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明:恒信租赁要做行业创新者

时间:2022-05-19 12:26:07

李思明:恒信租赁要做行业创新者

2012年,恒信的业务规模达到100亿元以上,并在融资渠道上不断创新。而为了更扎实地进行扩张,CEO李思明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人才培养上

经过近几年的飞速发展,我国融资租赁业融资规模业绩显著,从事融资租赁业务的金融、外资和内资租赁公司已达500家左右,成立于2004年的恒信租赁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恒信租赁由全球规模最大的私募基金美国德州太平洋集团(TPG)投资设立,2012年业务规模已达100亿元,成为动产融资领域的领先者之一。

恒信租赁在2012年先后完成了中国首次非银行金融机构离岸人民币银团贷款11.45亿元以及首宗国内租赁公司8,000万美元台湾银团贷款,在租赁行业的银行融资遇冷状况下注入了一剂强心剂。恒信租赁CEO李思明向《新商务周刊》记者表示:“恒信基本都是间接融资,其中约20%的贷款来自海外的银团贷款,我们也希望能给行业带来最大的创新。”

Q&A

Q=新商务周刊

A=李思明

Q:对于恒信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您自己怎么评价,如果以10分为满分,可以打几分?

A: 2012年我们的增长速度超过40%,业务规模达到100亿元以上,而且质量保持不错。去年中小企业碰到一些区域性困难,一些中小企业跑路,这主要与高利贷有关。与高成本融资的短期性和“一锤子买卖”不同,融资租赁公司提供给客户的是量身定制的中长期资金,通过长期合作与帮助,最终得到平衡的发展。

美中不足的主要是人才培养方面。2012年行业新增了200多家公司,达到500多家,对人才的竞争比较激烈,而人才培养需要时间。我的经验是,一个应届毕业生成为合格的复合型人才需要2?3年,有工作经验的MBA也要1年。在商业机会很多的情况下,人才得不到及时供给,就会错过很多机会。为此,我们2012年继续在员工培养方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比如MBA培养计划方面的投入就需要近千万。我对公司整体表现还比较满意,可以打9分。

Q:恒信在融资渠道上不断创新,这个过程中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A:恒信基本都是间接融资,其中20%的贷款来自海外的银团贷款,现在也在考虑第三次海外贷款。我们也希望能给行业带来最大的创新。我以前在美联信(CIT)也主要做银团贷款。相比双边贷款,银团贷款银行需要满足按时出资要求,限制较少,不会出现突然就不出资的情况。国内银行过去比较少做银团,还有,加入银团后也有比较多的流程与规范要遵守,所以这类融资方式要规模化开展还需要一个过程。

Q:行业里有这么多竞争对手,恒信的核心优势是什么?

A:首先是我们的业务模式,不同于很多同行直接找承租人的“扫街模式”,我们主要做“厂商模式”,和设备供应商合作。这样,项目来源和客户有保证,上下游沟通顺畅,风险把控也更强。第二个,是恒信的专业化人才和流程化运营的优势。

Q:对于整个融资租赁行业,您觉得还面临哪些挑战?

A:主要还是资金来源还需要改进。在发达国家,融资租赁公司主要是从资本市场上直接融资,通过发行债券、票据等方式,使用低成本的长期资金,比如保险、养老基金等。而国内主要还是依靠银行贷款等间接融资,融资成本较高。直接融资的成本在4%左右,而间接融资会高出2%。国内现在有资产证券化、发行企业票据等直接融资渠道,但还是审批制为主,不能成为常态资金来源,只能作为多元化融资渠道的补充。

另外一方面,融资租赁四大支柱——会计、税收、法律与监管——在我国还有些问题。会计制度还算比较稳定;税收还有一些不同声音;监管方面,银监会管理的20家租赁公司还是比较严格,而商务部在这方面就做的比较少,我一直认为监管方面需要规范和统一;相比之下,法律要改进之处还比较多,尤其是《物权法》颁布后,融资租赁的立法有些拖后腿,比如说第三方“善意取得”的问题,这是现在亟需解决的问题。

Q:融资租赁行业近几年在国内兴起,像庞大集团、三一重工等实业公司和一些银行也参与其中,您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A:设备厂商自己做融资租赁是为了产品促销,但我还是比较看好像恒信这类独立出租人,不依附于厂商,设计融资产品时可以更独立地量化风险,也不用面对客户的销售压力。美国在1980年代末有很多厂商也做融资租赁,但后来也把此类业务卖给独立出租人了。

银行的租赁业务是传统的信贷业务衍生出来的,他们更看重客户的信用资质,而不是租赁物和未来现金流,因此局限性比较大。另一方面,银行更强调规模,他们常说5,000万元以下的项目都不会碰,而我们的合同平均金额是400来万元。

Q:您认为恒信接下来最大的挑战会是什么?

A:恒信每年都会去开发新的行业,这是今年最大的挑战,尤其是在我国的融资环境风险还很大的这个阶段。我们现在做了医疗器械、印刷、包装设备、机床等传统行业,国外可供借鉴的行业已经不多。像建筑机械行业现在的风险及违约率比较高,我们暂时不会考虑进入。

Q:您当初是怎样进入这个行业的?在这一行学到了什么?

A:一开始很偶然。1990年代初,我进入GE时,比较关注金融,而GE的融资租赁是全球最大的,“实业+金融”的模式我比较感兴趣。一进来就干了19年,这一行的人很少会改行,因为主要看长远发展,有助于性格的锻炼。我年轻时那种冲动磨得比较平和,现在更讲究“中庸之道”。

Q:对于您自己2012年的表现如何评价?新的一年里关注的焦点又是什么?

A:我2012年更多的精力投入在租赁业委员会的社会工作上,在公司内部主要是人才培养,对于内部管理可能精力分配不够。社会工作方面可以打9.8分,公司事务上只能打8分。新的一年,我必须在公司内部投入更多,主要还是人才培养方面,融资产品的推广需要不断有人才进入,我们今年计划招40位左右MBA。

上一篇:价值链战略:走出泥潭的利器 下一篇:“老带新”自有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