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抱我, 我怕生!

时间:2022-05-19 02:17:11

几个月前还抱出去会跟陌生人咯咯笑的乖宝宝,

现在却不论见到谁都先哇哇大哭……妈妈是不是觉得没面子呢?

而宝宝突然由“不认生”变成“莫名怕生”,到底是为何?

很多妈妈都发现这样一个奇特的现象:宝宝三四个月大的时候,很大胆,也很大方,任何一个陌生人去逗他玩,他都可以玩得很高兴。正想夸他有“大将风度”呢,到了6个月左右,宝宝忽然开始怕生人了。原来和他玩过的客人,自以为是“老朋友”,一进门就很亲热地去抱宝宝,没料到的是,宝宝凝神盯看客人,哇地一声大哭起来。看来,宝宝并不记得这位“老朋友”;再过个两三个月,宝宝好像更加“胆小”,一有生人接近,马上把头扎在妈妈怀里或哭闹。有的孩子到了两三岁,还对陌生人和陌生场景感到恐惧,妈妈就有点担心了:我家宝宝是不是太怕生了?这样怯懦、腼腆、缺乏自信心,将来他怎么融入幼儿园的集体生活,融入这个社会呢?

“怕生”,说明孩子启动了“自我保护”本能

首先,妈妈要清楚,“怕生”不是坏事,“怕生”是宝宝社会性开始发展的体现,是宝宝感知、辨别和记忆能力、情绪和人际交往能力获得发展的体现。

5个月的时候,宝宝的识别能力不断增强,已能区分生人和熟人的脸了。

6~9个月大的宝宝已开始有了依恋、害怕、认生等情绪,你会发现他对妈妈最依恋,其次是奶奶和带他长大的小阿姨,爸爸排在第三。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这个阶段的宝宝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都会表现出抵触反应。

宝宝到了1岁多,有了独立意识,有了离开父母的怀抱去探索周围环境的欲望。但是,宝宝对父母和亲人仍然非常依恋,一旦遇到生人,仍会表现出胆怯。当然,如果妈妈和陌生人有说有笑,时间久了,宝宝乐意接近这位陌生人。只要妈妈在他的视线以内,他可以和“友善的陌生人”一起玩。玩一会儿,他会跑回到妈妈身边,要求抱抱妈妈,然后又回去和陌生人玩。这个年龄的宝宝,他把妈妈当作“安全基地”,不停地回来汲取“定心能量”。

即便到了两三岁,有的宝宝仍然会对陌生人和陌生场景心怀不安,这不是个别情况,当妈妈的千万别认为,强行让陌生人抱孩子或者逗孩子,会让宝宝克服怕生情绪。恰恰相反,这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不安,甚至让孩子对妈妈失去信任感,越来越惧怕生人和陌生环境。

他为什么怕生?

因遗传因素而怕生

有的孩子,父母的个性也偏内向、害羞,很少与邻居、朋友联系,相对地,也会造成孩子害羞、怕生的个性。

因分离焦虑而怕生

怕生和依恋这两种情绪是在孩子6个月左右同时出现的。依恋的另一种表现,就是分离焦虑。在妈妈怀里,孩子就有安全感,离开妈妈,就焦虑不安。

因不愉快交往的刺激而怕生

当宝宝第一次和陌生人接触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有些修养较差的成年人,会以逗哭孩子为乐。如有的邻居硬要让孩子叫“叔叔”,孩子不肯叫,叔叔就假装要拧他,还说要在他头上凿几个“暴栗”,孩子吓哭了,打那以后,只要一遇生人,尤其是看到青壮年男性,孩子就好像遇到了猛兽般,一头扎进妈妈的怀里,小脸胀红的,连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一叠声地喊:“怕怕!回家!”

因缺少安全感而怕生

宝宝学会走路后,切忌用陌生人来吓唬他。如果家长出于安全考虑,经常对孩子讲“外面有坏人,会把你拐走”之类的话,也不利于他和陌生人交往。至于培养孩子自我保护方面的安全意识,那是三四岁以后的事了――两岁半以内的孩子是绝对不能离开监护人视线的。

如何让宝宝不再怕生!

因不良刺激而怕生,先要断绝刺激源

要是孩子曾因不良逗弄而饱受惊吓,绝不能再用到人多的地方去锻炼的做法,那样可能会进一步刺激孩子。相反,第一要点是去除外界刺激。以后带孩子出去玩,看到那种以逗哭孩子为乐的邻居要绕开走,如果邻居非要逗孩子,妈妈要明确告诉他们,小孩害怕,不要逗他,然后,带着孩子离开。

经常带宝宝出去玩,扩大生活范围

要令孩子不怕生,父母首先就要扩大自己的生活范围,如经常带孩子一同到广场上去玩,与其他孩子的爸妈交朋友;在快餐店就餐高峰期,主动与拼桌吃饭的客人搭讪。通过有意识的努力,父母塑造“自来熟”形象,能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不要离开宝宝时,突然将他交给陌生人

当宝宝遇见陌生人时,只要是在妈妈身边,他的怕生情绪会比较弱。因此,万万不可突然地把宝宝交给陌生人,自己走开去办事,哪怕这陌生人就是妈妈的闺密或孩子的干妈,要在妈妈的陪同下,让他与陌生人交往,逐步克服分离焦虑。

先跟陌生孩子交往,再跟陌生大人交往

怕生的孩子一般不怕小朋友,特别是比他小的孩子。因此可从比他年龄小的陌生孩子一起玩开始,逐步过渡到与他同龄的孩子玩,然后逐渐过渡到比他大的孩子,最后过渡到陌生大人。而与陌生大人交往应当从小朋友的妈妈开始,告诉他,这是小朋友的妈妈呀,以打消他的戒心。

先“请进来”后“走出去”

让孩子先在熟识环境里与陌生人交往,习惯后,再去陌生环境与陌生人交往,可以大大降低孩子的紧张度。可以趁着在家里接待客人,教孩子主动和客人打招呼、递水果,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等孩子能在家里自如地与陌生人交往后,再“走出去”,如带孩子乘车,教孩子去向驾驶员问路等。

上一篇:“我”爸爸的胎教手札 下一篇:分娩在即, 准爸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