习模式,群体交流的自由、平等和开放,群体间相互理解与支持、关心与尊重,满足了大学生交流、尊重及归属的需要,有利于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同辈群体的心理共容性及归属意识,使成员产生心理共振,群体规范也在其成员身上造成明显的参照效应,从而对他们的认知心理予以调适。

调查显示,当问及“您目前最强烈的需求”时,选择“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的人占了84.3%,而生理的需求和安全的需求仅占了15.7%。当问及“如果你遇到困难或烦恼,最愿意与谁求助或商量”时,70%以上的学生不是选择父母和老师,而是选择与同伴商量或是自己闷在心里。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处在成年早期的人的社会化需求,主要是在家人之外寻求情感归属对象,包括与同性朋友建立友谊或与异性朋友恋爱,若情感无所归属或不能与他人正常交流,就会处在痛苦的孤独之中(高中建、孙嵩,2009)。据教育部的一份以全国12.6万名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大学生中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发病率为20.23%,由于心理疾病而休学、退学的学生占休学、退学学生总人数的64.4%(杨世雄,2005)。目前大学生中存在的暴力、自杀、情感、压力、犯罪等现象,很多根源于他们的心理疾病。同辈群体对大学生认知心理的调适容易产生心理共振,引导得好可以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任其发展也会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二)同辈群体的亚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渗透

价值观念是在价值认识基础上积淀而成的深层心理结构和信念,是个体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以及确立价值取向和追求的范型和定势,对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社会成为什么样的社会具有决定性作用,是人的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朱丽娜,2008)。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大都来源于他们所生活的周围环境,特别是来自他所属的群体,是社会环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舆论等因素濡染和教化的结果。同辈群体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念需要通过一定的文化载体,而同辈群体作为非正式群体存在着能够游离于社会主流文化之外的亚文化,亚文化提供了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方式,其中影响最大、最为普遍的是社会时尚,他们通过行为模仿、从众心理及自我表现欲,渗透在大学生价值观念中,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和行为规范,为新的文化样式和价值观念的诞生与发展提供契机。

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有55.4%的人认为周围的朋友或同学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最大,选择父母的占了36.1%,选择老师的占了8.5%。当问及“学习态度主要受谁的影响”时,56.7%的人选择了“周围大部分同学的学风”,选择“父母的谆谆教导”的只占了31.24%,选择“老师的严格要求”和“社会中成名人物的事迹”所占的比重最小。另外,在“上网最经常做的事情”上,67.5%的人选择了“玩游戏、聊天、看电影”;当问及“上网的内容受谁的影响最大”时,80%以上的人选择了周围朋友或同学。在调查中还发现,如果在周围同学中兴起流行语,大部分学生会试着以各种方式去模仿。可见,同辈群体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是多种多样的,一些异乎寻常的亚文化及其行为模式迎合了大学生个性心理的内在需求。同辈群体中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成为学生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完善自我的主要参照系,实现着对他们价值观念的渗透。教育工作者要努力提升同辈群体中的亚文化,培育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三)同辈群体的压力机制对大学生行为模式的暗示

群体压力指个体在群体生活中,与群体规范气氛或意见不一致而产生的紧张和焦虑心理,促使其采取“倾向”和“顺从”的行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这一格言提醒人们,对于群体一般状况的偏离,会面临群体的强大压力乃至严厉制裁。心理学家金盛华指出“任何群体都有维持群体一致性的显著倾向和执行机制,对于同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群体的反应是喜欢、接受和优待;而对于偏离者,群体则倾向于厌恶、拒绝和制裁”(金盛华、张杰,2004)。大学生同辈群体中存在很多在风俗、文化、语言、时尚、舆论、公约等方面不成文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群体成员的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模式。

