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的艺术教学体系建立

时间:2022-05-19 06:15:53

新型的艺术教学体系建立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国家学历教育制度。20多年来,自学考试参考人数累计达4300万人。截至2004年,自学考试累计培养专科、本科毕业生共625万人,基本形成了普通高教、成人高教、自学考试“三足鼎立”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自学考试亟需根据新情况、新要求,改进并完善专业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以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形式、多渠道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有利于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健康、持续发展。 《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调整开考专业层次结构、优化课程结构,修订并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目录》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专业基本规范》,大力发展自学考试本科专业教育。开考自学考试本科专业以专科基础上的独立本科段专业为主”。我院正是基于对我国高等教育形势的认识,确定了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的专业建设思路,构建高教自考与普通高等教育相互沟通的立交桥。本文就我院拟定“自考艺术设计专业(独立本科段)考试计划”的具体实践,谈点对创设一种新型的自考教学体系的几点认识,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艺术设计专业(独立本科段)培养目标的定位 (一)构建以职业性、实践性、创造性为基本特点的人才培养体系。由于自学考试与普通高等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在培养目标和学生的专业设置等方面有各自的特点。自学考试在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时,笔者认为应当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自学考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突出职业性的特点。因为参加艺术设计专业(独立本科段)自学考试的人多数是在职从业人员或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在读生具有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的性质。另外,自学考试是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教育应面向地方或行业所需要的职业岗位。就这个意义来说,自学考试也是就业教育,教学过程主要为学生从业服务。因此,“要注重应考者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应用技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考试标准,要坚持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考核”。真正把自学考试办成企业和用人单位眼中、手中、心中的职业技术教育。 2、自学考试人才培养目标应突出实践性的特征。专业考试计划中的课程设计,要体现综合化的现代职教课程理念,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实践环节教学作为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以此为依据来筛选、组织教学内容。既强调现实性,又重视前瞻性;既强调课程功能性,又重视课程的针对性。努力做到课程开发讲实际,课程实施重实用,课程管理抓实践,课程评估求实效,强化课程开设的综合效应和应用效应。 3、自学考试人才培养目标应突出创新意识的培养。艺术设计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与教育,而不仅仅是设计的技法教育。 例如,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视觉传达设计的水平主要取决于作者的形象表达能力也即是绘画、字体设计能力。当电脑成为主要设计工具后,手工的绘画能力、字体设计能力的决定性作用大大降低,设计的表现和设计效果图的绘制,已不是设计的“抓手”,也不是设计师水平的标志,作品成败的关键在于创意,在于设计软件和对设计软件的应用。创意即创造性突显出来成为第一性的东西。这就要求自学考试教育把创新思维训练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作为艺术设计教育的核心,并且在专业考试计划中列为实践环节课程考核的目标。 (二)“宽口径、多方向”的培养模式。艺术设计属于实用艺术范畴,广泛适用于机械制造、产品生产、广告、包装、染织、服装、环境设计以及信息传达、接受相关的诸多方面,包括工业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等领域。1998年,在“宽口径、厚基础”的高等教育观的指导下,曾合并、精简了大约一半的专业设置,以前分设的设计各专业合并成一个艺术设计专业。这一做法的优点是:第一,能充分、有效地利用相对固定的教学资源(师资、设备),大幅度降低办学成本。第二,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材等教学要素有机衔接,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第三,整合相同、相近或相关学科,聚集教学力量,有利于形成浓厚的学科氛围,提高教师科研教学水平。第四,毕业生具有相对宽厚的基础,就业面较广,转岗、深造的适应性强。笔者认为,“宽口径、多方向”的培养模式,符合艺术设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准确定位。因为在艺术设计这个大范畴里,各方向之间彼此是相通的,它们之间的总体共同性,远远大于个体差异性;它们之间的个体差异性,更多的体现在它们各自的不同工艺上,而这又是它们各自学科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但“宽口径、厚基础”也存在不足:一是专业知识只广不精,针对性不强。二是上岗后“顶岗”适应性差,“后熟期”较长,过宽的专业口径“四不像”,既不可能真正“专”,也就失去“专业”的本意。所以,将艺术设计专业划分为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三个方向,让学生在接受比较全面、完整的艺术设计学科教育基础上,再根据各自的职业去向选择不同的专业课程,按专业方向进行培养,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打下比较扎实的艺术设计的基础,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 由于历史的原因,自学考试一直沿用“知识本位”的课程体系,强调专业的理论性和学科的完整性。