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问题 正确施肥

时间:2022-05-19 03:26:08

正视问题 正确施肥

在种植业生产资金的投入中,仅化肥一项就占50%。目前我国的化肥平均利用率只占30%,而发达国家则为50%~60% ,欧盟国家70%,可见我国化肥利用率很低,这一方面说明农民用于买肥料的支出约有2/3白白地浪费了;另一方面,大量流失的肥料破坏了土壤的理化性质,造成土壤板结、污染地下水等严重后果。由于肥料的不合理施用,使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比例失调,长期施用化肥,忽视有机肥,造成土壤恶性循环,直接导致耕地质量下降,肥料利用率低,致使作物难以增产或增产幅度不大。

1.施肥中存在的问题

1.1施肥结构不合理 氮、磷、钾(1∶0.51∶0.24)比例失调,与实际比例(玉米1∶0.33∶0.90)相差甚远,致使化肥利用率偏低。

1.2盲目施肥现象严重 有些农民仍按传统的模式施肥,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机性。认为施肥越多越好,或施肥看邻居,人家施什么肥,施多少,他就施什么肥,施肥完全不按照自家地的养分状况来选肥、用肥。长期的盲目施肥,造成了化肥用量过大,有机肥用量过少甚至不施用有机肥,使得土壤肥力下降,致使投肥量虽加大,作物产量却不增加,造成了严重的浪费。

1.3施肥方法不科学 只注重底肥的施入,忽视种肥和追肥,使作物生长前期养分供应不良,或后期出现脱肥现象。在施肥方法上不能做到因土、因作物、因肥料施肥,极易造成化肥的浪费、挥发和流失。

1.4对微量元素重视不足 由于土壤中的微量元素长期得不到补充,其含量已不能满足作物的生长需求,根据“最小养分律学说”,即使氮、磷、钾的施入比例合理也会影响作物的产量。

2.正确施肥方法

2.1有机与无机相结合(不可替代律) 实施配方施肥,增加有机肥料的用量。若大量使用化肥,不用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微生物活性差,土壤生产能力下降。增施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生物性状,促进化肥利用率的提高,培肥地力,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2大量、中量、微量元素配合(同等重要律) 对农作物来说,随着产量的不断提高,无论大量元素还是中、微量元素,都同等重要、不可缺少。缺少任何一种微量元素,尽管它的需要量很少,仍会影响作物的某种生理功能而导致减产,如玉米缺锌,出现花白苗,棉花缺硼现蕾不开花等。

2.3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投入与产出平衡(养分归还学说) 要使作物―土壤―肥料形成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必需坚持用养结合,保持土壤养分的携出与输入平衡。通过施肥,可以把被作物吸收的养分“归还”土壤,确保土壤肥力。

上一篇:采取有效措施 提高尿素追肥肥效 下一篇:水稻插秧机的正确使用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