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场“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探索

时间:2022-05-19 01:52:20

风电场“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探索

[摘 要]随着大唐烟台电力开发有限公司风电场数量的增加,运维人员短缺的现象日益显现,且风电场运维人员不具备检修能力,给日后设备出质保期后的检修管理造成了困难。为了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对风电场内实施“运维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进行探索。

[关键词]风电场运维一体化 探索

中图分类号:TM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066-01

大唐山东烟台电力开发有限公司管理风电场5座,其中3座为自主运维,2座为委托运维。随着风电场数量的增加,运维人员短缺的现象日益显现,且风电场运维人员不具备检修能力,给日后设备出质保期后的检修管理造成了困难。为了改变现状,有必要在公司所属风电场进行运行维护、常规检修一体化的模式探索。

一、风电场现有运维模式

目前公司所属风电场的运营模式为单运行模式,为所有人员参与运行和巡检工作,未配备检修人员的倒班模式,造成的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低,已经不能适应烟台公司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由于风电场与火电厂的差别,风电场在运行值班时工作量较少,现有工作模式中实行三班倒,维持风电场运行值班最少需要7-9人,造成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

将来若配备检修人员,检修人员不参与设备操作,对现场的设备运行情况了解不清,容易出现误入带电间隔的事故。

运行人员巡视后,把巡视结果反馈给检修人员,由检修人员安排缺陷处理,这样不但延误了缺陷的处理时间,而且造成了工作任务的重复,对人员、车辆的使用都是一种资源的浪费。

运行和检修只对各自的工作负责,互相没有交叉,长此以往会对设备、管理形成“误区”,不利于员工熟悉不同的设备、工种,也限制了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含义

所谓“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即运行人员在做好本职的运行岗位值班工作的同时,同时进行一些风电场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紧急缺陷消除工作;春、秋检和大修工作时,配合检修专业人员进行。

三、“运维一体化”实施的难点

首先,运行和检修工作由于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短期内难以培养出符合要求的运维人员。虽然运行、检修工作面向的对象均为电力设备,但运行工作要求人员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检修工作要求有较高的专业素质,检修工作又分为一次、二次、高压试验、风机检修等,同时随着电压等级的提高,相应的专业知识也要提高。若施行运维一体化,对专业知识的要求更高,运维人员掌握业务技术的难度更大,培训合格的运维人员的周期将更长。

其次,现场作业中安全控制环节易出现缺位。施行运维一体化后,原来由运行人员布置安全措施,通过运行人员许可把关,作业完成后双方验收的过程管控将由一方执行,期间的许可、验收环节容易出现缺位。

第三,单一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增加。施行运维一体化后,原来的运行、检修人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将由一人承担,势必造成了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的增加,这就要求相应的激励机制必须增加,否则一线作业人员对开展运维一体化将出现抵触情绪。

四、“运维一体化”实施方案

1、实施原则

(1)“安全第一”原则:在实施运维一体化时,原来的运行、检修安全职责必须落实到位,依旧坚持许可制度。

(2)“培训先行”原则:运维一体化的实施,寄托于运维人员的业务素质,必须将培训贯穿于运维一体化建设的全过程,为运维一体化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3)“激励保障”原则:实施运维一体化后,人员的劳动强度将大幅提高,必须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岗位薪酬进行重新分配,按照人员掌握和从事的专业数目设置薪酬层级,激发员工投身“运维一体化”建设的积极性。

(4)“效益优先”原则: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实施“运维一体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要以“价值思维,效益导向”为出发点,精简人员,集约、整合生产业务,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

2、实施方案

要改变现有的由运行人员进行监视、设备巡检和现场操作,检修人员进行维护检修的方式,形成将所有工作和运行检修人员进行重组整合,按照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逐步实现运维一体化管理。

(1)近期目标:运行人员进行监盘、站内设备巡检、操作、日常维护和消缺工作,检修人员进行站外设备巡检、操作、维护、日常消缺,以及站内外设备大小修工作。

针对设备的检修等级,将风电场一二次设备的定期工作按照难易程度分为C级、D级、E级,E级工作由运行人员负责,C级、D级检修由检修人员负责,运行人员配合。C级检修工作列入长期目标,在实现以前交由专业检修队伍进行,由运行、检修人员配合,在实践中对人员进行培训。

这样,运行人员结合设备巡视,承担一定的维护任务,提高了工作效率。

(2)中期目标:原运行人员转至检修,风电场的运行监视职能改为运行值班,通过后台监控的声光报警提醒值班人员,使值班人员脱离始终监盘的情况。检修人员负责所有设备的巡检、操作、维护、日常消缺和C、D级检修工作。针对检修专业分类多的情况,可以将专业分工到个人,使单一运维人员在掌握所有运行技能的同时,有侧重点的掌握部分检修专业。通过员工技能培训、考核,具备既懂运行,又掌握某方面检修技能,初步出现运维一体化工种,并在单一工作中同时承担运行、检修职责。

(3)远期目标:在实现中期目标的基础上,所有人员逐步掌握所有检修专业,在检修人员现场工作时,由检修人员完成设备操作、安全设施布置、工作完工验收的所有流程。必要时从各风电场抽调人员组成检修队伍,自主进行风电场的大小修工作。由“运维一体化”向“运维检一体化”转变。

3、各阶段需要注意的问题

(1)将风电场定期工作分为C、D、E三级,由不同的人员进行时,必然会造成同一设备由不同的部门维护,容易造成设备主人的确实,同一设备的检修计划需要进行细化。

(2)运维一体化的建设过程中,现场作业过程的安全掌控方法需要重新进行设计,必须保证原安全过程管控的许可流程不能进行缩减。

(3)运维一体化的建设需要有员工的素质做支撑,员工的培训要有总体的规划,使员工的素质能够跟随每个阶段的实施而逐步提高。

(4)在员工的调动和聘任时,要考虑新员工对运维一体化的适应问题,必须保证新员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达到运维一体化的标准。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风电场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具有人员集约化管理等显著特征,可以节省设备检修时间,解决了检修和运行的配合问题,提高了内部收益率。同时,也减少了风电场人员重复往返检修现场的次数,节约了人力、物力,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设备可利用率,间接的提高了风电场的发电量。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许艳阳,变电运维一体化方案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3).

[2] 马建军,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局”运维一体化“管理模式初探.

[3] 张采友,丁一岷,冯华,关于开展变电设备运维一体化的认识与思考(J),浙江电力,2011,(3).

[4] 鲁惠峰,包头电网变电运维站管理模式的分析与探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18).

上一篇:论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及发展研究 下一篇:浅议计算机系统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