它的优点在于规范自学考试开考专业,保证自学考试专业总体规格和质量标准,便于大规模社会化考试的组织管理。缺点是在直接面对学生的课程教学中,从教学内容到方法手段没有向“能力本位”转换。设置的公共课、理论基础课比重过大,具有岗位专业知识的课程过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选考范围狭窄。虽然大规模笔试省时省力,可以保证大多数考生的水平,但这种考试方式能力测试的局限性大。如果偏重于与实际岗位知识相距较远的理论基础课,考生即使得到满分也只能停留在“知识”的层面上,不能把知识变成能力。因此,构建艺术设计专业自学考试课程体系,必须突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观,进行课程模式的根本性改革,在改革中还要贯彻以下四个原则:#p#分页标题#e# (一)课程设置要强调针对性。首先应与社会和就业市场的需求相对应。着手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做好职业岗位分析,主要是分析艺术设计专业所对应行业的生产规模、技术水平对人才需求状况和培养规格要求的影响。二是进行能力分析和分解,通过分析该专业应具备或必须达到的能力要求要素,确定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三是按照就业岗位所需技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设置,其次应与行业标准对口。将国家劳动、人事部门颁布的行业职业标准融入到课程中去,为学生提供未来可能从事职业必备的知识与技能。另外,与国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接轨。消化、吸收、借鉴国外的教育经验,充分享用人类文明成果。 (二)基础课教学要强调适应性。基础课教学“应以应用为目的,必须够用为度”,名副其实地成为专业的“基础”。既不能盲目追求基础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不能盲目追求削枝强干,而要根据专业特点,删减有别有度,使学生毕业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时,有一定的发展潜能和对应的岗位应变能力。例如,为了纠正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课脱节的现象,改“明暗素描”为“设计素描”,并增加设计速写训练;改“绘画色彩”为“装饰色彩”。从宏观上考虑基础课所从属的专业课和生产一线的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审美评判能力和创造能力,尽量避免陷入传移模写、模仿表现的怪圈。 (三)专业课教学要强调实用性。专业课教学的实用性实质上就是指课程设置必须以“能力为本”,围绕职业技能开发课程。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强调课程内容的应用性,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打破学科界限,使内容组织服从于所要解决的职业领域的问题。例如,“字体设计”教学,过去一直强调徒手写美术字训练,在电脑技术普及的今天,就显得没有必要,而应该把重心放在研究文字排版和文字图形创意上。同样,由于扫描仪、数码相机的出现,《摄影》课程中传统暗房冲洗技术和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也应取消,增加数码摄影及数码冲扩技术的讲授。另外,由于电脑写真机、电脑喷绘机的出现,依赖手绘和喷绘的传统平面制作方法也发生了改变。 Paint\Photoshop\CoreLDRAW等图像和绘画软件所创造出来的效果,是传统喷绘无法做到的。即使是追求手绘效果的图形,最终也需要转换为数字文件以便遵循桌面印刷系统的模式。因此在平面设计课程中讲授手工喷绘已变得毫无意义。第二、强调课程模式的实践性。要求在自学考试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增加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使学生有机会将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结合起来,增强职业适应性。第三、坚持课程整合性原则。“整合”是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或融合、或组合、或叠加、或删节,有机地组合成一种新型的、实用的课程模式。在确保课程目标具有明确的职业化方向的前提下,跟踪新技术发展,努力把生产第一线在用和近期将用的技术引进教学中去,实施课程内容的整合,以提高课程设置的效益。 (四)实践教学要强调连续性和渐进性。在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既相对独立、各自连续、自成系统,又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相辅相成。在教学安排上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理论课教学阶段有实验、课程设计、技术实践课等环节,在实习、设计等教学阶段也穿插与实践联系密切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包括基础工艺训练—专业技能训练—专业方向实习与毕业设计,与之相对应的理论教学则分为基础理论课和专业概论课—宽专业课———专业方向课三段,从而共同构成了基础阶段—宽专业阶段—专业方向阶段。这三段里,认识与实践两条线相互交叉,围绕技术应用能力培养这条主线同时循环,螺旋上升,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交替渗透。另外,采用讲、做(设计)结合,在做(设计)中强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不断深化,专业实践技能不断提高,专业理论知识不断丰富,技术应用能力不断加强。 三、对目前高教自考考试方法的几点看法和改革建议 (一)目前自考考试方法的几点不足。近年来,自学考试在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和工作机制的同时,努力拓宽发展路径,实行高教自考与其他高等教育形式的优势互补、学分互认、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成效显著。但是,考试方法的改革却明显滞后于整体改革进程,“知识本位”的考试模式仍未得到大的改观,主要表现有: 1、在认识上没有摆脱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在实践上也没有真正构建起与高教自考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相适应的考试观念和考试模式,习惯于大规模社会化考试的组织管理和费时费力的考核方法。 2、重知识考核,轻技能、能力和素质考核,考试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的要求脱节。 