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

时间:2022-05-19 03:58:02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分别做12导联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检查,把两组心肌缺血检测和心律失常检查结果分别相互对比。结果 常规心电图对于心肌缺血的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12导联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冠心病;心肌缺血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0616(2016)11-172-04

有研究表明冠心病是引起老年人的重要死因之一,其又被称为缺血性心脏病,发病率和年龄成正比例关系。临床上常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状况,更有甚者因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死亡。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是冠状动脉造影,但因其成本高且具有一定的风险,因此无法普及。所以常规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成为现在临床医生诊治患者的主要辅助检查手段,动态心电图能够连续记录患者24h的心电信号情况,检出率高,对于诊断冠心病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采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对90例患者进行检测并且相互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2月到我院接受检查的9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和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纳入标准为:(1)年龄42~75岁,平均(47.3±2.1)岁;(2)病程为4个月~19年,平均(8 27±3.05)年;(3)患者全部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电解质紊乱患者;(2)心肌炎、心肌肥厚或心包炎患者;(3)肝功能异常患者。男59例,女31例;其中心绞痛7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20例;合并高血压52例,合并高血脂33例,合并2型糖尿病18例。整个研究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条件下进行。

1.2检测方法

将90例冠心病老年患者进行入院治疗。所有的患者全都停药观察3天后,进行常规心电图和12导联动态心电图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检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心电图和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常规心电图检测方式:待患者处于安静状态后,采取平卧位,用麦迪柯斯心电工作站进行心电图进行连续的描记,心电图的基线必须平稳,而确保诊断的准确性。若符合以下2条:(1)ST段水平或下斜型下移>0.05mV;(2)同一导联中T波1min;(2)与等电位线基线相比,ST段下移>0.1mV;(3)两次出现ST段下移时间间隔>1min,检测ST段以J点后80s位标准,则诊断为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的诊断可根据患者发作时的心率、节律、起止时间、持续特点、伴随状况、临床症状等结合心电图检测结果进行诊断。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肌缺血阳性检出率、室性/房性早搏早期发现、二、三联率/成对、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的结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x±s)表示,P

2结果

2.1两组检测心肌缺血结果比较

常规心电图对于心肌缺血的阳性检出率44.44%(40/90)明显低于12导联动态心电图75.56%(68/90),两组数据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2.2两组检测心律失常结果比较

12导联动态心电图组的室性/房性早搏二、三联律、成对,短阵室上速,房室传导阻滞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诊断效果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但室性,房性早搏早期发现的检出率无差异。进而证明了12导联心电图在心律失常诊断过程中的诊断价值较高。见表1。

3讨论

冠心病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冠脉病变和心肌缺血等,由此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出现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力衰竭等,如果心律失常的情况严重,还会出现心悸、胸闷等,甚至出现心源性猝死的情况。心律失常在冠心病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其类型、性质、心功能等是患者临床症状轻重表现的重要影响因素。可是他表现出来的情况因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误诊、漏诊的情况在临床上出现的次数较多。为了避免病情的进一步恶化,能够提早尽快的发现患者的病变,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的准确度的提高不容忽视。

就目前而言,有较多的方法去临床确诊冠心病,具有的手段技术大概有CAG、心电图、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以及造影等,后者的准确度是最高的,但是其昂贵的费用和较高的成本让很多医院尤其是一些设备配备不充分,医疗技术有限的乡镇医院而言,并不能真正的实行此种方法确诊。患者动态心电图可对心电活动的信号进行连续的记录,可以捕获一过性的心电信号的改变等所有过程,并分析统计出结果。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心血管领域中是较为重要的无创检测方法,特别是在阵发性、短暂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中灵敏性特别高,而且对于鉴别冠心病心绞痛的类型还有很大的辅助诊断价值。12导联动态心电图能大幅提高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测心肌缺血及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更能准确地反映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的频率、时间等动态变化以及一系列情况。它把心电图和计算机技术有效的结合起来,把患者活动状态下的常规导联24h心电图记录下来,并全部存储在记录器中,然后通过计算机回放的方法,用于诊断结果的确定。但是该检查方法要求患者将仪器长时间佩戴在身上,可部分患者依从性差且不是特别的配合,并且对周围环境的要求较高,使得这个试验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影响。通过研究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具有的价值,提高临床医生对动态心电图的认识。本研究选择90例患有冠心病的老年患者进行试验调查,分别采用了普通心电图和12导联动态心电图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得出试验的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检查结果出检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出现这样的结果主要就是因为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试验中记录了老年冠心病患者24h的心电变化,并存储图像进行分析。由此可以看出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有明显的提高。本研究也发现,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显示出来的心肌缺血的阳性率为75.76%,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44.44%),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本研究在试验过程中总结出了12导联动态心电图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以供临床参考,具体为在试验中尽量注意仪器的佩戴所产生的不可避免的误差,注意试验老年患者的各种状态的观察,做到尽量的满足患者的心理要求,让实验结果的不可避免的误差降低到最小。综上所述,试验结果反映出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准确性相比普通心电图的检出阳性率更高,能够更加准确的监测患者心电信号的变化,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在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疾病的检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和重要的意义,可以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上一篇:编码测验及符号搜索测验作为认知内表型的稳定... 下一篇: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机遇与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