调查显示,在“当与本宿舍大多数人的意见产生分歧,您的态度”的问题上,选择“沉默不语”的占了31.05%,选择“赞许他们”的占了25.7%,选择“改变自己的立场”的占了19.2%,而选择“继续坚持自己的观点”的仅占了24.05%。当问及“您每次捐款的数额影响最大的因素”时,虽然选择“自己财力”的人占了57.3%,选择“对不幸人的同情”的占了19.3%,但仍有23.4%的人迫于压力选择了“周围同学或舍友的捐款数额”。另外,在调查中还发现大学生社交中最担心的问题是被排斥或不被接纳,而不是社交中的技巧。这些现象的产生是与学生群体中存在的舆论及学生紧张和焦虑心理,以及无形中形成的群体压力是分不开的。然而,这种群体压力并非都是积极的,当群体内规范与社会相悖时就会产生消极影响并造成破坏作用,群体中强大无形的压力会促使大学生屈向于群体行为规范,促使其逆向成长和发展。为此,需要社会各界加强干预,趋利避害,预防和抵制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同辈群体对大学生影响的社会功能

同辈群体作为大学生个体生活中非常重要的力量,是学生间相互作用和交往的特殊形式,也是学生接触社会、适应生活、确认自我的一种途径,对调节学生心理素质、确立价值观念、内化社会规范、获得社会角色和社会技能、选择行为模式等具有正反两方面的社会功能。

满足大学生的情感交流和心理依托,但容易淡化组织纪律观念。一份来自“和谐家庭”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5%的调查者认为家庭每天用于进行情感交流的时间不足,仅18%的调查者对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交流表示满意,说明家庭成员情感交流匮乏(乐善耀,2007)。大学生对于交往中获得的感悟、心得和疑问,在没有得到有效“慰籍”的条件下,会把目光转向与他密切接触的同辈群体,“70%以上的学生在遇到困难或烦恼时不是选择父母和老师,而是与同伴商量或是自己闷在心里”的事实就是例证。一方面,同辈群体中的自由、平等和开放,可以融洽学生间的感情,消除误会和情感隔阂,调节同学关系,尤其是网络所具有的匿名性、文字化和符号化的交往特征,更有助于学生间的心理和情感交流。近年来,一些学生由于利用网络向同伴诉苦而避免自杀等悲剧发生的报道见诸于报端就是很好的例证。但另一方面,由于大学生的自律性、自主性和辨别力不强,学生群体中的一些消极思想和观念,例如“哥们义气”、“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拜金主义、弄虚作假、奢靡浮华,网络中的暴力、仇杀、色情等,也会侵蚀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作风松散、组织纪律观念淡化、我行我素,若不加以引导,极易形成行为而无益于学生的社会化。

丰富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信息,但容易遭受“文化垃圾”的侵害。大学生心理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好奇心强和求知欲旺盛,渴望尽快融入社会。随着科学技术与资讯的高度发展以及“3G时代”的到来,作为传统社会化模式施化者的家长和教师日益显得力不从心,学生群体间的自由互通消息、交换思想、沟通联系等,拓宽了他们的信息沟通渠道,丰富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社会信息。但是,由于此类群体成员相互影响的无过滤性以及信息交流过程中“净化机制”的减弱,他们所提供的信息、经验和知识呈现多元化和良莠不齐的状态。在同辈群体中存在很多诸如不健康的学生口袋书、音像制品、网络垃圾等文化垃圾,另外还有学生间的奇闻轶事,对小道消息和热门话题的浓厚兴趣, 对人和物的评头论足等,若无“消毒“和“过滤”措施对其选择、调控和指导,任其传播则对于学生明辨是非、判断正误、澄清模糊认识将造成不良后果,极易导致大学生社会化的中断和化倾向的产生。

实现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但容易导致价值取向错位。伴随着经济的多元化、文化的多元化、思想的多元化,价值多元化也异彩纷呈,要在多元化的基础上,在古今文化冲撞、中西文化交融中重塑价值体系,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阶层都在进行自己的价值选择和价值实践(王珑玲、才立琴,2009)。青年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受同辈群体影响最大,“55.4%的大学生认为周围的朋友或同学对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影响最大”的事实就是例证。大学生同辈群体是在志趣相投和其它条件相似或相辅的基础上形成的,交往频繁,互动范围很广,成员间情绪上的相互感染和心理暗示,使学生在对行为的反思与讨论、认可或否定中逐渐沉积自己的评价标准和行为方式,实现着自己的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但是,由于成员构成的复杂性,成员间缺乏整合一致,其性质有好有坏,如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追星族、月光族、年清族、啃老族、草莓族,部分青年大学生被贴上“垮掉的一代、迷惘的一代、愤青小资、消费主义下的蛋、物质主义的一代、宠坏的一代、永远长不大的一代、永远长不大也不愿长大的一代”的标签(王珑玲、才立琴,2009)。所有这些都是大学生价值迷茫、价值取向错位的写实,从注重理想到更多地注重现实和功利,从注重知识到更多地注重金钱的价值、感官的享受等。

