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现代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探讨

时间:2022-05-19 04:28:46

关于现代老年人的居住建筑设计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平均寿命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日趋增加,面对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的严峻现实,老年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个人,特别是老年人的居住问题直接影响到每个家庭,影响到社会各个层面。本文通过对某老年公寓设计实例分析,对老年人建筑设计作了简要论述,从老年人的行动特征、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社会属性及心理需求方面出发进行了综合设计。

关键词:老年人建筑;功能设计;无障碍设计;建筑形态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China life expectancy gradually extended, the aging of the population level also is increasing day by day, facing our country has entered the austere reality of aging society, the old problems involving thousands of families, relationship to each-the individual, especially the elderly live problems directly affect each family, affect social each aspe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a senile apartment design analysis of the practical examples, the old building design are also briefly discussed, from the old people's action characteristics, health, life habit, social attribute and psychological demand on the aspects of integrated design.

Key words: the old architecture; Function design; Barrier-free design; Architectural form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老年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每一个人。特别是老年人的居住问题直接影响到每一个家庭,影响到社会各个层面。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5亿,占总人口的13.7%。在中国,老人更喜欢在家庭中安享晚年。可是这种养老模式却时常出现问题,如老人在家中发生摔伤、碰伤;缺少相应的辅助设施、医疗部门等等。这些都冲击着每一个有老人家庭的视野和神经。住宅设计应如何适应老龄社会、如何满足老年人的住房需求,已成为我们所面临的、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1、工程概况

该项目用地面积53600m2。环境质量优越,空气清新,周边配备齐全,交通便利,社区相对安静舒适。特别符合老年人建筑的选址要求。

2、老年住宅建筑设计原则:

(1)社会共居性

共居性是指居住环境能够保证老年人与他们的家庭、同代人和其他几代人共同居住生活。大多数老年人不愿意居住在那些针对他们某些能力而设计的住所,相对他们更愿意依赖家庭和社区基础 。因此老年住宅应既能保证老年人的隐私性,又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应鼓励并帮助老年人参与社会交往,使自理与社会服务相结合,从而使老年人融入社会中。

(2)以老年人为核心的设计思想

老年住宅的使用主体是老年人,因此,应树立以老年人为核心的设计思想。人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化,如行为变得缓慢,信息处理方式发生改变等等。一般老年人可大致分为三种人群:

1,脱离社会角色类型。这种类型的人在进入老年后,便不在承担社会的特定角色,如退休后在家赋闲。

2,转换社会角色类型,这种类型的人在进入老年后,虽然不再充当原有的社会角色,但会积极寻找新的社会角色来充实自己。

3,坚持社会角色类型,这种类型的人在进入老年后,会仍旧坚持原有社会角色。

根据以上三类人的不同状态,在对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习惯、爱好、心理和生活等这些微妙的变化因素充分考虑后,结合设计方法,再创造出使老年人能健康、安全、方便、舒适并能培育、发展其才华的居住环境。从而建立具有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各种需求的老年设施。

(3)老年住宅应具有适应性与可变性

当前的住宅建设应多建一些中、小套型住宅。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住宅,以满足家庭居住模式多样化选择的需求,为多代同居家庭创造更为灵活多样的居住环境,通过住宅的组合变化,在将来发展变化成老年住宅。因此,设计人员应具备创造出一种限而不定的分隔形式的设计思路,以提高住宅空间的可变性与适应性。

3、功能设计

(1)疗养用房

疗养用房分为老年人的客房、医护用房及一些公共用房。客房分为四种套型:普通单人间(80个床位)用于身体较差需要特殊照顾的单身老人。标准间(380个床位,占最大的比例)用于共同来入住的老夫妻或者两位单身老人。带厨房的双人套间(20个床位)用于那些仍有劳动能力的老两口。家庭套房(20个床位)面积较大,可以供老人与儿孙同住,备有客房、厨房,营造出家的感觉。护理用房包括护士站、急诊室、观察室、处置室、监护室、治疗室、医师及护士办公室,供一般护理和紧急情况下的一般处置。公共用房包括公共卫生间、开水间、库房、清洁工具室等。

(2)医疗用房

医疗设施按小型综合医院的规模进行配置。功能以门诊和理疗为主,配有检查科室及辅助用房,如放射科、医学阅览室、病案室等,另外要有少量的病房及传染病的隔离病房。要解决老人的日常保健和小病诊断。

(3)餐饮服务用房

餐饮服务用房的主要房间是餐厅和厨房。餐厅有一个生态餐厅一个小餐厅,另外各个分区都有分餐室,可以分餐到户,让老人有更多选择。餐厅可以容纳250人同时用餐。可以满足园区的实用功能。

(4)办公行政用房

办公行政用房整合了园区各个部门的办公用房。集中办公,统一管理,使园区的管理工作井井有条。

(5)附属用房

附属用房为园区的配套设施。包括仓库、花房、冷库、澡堂、小超市、厕所、职工宿舍、儿童乐园、服装及体育用品商店及银行、邮局等用房。

4、空间

(1)建筑室内细部空间的设计

生活气息:老年人建筑要有良好朝向、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室外宜有开阔视野和优美环境,老年大学的教室都满足冬至日满窗日照3小时的要求。同时,老年人一般都喜欢宁静,怕吵,因此室内环境的隔声要求应特别注重;老年人一般都较敏感,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容易产生消极心理,因此建筑室内布置应宽敞明亮、色彩明快、富有生活气息。

(2)无障碍室外设计

建筑设计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群活动的特殊性,在各个空间细部都以满足老年人活动的便利性和安全性为原则进行设计,满足《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在出入口处,门前平台与室外地面高差不大于0.40m,并采用了缓坡台阶和坡道过渡,并在高差大于0.40m的出入口位置都设置了坡度小于12%的无障碍坡道。出入口平台、台阶踏步和坡道都选用坚固、耐磨、防滑的材料。通过式走道,按双排轮椅相并而行,总净宽大于1.80m,且走道两侧墙面无凸出障碍物。走道两侧设扶手,对于年老体衰的老人或愈后康复的老人也十分必要。扶手采用圆形断面,可扶可抓握,可成为老人行动依赖的可靠安全工具。多层建筑之间的风雨连廊转弯处都设休息平台,休息平台净深度都大于1.50m。连廊起坡时,在坡道的起点及终点,都留有深度大于l.50m的轮椅缓冲地带。连廊的护栏下端设有高度大于50mm 的安全档台。

上一篇:浅谈专业批发市场智能化系统配置 下一篇:关于建筑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