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热电厂经济指标设计值的确定

时间:2022-05-19 10:39:53

试析热电厂经济指标设计值的确定

[摘要] 当前热电厂是我国分布最广泛的电力供应主体,满足了我国绝大部分的电力供应需求。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社会经济活动对热电能源的需求愈发强烈,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发展理念对热电企业的运营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热电企业对自身运营的经济指标设计值明确变得意义鲜明。本文立足于热电厂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从经济指标设计值明确的角度出发,结合热电厂经济指标分析实例,对这一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热电厂;经济指标;设计值

[DOI] 10.13939/ki.zgsc.2015.24.082

1 热电厂总热消耗量的分配

1.1 热量法

热量法是指按照热电厂产生热能和电能的数量比例来实现热消耗量分配的,主要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这种热消耗的分配方法是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依据设计的,但是从热消耗的实际情况来看,这种热消耗的分配方法将电能和热能两种能量画了等号,直接以发电系统的消耗计算方式计算了供热系统和发电系统联系整体的热消耗,没有注意到发电系统和供热系统在运行中的不同效率问题,并不能够精确地反应热电厂的热消耗实际,但是这一计算是存在一定现实依据的,计算结果虽然不精确但是没有方向性的错误,而且计算简单当前为绝大多数热电厂所应用。

1.2 实际焓降法

实际焓降法是以发电机组和供热机组的实际焓降水平为基础形成的热消耗计算方法,具体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这一分配方法第一次肯定了热能和电能之间的差异,并在实际计算中重视效率差异的计算,同时还注意到热电厂运行中冷源影响造成的热效率损失,最终计算在热电厂的热消耗率分配计算当中,但是冷源的加入增加了供热系统效率在计算中的影响权重,供热系统的热效率成为影响整个热消耗分配计算的决定因素。

1.3 做功能力法

在长期的热电厂热效率分配活动中,热量法和实际焓降法的缺陷逐渐显露出来,依据这些方法计算得到的热消耗分配结果与实际热消耗之间始终存在不小的差距,针对这一现象研究人员设置了一种从总进蒸汽和供热蒸汽做功能力角度出发的热消耗分配方法,其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这种从总进蒸汽和供热蒸汽做功角度对其热量分配的反推,以蒸汽做功的既成事实对其热量消耗进行分配,能够最大限度接近真实地将热量消耗指标分配给相应的消耗系统,是技术水平比较高、分配效果较好的分配方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对总进蒸汽和供热蒸汽的计算较为困难,分配过程较为复杂。

2 热电厂标煤消耗

热电厂标准煤消耗率可以分为供热标准煤消耗和发电标准煤消耗,以当前通用的热量法计算热量分配为基础,可以对这两种标准煤消耗率进行推导计算。

2.1 供热标煤消耗率

这一计算结果显示,供热系统的标准煤消耗率只与供热过滤的热效率和管道效率有关,在热电厂的经济指标设计活动中,供热系统的经济指标应该与供热系统的供热功率效率和供热管道效率成反比。同时由于这一计算公式中涉及的主要内容只有锅炉效率、管道效率和标煤消耗,所以在使用其他方法计算得出标煤消耗的结果以后,可以依据这一公式实现对锅炉效率和管道效率的反推。

2.2 发电标煤消耗率

3 厂用电率

3.1 供热厂用电率

供热厂用电率是发电厂对外热量供应与总体供热量之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供热厂用电率=供热厂用电量/供热量

其中最为关键的计算因素是供热厂用电量,供热厂用电量=(供热量/发电、供热总消耗热量)×(全部厂用电量-纯发电厂用电量一纯供热厂用电量)+纯供热厂用电量。

其中发电、供热总消耗热量=汽机进汽的含热量-锅炉给水总含热量+自锅炉至减温减压器及直接对用户的供热量;

纯发电厂用电量主要是指发电厂循环水泵、凝结水泵等电力辅助设施运行所消耗的电量;

纯供热厂用电量是指供热系统的热网水泵、供热蒸发站等供热辅助设备运行所消耗的电量。

3.2 发电厂用电率

从用电消耗的角度来看,发电厂用电率是热电厂发电耗用的厂用电量与发电量之间的比值,因为发电厂自身辅助系统的耗电量和一定时间内、一定工况下的总发电量都是固定的,所以对其计算比较简单,计算公式为:

发电厂用电率=发电厂用电量/发电量×100%

其中发电厂用电量是指热电厂总体用电量刨除供热厂的用电量所剩余的部分。

4 结论

热电厂是我国现有能源结构类型限制下形成的最主要的电力供应形式,其自身的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会对我国电力供应系统整体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节能减排的社会经济发展大势之下,对热电厂运行经济指标的明确,是发现热电厂运行问题的关键,是保证热电厂运行质量提升的重点,是提升热电厂运行效率的基础,所以对热电厂经济指标设计值的确定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

上一篇:事业单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 下一篇:高职院校教师职业倦怠程度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