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角色和社会技能,但容易引起人际交往的异化和人格缺失。培养大学生社会角色的领悟和扮演能力,习得融入社会必需的行为规范和社会技能,是大学生社会化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大学生对即将步入的社会存在很多迷茫和不适,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差异,他们无法完全与成人世界进行顺利沟通。当青年处于“不能起成人角色作用”的社会时,他们转向自己的群体,在那里通过各种滑稽可笑的成人角色的扮演,象征性地在价值观念、行动和目标等方面寻求补偿(鲁洁,2001)。在交往中逐步学会了沟通与合作、遵守群体规范、争论与妥协、承担责任等,并逐步成长为成熟的社会成员。另一方面,由于群体性质的良莠不齐,不良群体的很多信息偏离社会规范,部分群体成员言论奇异、举止粗野怪癖;很多大学生在交往中过于注重与兴趣、价值观相同的同辈之间的交往,并把它作为交往的唯一标准,导致人际交往的异化。网络虚拟群体作为大学生中的庞大群体,其成员的交往脱离现实,学生沉溺于网络、回避现实、恐惧与真实世界的成员交往、人际亲和力削弱以及个体行为倾向孤独,极易造成人格缺失。

同辈群体参与逻辑下大学生社会化新机制的构建

大学生社会化机制是指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各构成要素由于某种机理而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转方式。从内容上来说,包括心理机制、文化机制、组织机制和环境机制等,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密切结合,共同构成大学生社会化的运行系统。

心理机制:树立正确的群体意识,提高大学生的人际鉴别和选择能力。人都有归属性,都希望得到心理上的归属和安全,大学生时期被称为情感饥渴和敏感期,许多学生群体的形成是建立在情感交流基础上的。大学生在与同龄人情感交流和传递中,通过移情、模仿、强化、从众等心理机制产生道德认同和共鸣,从而影响其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但大学生同辈群体成分复杂,性质有好有坏,如果仅仅出于情感交流和心理归属的需要而不加区别地随意入群,那极易被群体中一些不良情绪、偏激论调和叛逆意识所左右。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入群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交友标准,学会用批判的态度和敏锐的眼光去鉴别和选择周围的同辈群体以及给对方带来的好处和它的发展方向。其次,对于学生中已经存在的不良群体意识和舆论,要及时疏导和化解,避免群体对其成员的不利影响。再次,要提高学生应对消极群体压力的能力。通过培养学生独立判断是非的能力,形成敢于批判的精神,养成敢于在消极压力面前说“不”的习惯,有效化解同辈群体的消极压力。第四要注重学生的自我心理调节。要让大学生了解从众或拒众的本质,分析自己的从众心理类型和性质,认清自己需要调节的方向,选择符合自己的从众心理调节手段或策略,进行自我调节。另外,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定期对学生中有问题的学生及群体“榜样 ”学生进行心理培训,防患于未然。

文化机制:净化群体中的不良文化和社会信息,进行文明生活方式的正确导向。文化赋予世界和人生以意义和价值,它在潜移默化中酝酿氛围、培育素质、养成人格、提升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准与精神境界(冯刚,2009)。大学生同辈群体性质的不同,传递的文化特质和社会信息也不同,对大学生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影响千差万别。对于大学生同辈群体中的亚文化和社会信息,首先要区别对待,适度监控,做好信息“把关人”。对于积极型要热情支持参与,满足其心理、生理发展的需要,使群体文化和社会信息快速传播,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中间型同辈群体向积极型转换;对消极型要通过监控及时疏导,加强教育、管理和改造,削弱其群体力量,促使其成员实现正向转化。其次,要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导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树立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用主流文化带动和影响学生群体的亚文化,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接受主导价值观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再次,沟通、化解、帮助。了解群体成员的所思、所想、所需,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用他们熟悉的语言和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沟通,化解群体中存在的困惑,净化其中的不良信息,帮助解决他们最关心的问题,以情动人,以事感人,以理服人,用事实说话,用群体中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人物教育和引导群体成员。另外,要充分利用核心人物在同辈群体中的参照与领导作用,重点培养,使之带动群体成员通过模仿学习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成为同龄人的榜样、主流文化的得力助手,实现消极型群体向积极型群体的转变。

