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企业“三大战略”转型

时间:2022-05-19 11:52:09

创新企业“三大战略”转型

众所周知,企业战略: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为谋求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在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正确的指导思想,对企业主要目标、经营方向、重大经营方针、策略和实施步骤作出长远的系统的全局性的谋划。

企业战略转型是企业对企业战略实施效果进行定量、定性的分拆评估后,为更好实现目标的使命,以应变性、创新性和全局性为原则,采取必要的调整措施,实施企业战略转型。

上海松下微波炉有限公司是1994年8月由日本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和上海扬子江电子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组建的合资企业,总投资25亿日元,是日本松下集团在中国的微波炉制造研发据点。公司投资以来,制定了引领世界微波炉潮流的发展战略,2002年,告别了传统变压器微波炉的生产,致力于变频微波炉、重量感应微波炉、红外感应微波炉、平板微波炉、蒸气微波炉及无线网络化微波炉的生产。2009年,公司在微波炉产销量在全球市场名列前茅,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出口百强企业、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基础上,创新企业三大战略转型:一是创新企业思路转型,包括环境、产品、市场战略转型;二是创新企业技术转型,包括从数量向质量、制造向开发、技术向专利转型;三是创新企业组织转型,包括研发向标准化、生产向一体化、管理向现代化转型;经过三大战略转型,战略思想上建立了创能、蓄能、节能三种能源战略的技术产品线;家电消费上形成了整体生活方案;销售重心向二线、三线城市扩大;技术转型上,成功实现了松下微波炉的开发中心从日本向上海转移,打造了上海市级独立自主的研发中心,确立了产品在业内的领导地位。2011年开始,松下微波炉的所有新产品全面进入“一级能效”时代,这在中国市场上所有微波炉生产厂家是绝对仅有的,并且,公司开始向巴西、墨西哥、英国等松下微波炉海外工厂进行技术支持和成果输出;组织转型上,公司又成功兼并了上海松下磁控管公司,成为业内唯一一家具备变频器、磁控管等核心装置设计和开发生产“一体化”微波炉制造企业,全球市场占有率占高端市场的25%。

至今,上海松下微波炉有限公司累计生产4000万台松下系列高端微波炉,产品还远销亚洲、美洲、欧洲、大洋洲、非洲等世界每个角落,2009年以来,公司产值从5.1亿元至2011年达24.1亿,实现了战略转型。

创新公司三大战略转型有以下几个要素。

一、创新企业思路转型

1. 环境战略转型

在东日本地震后,针对电力不足和停电对策的需求,促进LED等节能设备的普及。为此,松下公司提出了建立“创能、蓄能、节能“三种能源战略的技术产品线。通过以:能源”的变革推动“安心、安全”的家居,楼宇、街区整体解决方案,使松下成为一个“环境革新企业”的典范。

2. 产品战略转型

由于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家电产品竞争已越来越激烈,企业已很难在这些层面取得新的成长和更大的利润空间,因此,公司的新目标并不仅仅局限于销售单个产品,更要讲这些产品综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生活方案、一个商业模式系统的推广给消费者,以扩大市场。

3. 市场战略转型

在中国市场,公司销售重心将不仅局限于一线城市,而是逐步向二线、三线城市扩大。这些城市的人口已达到了300万、500万,已拥有巨大的购买力。此外,天津、大连等正在建设智能城市,实现能源制造和消费的本地化,因此,公司主动参与到整个智能城市的建设中,提供整体家电解决方案。公司已在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成立了营业部。

二、创新企业技术转型

1. 从数量向质量转型

上海松下微波炉公司成立之初专注于微波炉的生产,基本上不承担产品开发设计任务,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开始逐渐承担一些简单的改款设计,主要是外观方面的修改设计。公司在生产数量不断扩大的同时,积极参与行业标准活动,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先后参与了《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微波炉的特殊要求》、《家用和类似用途微波炉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家用微波炉性能测试方法》、《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包装 微波炉的特殊要求》、《微波炉用磁控管》等一系列国家的制定。

随着新品投放市场。公司非常注重科技研发的投入,组织技术人员攻关,并与美国UL认证机构和加拿大CSA认证机构合作,2004年,公司实验室通过了美国的UL的CTDP及加拿大CSA的SMTC的资质认可。

由于公司一直致力于前瞻技术的研究和投入,致使公司生产的微波炉产品在业内始终处于领导地位,尤其是公司的变频电源微波炉更是无可争议地走在世界最前沿。

2. 从制造向开发转型

2005年,公司与日本母事业部联合开发具有一定技术难度的B等级产品。

2009年,日本母事业部承认公司具备了开发设计B等级产品的资格。同年,公司开发了3个大项目,总共包括5大系列产品。共计110多个机种。

2010年,日本母事业部宣布公司从生产据点向事业体转变,同年,公司完成了4个大项的立项,共设计开发了9个系列的产品,完成了180多个机种的成果转化。其中NN-CF770等高端产品在市场上取得了非常出色的销售业绩。

