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头蜡嘴雀的饲养与训练

时间:2022-05-18 06:51:49

黑头蜡嘴雀的饲养与训练

蜡嘴雀别名梧桐、大蜡嘴。属雀形目,雀科。在我国的东北北部和中部繁殖,迁徙时经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四川等省,到湖南南部、福建、广东等地过冬。

【形态特征】

体长约20厘米。嘴粗大,呈蜡黄色。额、头顶、嘴基四周、眼先、眼周和下颏为深黑色。头侧、颈侧及上体、翅上覆羽、肩背部为浅灰色,微沾淡褐色,腹部中央灰白色,尾下覆羽白色,尾羽黑色。

【雌雄鉴别】

雌雄同色,但头顶黑色的形状不同,从鸟头的后面看,黑色形状像桃子,向下有个尖的是公鸟;下端较钝圆、无尖的是母鸟。另外雌鸟的颜色较浅。

【生活习性】

栖息于山地及平原各种林型中,有时到果园及居民点附近活动,主要在高大的乔木林中成小群活动,繁殖期成对活动。以各种植物种子、浆果、树芽为食,也兼食少量昆虫。喜食麻籽和葵花籽。

5月上旬开始繁殖,营巢于针阔混交林,每窝4~6枚卵,孵化期为14~15天,雌雄亲鸟共同育雏。

【蜡嘴雀的挑选】

每年秋季大量的黑头蜡嘴雀从北方向南方迁徙,很多地方的鸟市上都会出现,要从中选出几只好的蜡嘴雀并不难,无论雌雄及幼鸟均可调教。幼鸟的上嘴有黑色,并且黑色面积越大、颜色越深的年龄越小。就我自己这几年的驯鸟经验而谈,挑选梧桐有以下几个标准:

1、体型梧桐的体型有比较细长的,也有比较短圆一些的。身材细长的飞行能力强,飞起来的快,训练成绩会比较好,只是野性较大,不太容易驯服;而身材短圆的性格比较温顺,容易训练,适合初学者。

2、嘴:粗大而呈弯曲状的,这样的嘴形接弹准确。

3、眼睛:眼睛应清澈、明亮而有神,眼球突出。

4、翅膀:肩胛部位应紧贴身体,翅展要大,飞羽及履羽不能有残缺,双翅在尾部并拢交叉。

5、尾巴:比较长些的好,末端呈钝圆形的比有尾叉的飞行能力要强。

6、腿、脚,无残缺,趾爪完好。

7、:周围的毛干净,无粪便,不要买到拉稀的鸟儿。

至于鸟的年龄要看个人的喜好和驯鸟水平了,有人喜欢玩墨嘴的,有人喜欢玩老黄嘴,如果是初学者还是选当年的幼鸟好。

【饲养管理】

黑头蜡嘴雀的叫声宏亮、动听,可用画眉笼或八哥笼。但很多养鸟爱好者喜欢用架饲养,经调教后能学会其它小型鸟学不会的技艺。

黑头蜡嘴雀喜食麻籽、葵花籽等油料作物的种子,但在人工饲养下不能多喂。平时以谷子或者蛋米为主,并每天喂少量青菜和苹果。每周清洗一次笼子及食水罐,保持食水清洁。

对于正在受训的蜡嘴雀就只喂麻子了,每天在调教后给喂饱,并给其饮水,喂饱后将鸟置于安静的地方,其余时间就不要喂它了。

【驯养调教】

蜡嘴雀比较容易训熟,经调教可以学会打弹、开箱取宝、翻飞、给客人送鲜花和烟、糖果、送钱和取钱等,但人们训练蜡嘴雀以打弹为主。

1、上架:架是一根长50~60厘米的直架,直径1.2厘米。在架的上端用棉线缠绕约15厘米左右,以便于鸟抓握。

鸟儿买回来后直接上架,笼养时间越长鸟儿越难驯养,刚上架时最好先不要用倒栽儿,因为鸟儿上架初期乱飞乱窜,容易弄伤翅膀,过几天鸟儿认架后再换成倒栽儿。上架第一天最好用手架着,使鸟儿不再怕人,脖线长短为15厘米左右。无人看管时和晚上要放在离地面10厘米左右的地方,以防鸟儿被吊住。

2、叫远:驯鸟者手拿麻子引鸟啄食,每次喂食都是这样,这样喂它几次后,鸟儿见手不再感到害怕,反而知道那里有美味的食物。以后手稍离开一段距离,使鸟能看到食物但啄食不到,在饥饿状态下鸟儿就会飞到手上啄食,如果不飞到手上吃食物,那就继续饿它,不要着急,第一次上手是需要有一定的耐心的,鸟儿在手上啄食几粒麻子后再把它送回架上。经过几次训练后加长距离,训练距离超过1米时就可以解开绳子远距离叫远了。叫远距离一定要到10米以内才可以,不然鸟儿会有飞逸的危险。