组织机制 :完善群体内部的行为规范,使学生活动符合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是群体成员共同遵循的行为方式的总和,既有明确的准则条文,也有无明文规定、自发形成的行为模式。大学生同辈群体内部的行为规范是无形中约定俗成的,没有明确规定,它的形成是群体成员在相互作用下发生内化的结果,是群体心理的凝结和外化。要积极完善大学生同辈群体内部的行为规范,培育学生良好的品格和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模式。首先,要正确对待大学生同辈群体内的行为规范,满足其合理需求。要争取他们的信赖与支持,循循善诱,细致入微,从实际出发,满足群体成员的合理需求,为其解决实际问题。其次,要与文化、新闻、出版等有关舆论部门配合,抓好意识形态领域的群体行为规范教育,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弘扬正气,抵制歪气,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促使健康行为规范的落实和完善。再次,充分运用榜样示范法。通过表彰、嘉奖和宣传自觉践行社会规范要求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先进群体和模范人物,号召其他群体成员学习、仿效其思想和行为,引导群体内部的行为规范向社会所期待的方向发展。另外,要坚持思想教育与规章制度的有机结合,以外在规章制度约束群体行为。思想教育反对的东西,要用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约束和诫勉,规范行为,鞭策后进,为防止和纠正不良倾向提供警示。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鲜明地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决地反对和鞭挞一切社会丑恶现象,为青年大学生树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我们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知荣辱、讲和谐、树新风”,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与大学生行为准则相结合,引导他们身边的群体,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环境机制:在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家校社”共同营造和谐的群体交往环境。据一些社会学家分析,改变人的思想的信息中有25%来自传统教育,75%来自周围的环境。发挥同辈群体对大学生社会化的积极影响,需要营造一个科学、文明、健康的群体交往环境。大学生社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和支持。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发挥各自优势,相互协调,全方位对学生群体交往进行干预,形成一种强大的正面教育环境。家庭教育是大学生社会化的起点和最初环境,具有情感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的特点。父母要深切关注子女的需求,积极端正其入群意识和入群行为,从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教育方法的针对性和父母的言传身教三个方面,积极营造和谐、民主、平等的家庭交往氛围。学校是大学生社会化的正式组织,是大学生社会教育的主要承担者。积极引导学生群体行为,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学校要尊重和理解大学生的同辈群体,鉴别和分析各种性质的群体,通过营造校园文化、加强校纪校规、净化高校网络环境、美化校园环境等途径,传播社会主流文化,促使学生中不良群体向健康方向发展。另外学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交往技能,形成各种亲社会行为。个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环节,而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和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建设良好社会环境的关键。社会各方要努力创造大学生开展积极有益的群体交往的机会和平台,特别是社区,要通过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团体活动,建设各种学习活动场所,融洽各种人际关系,使之温暖、友爱、互助。加强对社区道德行为的舆论评价,形成对社区道德行为的外部约束力,净化社区道德风气,为大学生社会化的正向发展创设优良的环境空间。

参考文献:

1.高中建,孙嵩.青少年同辈群体道德养成分析[J].教育探索,2009(2)

2.杨世雄.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途径探讨[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3.朱丽娜.价值导向对人的社会化作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6)

4.金盛华,张杰.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乐善耀.沟通―人际交往的桥梁[J].思想理论教育,2007(4)

6.王珑玲,才立琴.论青年价值观的评价与建构―从对“一代不如一代”的质疑和反思谈起[J].中国青年研究,2009(12)

7.鲁洁.教育社会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8.冯刚.文化的功能与文化素质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09(2)

上一篇:电子废弃物回收的法律规制 下一篇:特色农业的信息化发展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