2011年,日本母事业部决定将研发中心由本部转移到上海,并于2009年起,日本因事业部就开始裁员,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转变,因为日本方面从来就不允许其在海外的公司开发设计日本向商品,这标志着上海的开发实际能力和管理能力已经完全得到了日本总部的认可。上海松下微波炉也不负众望,在2011年立项的4大项目里完成了11个系列产品的成果转化、共计250多个机种投产上市。自主独立开发的DS591等多功能节能、环保、健康的微波炉产品帮助公司在2011年取得了1.23亿万的利润业绩,并在这一年里向巴西松下微波炉工厂、墨西哥松下微波炉工厂输出了23L全球向、SF平板系列向,26LGF系列、1.2cft以上大容量产品的实际方案,一举奠定了上海松下微波炉公司即将成为panasonic品牌微波炉全球研发事业本部的地位。公司也在2012年完成新研发大楼和新实验室大楼,为技术研发的再发展有了基础的保证。

3. 从技术向专利转型

公司至今开发出了多种先进的加热技术、主要有蒸汽加热技术、立体脆烤加热技术、混合加热技术等多种感应技术;蒸汽感应技术、重量感应技术、红外感应技术等多种控制技术;光导操作控制、Geminy手机遥控技术及多种核心装置;超级变频器、Ultra变频器、Neo高效变频器、低辐射高效率的S型磁控管等器件。同时,上海松下微波炉公司针对中国市场的特殊要求,结合自身的长处,向市场推出了国家能效等级最高级的节能高效微波炉,这在中国市场上所有微波炉生产厂家里是绝无仅有的。

公司非常注重科研投入,近3年每年投入研发经费占当年的总销售的比超过5%以上,公司还投资约5000万元建成研发中心大楼,配备了近2000万元的设备,建立了CATIA工作站室、技术本体实验室、OTR实验室、平常温度实验室、环境实验室、耐久实验室、硬件回路实验室、化学物质分析检查室、包装实验室及料理实验室等十几个专用实验室。并且,3年内研发人员增至120人。

公司对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视始终贯彻在技术工作中,到目前为止,总共申请了专利55项。已授权专利有39项。2011年度共申请了6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项,使用新型专利4项。2011年获得已授权的专利共有9项。从公司战略发展的前景和意义上看,近两年所申请的专利项目在质量上和技术水准上有了质的飞跃。公司继续以每年10项知识产权申报,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最近3年每年立项开发的项目超过3项,成果转化10项,累计开发新产品60多个。

三、创新企业组织转型

1.从研发向标准化转型

公司制定了企业技术中心的任务是“成长成为世界级的微波炉技术研发中心”。为此,建立了标准化的企业技术中心组织。

开发一科、二科、从事磁控管和变频器的开发。

结构设计一科至四科,各结构模块、给电还配、冷却风路、加热模块的设计开发;

软件开发科,从事控制、加热模式开发;

硬件开发科,从事部件的先期开发;

料理开发科,从事新功能的新菜单开发;

实验验证科,从事微波炉试制初期的各种性能及安全评价;

专家组,给予各开发小组技术支持;

管理科,从事知识产权及专利等日常事务。

2.从生产向一体化转型

2012年4月,上海松下微波炉有限公司兼并了上海松下磁控管有限公司。

公司在外部,做好法定程序的变更,股权关系的理顺;在内部,资产关系的处理,办公生产场地的调整;处理员工队伍的稳定工资福利政策的整合,包括拟订职工安置方案、梳理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优化组织架构,修订职位说明书、整合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平稳衔按、拟订福利制度实施办法,推进一社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公司一社化后,上海微波炉生产据点定位从电子零件到成品一体化的生产的核心事业体。

3.从管理向现代化转移

2012年4月,原微波炉与磁控管二公司一体化后,将两个品质管理部门整合为新的品质部。为了确保组建后新上海松下微波炉有限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正常、高效运营,首先对公司新组建的13个部门的职责和权限重新划分,在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将原两公司所有基准文件共179份进行重新整合修改编制,最终制定了微波炉与磁控管新的上海松下微波炉公司质量管理文件133份,而且新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立即执行。同时公司在管理上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部品物流供给实行标准化管理,可视化管理;

实现作业工艺指导书的更新,全部切换到有班组长自己做成;

扩大条形码系统的功能,实现安全部品,全部通过条形码系统控制上线;

班组实行精细化管理,实现PDCA循环管理提高,实施教育培训的多样化,QC小组活动常态化;

降本增效,不断改善降低生产品质损失。公司已迈向引领世界微波炉潮流的方向前进。

(作者系上海松下微波炉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上一篇:养老金缺口与退而不休 下一篇:科学地实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