尽管在课程设置中强调要坚持基础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强化应用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接近1∶1的原则,但在专业考试计划中技能和能力的考核比重却仅占考试成绩的30%左右。 3、考试形式和方法单一。高等教育考试有闭卷、开卷、口试、成果试(如设计成果、论文、制品等)、操作试、计算机及网上考试和观察考核等七种基本方法。前三种方法一般适用于认知领域考试;成果试、操作试、计算机及网上考试适用于技能和能力考核;观察考核主要适用于学生素质综合测评。而在自学考试中,许多专业考试计划仍然以闭卷笔试为主,课程成绩的评定过分依赖单一的一次考试成绩定终身,多样化的考试形式至今尚未形成。 4、概念含混不清。例如,将考试计划中三分之二的、由教育部考试中心提供考试试题的公共课、专业基础课、部分专业课称为国考课程;三分之一的、即部分国家未统一命题的专业课及含有实践环节的部分专业课,由省自考办命题(主考学校可提供试题,省自考办组织专家审定后使用),称为省考课程,这种提法有“知识本位”之嫌,易产生负面影响。 5、考试结果分析和总结工作不力。不少助学单位仅要求教师进行简单的成绩统计,基本不搞命题和试卷分析,不进行考试质量评估,对如何提高考试质量尚未引起学校主管人员和广大教师的注意。#p#分页标题#e# (二)对改革目前自考考试方法的几点建议。现代教育考试的要求告诉我们:选拔、甄别人才,既要注重反映社会的需求,又要准确反映被试者在知识、技能与智力方面的差异;既要注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又要科学选择测试方法,有效控制测试误差,使考试的结果公平、公正、全面地反映人才质量。 1、当务之急的是要大力推进课程考试内容与方法的改革。要修订课程考试大纲,明确规定出各课程知识、技能、能力的教学目标和质量标准,以及课程考试内容和方法的具体要求,使技能和能力领域与认知领域考试内容的比例接近1:1;改变过去闭卷考试一统天下、考试内容局限于教材的现象。围绕能力培养,实现考核方式多元化,让课程考试真正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在理论知识考试中既要打破以纯粹的记忆知识为主,更要注重知识的迁移和应用,把考核的重点逐步由知识的记忆和初步理解转移到对知识的捕捉和应用上来,引导应考者在提高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上下工夫,推动学生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促进高教自考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2、建立起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要破除一张卷子、一次考试定终身的考试模式,应考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条件决定考试的课程及课程的门数,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安排自己的考试进度。一次考试未通过,还可以进行多次的考试。这种灵活性的考试特点是采用学分制教学管理实现的。应考者什么时候读完规定的学分,就什么时候毕业,毕业年限不限制,在拟定专业考试计划时,应根据课程的性质、作用及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仔细安排好每门课程学分的“权重”,以体现培养目标,保证各课程间课时分配协调统一。 3、发挥社会助学功能,确保人才培养质量。自学考试是应考者以自学为主的国家考试,主要关注考试是否通过作为根本目标,缺少中间教学环节,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人才培养目标实际上成了选拔专门人才的标准。目标与标准在定位上是有区别的。虽然应考者可以有计划地采用分科考试、累计学分的办法完成艺术设计自考本科教育,但是通过全部考试科目与能否成为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专业人才是有距离的。因此,充分发挥主考学校和助学单位的作用,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十分必要。一方面,各助学单位要根据艺术设计职业岗位所需求的素质、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充实和完善自己的教学计划,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另一方面,除按专业考试计划进行规范化教学外,还应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以及图书馆、计算机房向应考者开放,千方百计地强化职业训练和职业技能的开发,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能较好地胜任与所学专业大致对口的工作。 四、结束语 为繁荣艺术设计教育事业,改变我省一直没有高教自考艺术设计专业(本科)的被动局面,我系对现代传播学和艺术设计学教学模式作了重大变革,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学习传统与着意创新相结合,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努力打造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较高的传媒和设计人才。按照这一要求,我系在确定艺术设计自学考试助学与考试的运作模式上,都力求与系的专业特色保持有机的联系,着力提高自学考试的人才培养质量,肩负起以继续教育为主体,以构建终身教育平台为目标的开放式高等教育形式的使命。我院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按上述“创设一种新型的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设想,于2005年9月向省自考办提出申请开考实用型本科专业,并起草了“高教自考艺术设计专业(独立本科段)考试计划”。经过省自考办组织学科专家和行业专家的严格审核,并按自学考试专业管理的基本要求进行课程体系论证,包括确定课程设置和学分、课程考核方式、课程主要内容以及使用教材等。 论证通过后,按程序上报全国考办审定、批准,并于2006年6月在江西省自考网上公布实施。2006年7月,包含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三个专业方向的高教自考艺术设计专业(独立本科段)在全省正式批准开考。这一重大举措的推行不仅为工作在艺术设计职业岗位的从业人员提供了继续学习的平台,也为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在读生提供了继续接受高层次学历教育的机会,这种新型的自考教学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艺术设计类教育事业的普及和整体发展。

上一篇:绘画和平面设计间的异同 下一篇:纤维艺术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