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慢食”和慢慢吃混为一谈

时间:2022-05-19 03:31:04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上班族只有在周末或节假日时才能有时间真正实践和享受慢食生活,而平时的早饭和午餐大多依靠快餐过日子。大多数品类的快餐油脂含量超标,容易带来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和情绪烦躁等,影响身体和心理健康。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或是喜欢上“慢食”。尤其是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播映后,一个饮食理念――“慢食运动”又被人们重新提起,慢食运动的口号是:反对标准化、规格化生产的单调的快餐食品,提倡有个性、营养均衡的传统美食。

慢食者能虼尤莸匮裼养搭配,可以亲自选材和烹制,既可保证饮食安全健康,又能和家人朋友一起慢慢吃饭,慢慢聊天,享受慢生活的氛围和乐趣。

慢食运动的发起人是一个叫卡尔洛・佩特里尼的意大利人,他本是一个美食专栏作家和社会活动家。1986年,他走过罗马的一家麦当劳门口,见到几十名学生一字排开,坐在地上津津有味地大嚼汉堡,这个场景让卡尔洛・佩特里尼大为震惊。不久后,他就向世人发出呼吁:“即使在最繁忙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家乡的美食。”反对快餐的慢食运动由此兴起。

不了解慢食运动的人们认为,“慢食”只是“慢慢地吃”,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不过,从健康的角度来说,这样理解对身体也有好处。因为细嚼慢咽,放慢进食速度,的确对身体有好处。如今生活节奏实在是太快了,很多人吃饭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大多数食物没嚼几口就下咽了,这样做非常不好。

首先,进食速度快易导致肥胖;其次,进食速度快影响食物中营养的吸收效果,长期下去易导致各类慢性疾病与营养不良;最后,进食速度快会引起一系列非规律性的肠胃蠕动,易致胃及肠道疾病。若采取细嚼慢咽的进食方式,可以提升营养的吸收比例,减少肠胃负担,还能达到一定的减肥效果。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吃饭时间不正常,饮食品类常被“速食”“快餐”包围。慢食运动就是提倡大家尽可能享受吃的过程。慢食运动提倡的是一种“生态美食”的理念,它强调三个要点:一是吃当地土地出产的食物;二是用优质原材料作为食材;三是按当地风俗习惯生产加工。

有一项对长寿人群的研究显示,吃当地食物、吃常吃的食物更易长寿,就像我们跟熟人更好沟通一样,肠胃对熟悉的食物也更容易接受。

现在人们太忙了。为了赶时间、图方便、提高工作效率,人们很少自己下厨,往往用快餐解决肚子问题。各种商务餐、工作餐一律以应酬客人为主打,吃饭程序往往简化到狼吞虎咽。于是,人们陷入了一个为了吃饭而吃饭的尴尬境地。此外,食品工业发展,现成的加工食品大量生产、大量流通,重视效率、简单便利。于是,我们吃的饭都变成“快餐”了。这样一来,吃饭变成一个任务,这个过程毫无趣味可言。

慢食的态度,是按照自己的节奏,吃自己想吃的,而自己想吃的就是身体需要的。慢食运动主张好好地给自己做顿饭菜,把吃饭变成一个优雅的享受过程,你可以侧重营养搭配、口味喜好,甚至可以尝试自己种些瓜果蔬菜。这样,见证了原材料的种植、采摘、加工、食用过程,吃的时候感受会大不一样。一边感受着食物的原味之美,一边培养精致生活的态度。

上一篇:“七十七万年”王若冰做“一带一路”新疆餐饮... 下一篇:怎样“搬”走色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