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各方作用 加强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

时间:2022-05-19 12:25:28

发挥各方作用 加强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大学是一个国家传承、创新、引领文化的重要基地, 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师、大学生三位一体,是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缺一不可的因素,也只有这三方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才能真正意义上提高校园文化软实力。文章就如何发挥高校、教师、大学生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作一浅析。

【关键词】大学文化;软实力;高校;教师;大学生

一、大学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一)内涵。“软实力”一词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著名政治学家约瑟夫.奈在上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它是和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中有形的“硬实力”相对而言的,包括文化、教育、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国民素养、外交等无形的影响力。而“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蕴含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的精神力量,它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文化软实力是当今大学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等文化的四个层次相对应,文化软实力由大学的精神力、制度力、行动力与形象力等四个要素构成。即大学文化软实力是大学的一种特殊文化,是学校长期积累的全部精神成果所发挥出的对内的凝聚力(整合力)、对外的影响力(吸引力、辐射力)和自身的感召力(亲和力、创造力)。主要表现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以及物质文化四个层面。

(二)重要性。大学作为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和引领文化的重要基地,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共识。同时,大学又是作为孕育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新的组织形式和制度结构的基地,是国家软力量的发源地。因此,提升大学文化软实力,也是落实十精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加强大学基础建设的同时,更要重视软件建设,这里的软件即包含了大学文化软实力。硬件反映了大学的规模,软件则展现了大学的理想和未来。大学的发展应该是软实力和硬实力共同的提升。

二、各方在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应发挥的作用

(一)高校在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高校作为传承、创新、引领文化的重要基地,在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笔者以为,高校要建设和提升自身文化软实力,至少要做到以下两点:(1)与时俱进,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大学具有引领社会文化的第职能。大学通过知识传播、知识创造、与社会的互动而对社会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成为文化发展的灯塔。在整个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中,无论是文化品位还是实际影响,大学文化都处于所有亚文化的最高层次。所以中国特色的大学文化必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并重,世界视野与民族情怀兼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普世价值兼顾,这样才能形成支撑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增强国家软实力的中国特色大学文化。(2)内外兼修,既要加强自身建设,又要博取他人之长。一要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遵循教育规律,激发办学活力的必然选择。近年来,从“211工程”再到“985工程”,我国的高校经费投入大幅增加,甚至部分高校的硬件设施已经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水平,但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科研成果,我国的大学离世界一流大学还有较大的差距。高校毕竟本质是一个学术机构,应该遵照知识传承和创造的基本规律,实现“学校自治、教授治学、校长治校、科学管理”的现代大学制度,大学才能充分发挥其社会核心机构的作用,并以大学完善制度为牵引,充分发挥其影响力和辐射力,为其他机构完善机制提供范本。二是要“走出去”交流。“走出去”既可以宣传中国文化,也可以吸收和借鉴别人的优势和长处。孔子学院是中国面向海外教授汉语和传播中华文化的机构,主要依托各大学建立。据国家汉办公布的消息,截至2013年年底,全球已建立440所孔子学院和646个孔子课堂,分布在120个国家(地区)。孔子学院已经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最重要的机构之一。

(二)教师在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高校教师在大学中从事一线教学工作,直接和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因此教师在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笔者以为,教师应至少做好以下两点,方能确保发挥正面的宣传和教育作用: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高校教师要调整心态,勇挑重担,增强在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工作主动性,明确工作职责,充分发挥自己工作的优势,为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做出应有贡献。二要加强培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创新工作思路。工作对象的复杂化和多变化,使教师教学工作不断面临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不能正己,焉能正人。要坚持系统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既要注重工作技能培训,也要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教育,努力提高综合能力,朝着职业化、专家化、专业化目标发展。

(三)学生在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中的作用。大学生也是大学文化建设的主体和变革大学文化的鲜活力量,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未来、希望或生力军。因此,积极参与大学文化建设,既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需要,也是青年大学生光荣而神圣的历史使命。当代大学生要用于承担历史使命,在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必须要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第一,开展并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实践能力。第二,作为大学生要关注时事,在日常生活中提升自己的软实力,并且还要引导周围的人工体奋进,那样也是为大学文化软实力建设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 梁海彬.从软实力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高教论坛,2008(4).

[2] 骆郁廷.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5).

[3] 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 肖谦.多视野下的大学文化[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田妍(1988.06- ),女,重庆忠县人,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生。

上一篇:浅析留守儿童的专业社会工作介入研究 下一篇:留守儿童孤独水平与成就动机及其相互关系的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