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使她变得坚强

时间:2022-05-18 05:55:22

世上有一种爱,最无私,向你倾尽所有;最伟大,你的一生都要从这里开始;最高尚,对你的付出从来不需要回报;最纯洁,是那么的自然,真诚,不会掺入半点瑕疵。这就是母爱。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苏吉嘎查牧民宝日,就是这样一位将爱全部倾注在孩子身上的坚强母亲。

18年前,丈夫因病而撒手人寰,给宝日留下了一身的债和4个未成年的孩子,其中最大的只有13岁,最小的才5岁。面对一贫如洗的家,她不知所措,也不知今后的生活之路该怎样走下去,孩子如何抚养成人。那一年,宝日觉得“天塌了”,整日抱着最小的孩子以泪洗面,如果没有孩子的牵挂,她真想随丈夫一走了之。在周围邻居、亲朋好友的关心和帮助下,她擦干了眼泪,把悲伤深埋心底,勇敢地承担起常人难以想象的生活重担。面对贫困的生活,将孩子抚养成人是她最大的心愿。当时,她家仅有1300亩沙化严重的草场和70多只牲畜,生活十分困难。为了心中的那份希望,她又当爹又当妈地拉扯着孩子,每天起早贪黑经营自家的草场、侍弄维持生活的牲畜。冬去春来,她的辛苦付出得到了回报,草原越来越好,牲畜愈来愈多,一家人的生活终于有了保障。

宝日没上过几天学,她深知没有文化的难处。哪怕生活再困难,她也要供孩子们读书,教育他们要刻苦学习,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了培养孩子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她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激励孩子们好好做人。年复一年,在宝日含辛茹苦地养育下,4个孩子各个品学兼优,小儿子考上了大学,成为鄂托克旗木凯淖尔中学的一名教师。

也许是上天要考验这位母亲,挫折和苦难又一次降临。2008年,宝日的大女儿身体感到不适,被诊断为白血病。白血病,对于宝日来说犹如晴天霹雳,摆在她面前的是一条艰难的寻医之路。

对于一个普通牧民家庭来说,治疗白血病的昂贵医疗费是一个天文数字。可是宝日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压垮,而是再一次坚强地站了起来。她一边安慰女儿,一边四处筹钱,嘎查牧民得知情况,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她变卖家产,筹措了20多万元,带着女儿到银川、北京等地的大医院看病。在北京治疗的那段日子,女儿住进了无菌病房的隔离间,她天天透过病房的玻璃窗看着女儿,眼看女儿被病魔折磨得只剩皮包骨了,她每天以泪洗面。女儿还未成家,贫困的家庭没让女儿过上美好生活……她不断地祈祷着苍天救救女儿。经过一次又一次化疗,折腾得女儿无法排尿,嘴和鼻子上时常流着血迹。看到这种情况,一直生活在偏远牧区、没见过世面的宝日受不了这一切,她一次又一次地求医生救救女儿。听医生说骨髓移植术可以挽救女儿的生命,她仿佛看到了希望,可是接下来等待骨髓源的日子却又那么漫长,先是对家里其他儿女进行骨髓配型,结果都不合适,又寻找全国范围内的骨髓配型,仍然找不到适合的骨髓,宝日想到了自己,她苦苦哀求医生对自己的骨髓进行化验,医生担心她年龄大吃不消,就一口回绝了,可她仍不死心,无奈之下医生同意对她的骨髓进行化验,母亲与女儿的心永远是相通的,化验的指标完全符合,宝日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2009年11月,她义无反顾地进行了骨髓移植干细胞手术,为女儿植入了骨髓,手术非常成功。

宝日给予了女儿第二次生命,平凡的她演绎了生活中的不平凡!她说,女儿能够幸福平安健康地生活就是对她最好的回报。

如今女儿已经出院,为了方便治疗,她们没有回老家,而是在鄂尔多斯市医院附近租房居住,每隔3个月她还要带女儿去北京复查一次。宝日为女儿看病共花费近100万元,这个家又一次负债累累。周围的人被宝日献骨髓救女儿的行为所感动,宝日却平淡地说:“没什么,那是我女儿,只要孩子好,我怎么做都行”。一位平凡的母亲,一句普通的话,宝日用爱作墨,以实际行动为笔,书写着一曲人间大爱……

(作者单位: 鄂托克旗委宣传部)

上一篇:赵雅贤的桑榆情 下一篇:文化之花绽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