至于什么时候给鸟解开绳子,就要看鸟儿的饥饿程度和驯鸟者的经验了。受训的鸟儿每天只在下午训练完毕后给一顿饱食,平时是不喂的。鸟儿在每次接受训练前都已经饿了一整天了,只有这样它才听主人的命令。无论训练者走到哪里,鸟儿眼睛都随着训练者转,这时就可以试着将鸟儿解开了。解开脖锁后,鸟儿的注意力全集中在训练者手中的麻子上了,所以不会飞走,张开手鸟儿就会飞到手中吃麻子了。距离由开始的一米,加长到两米、三米,最后训练者快速的跑到10~20米远的地方张开手,鸟儿也能飞过来,叫远就完成了。

3、腰转:就是蜡嘴雀围着训练者的腰部转圈。让鸟儿站在左手,右手放上麻子诱鸟飞过来口啄食,不等鸟儿吃到麻子,右手移向后方握拳,鸟儿也就随着向后飞,这时左手也移向后方使鸟儿站在左手上,奖励鸟儿一粒麻子,以后左手向后移的距离慢慢变小,甚至不向后移鸟儿也能围着主人转圈飞到手上,腰转就训练成功了。

4、打弹:打弹是黑头蜡嘴雀的强项,一般是一大一小两个弹子,训练者连续抛向空中让鸟儿飞起来接住,送回训练者的手中。

训练者将手中的麻子扔向鸟嘴的上前方,诱鸟儿张开嘴接食,经几分钟后即能训成。鸟儿接食几粒麻子后,突然扔出一粒小弹,鸟儿会误以为是麻子而接住,它发现上当后会吐出弹子,训练者要迅速用手接住,不使弹子落地,并喂鸟儿一粒麻子。若鸟儿没有接住弹子,就不给它吃麻子。这样训练几次后鸟儿知道了原来接住弹子可以换取食物,条件反射也就形成了。在鸟儿接住第一粒弹子(俗称底弹,直径8毫米)后,不要急于用手接弹子,鸟儿见不到食物是不会吐出弹子的,这时扔出第二粒弹子(俗称盖弹,直径12毫米),它会张开嘴继续接第二粒弹子的,但它可能接不住或者是在接第二粒弹子时吐出第一粒弹子,经过多次训练便可一口气接住两粒弹子了。

鸟儿能接住两粒弹子后,就可以训它空中打弹了。训练者左手持鸟,右手扔弹子,第一个弹子扔得低些,第二个弹子扔得高些。这样训练几次后,鸟儿会飞起来追第二粒弹子;如果鸟儿不飞起来接,那么在扔第二粒弹子的同时左手轻轻的向上托鸟,鸟儿就会飞起来接第二粒弹子了(俗称一座一起)。训练几次后,再慢慢的扔高第一粒弹子,鸟儿就能飞起来接第一粒弹子,当鸟儿接住后不要等它落回来,右手迅速的扔出第二粒弹子,并且比第一粒弹子要高出许多,鸟儿就会继续向上飞起接住第二粒弹子,飞回来吐在训练者的手中,这时奖励它一至二粒麻子。这样鸟儿打弹就算成功了一半,以后慢慢的把弹子抛高抛远,训练有素的蜡嘴雀可以腾空接住主人用吹筒吹向高空的弹子。

北京老一辈玩蜡嘴的艺人训鸟打弹的基础之上,还继续训练趟蜡嘴和盘蜡嘴。

趟蜡嘴:由两个人配合完成,第一个人扔出底弹,鸟儿飞起来接住后,另一个人在鸟的前方扔出盖弹,鸟儿继续向前飞接住弹子,并且把弹子送回第一个人的手中。注意第二个人扔弹的方向一定要固定,距离慢慢的加长。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鸟儿就能接住第一个弹子后向一个方向平飞,训练好的蜡嘴雀能飞出500米左右。

盘蜡嘴:蜡嘴雀接住第一个弹子后,训鸟者并不急于扔盖弹,而是让鸟儿在空中盘飞,一圈比一圈大,一圈比一圈高,当达到一定圈数后,训练者用吹筒吹出盖弹,鸟儿见弹子后向上飞起接住并送回主人手中。圈的大小和盘的圈数与鸟儿自身素质和驯鸟者的水平有关,成绩优秀的蜡嘴雀能盘5~6圈。另外也并不是每只鸟儿都能玩盘的,能玩两盘以上的鸟儿就已经不错了。

驯鸟并不是一朝一夕能练成的,所以需要训练者有足够的耐性,要尊重鸟的习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否则欲速而不达。

上一篇:苍山云水邀远湖 诗情画意聚楼台 下一篇:如何使苏铁叶片更具观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