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内部审计的思考

时间:2022-05-18 09:31:22

加强高校内部审计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8-000-02

摘 要 近年来,随着高等院校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投资融资渠道多样化办学格局的形成,重新审视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正确定位,及时制定高校审计工作的发展战略,使高校审计工作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形势,为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服务,已成为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者思考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 高校内审 必要性 可行性 思路

一、高等学校加强内部审计的必要性

(一)加强高校内部管理的需要

随着一系列教育改革措施的出台,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投资、教育经费和各种创收逐年增长,多种形式的集资办学、社会办学发展很快,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与此相联系,独立核算的校办产业数量、规模急剧增长;学校内部职能部门由于办学、培训、咨询以及利用先进的科研仪器对社会实行有偿服务项目增多,收费项目越来越多,经济管理日趋复杂化。这些在客观上要求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对高校内部的经济活动及管理情况进行监督、评价、鉴证。

(二)建立健全高校内部控制制度和增强自我约束机制的需要

内部控制制度是由一系列政策和程序组成的,其目的是为了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并纠正错误和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和完整。一个单位内部控制的健全和有效程度,是其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的客观反映,因此任何单位的管理决策层都应十分关注和解决好这一根本性问题。据调查了解,一些高校在制度建设和管理上存在诸多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些领导和部门忙于日常事务,对依法治校和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新的业务工作开展起来了,但与之相配套的控制和管理措施相对滞后;有些管理制度虽已颁布实施,但对其执行情况缺乏必要的检查监督,对违规事项的处罚力度不足等。

(三)强化高校基本建设投资审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需要

随着高校的普遍扩招和国家对教育事业投入的不断加大,高校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呈逐年递增的趋势,其投资额在高校可控制资金数额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强化基建投资审计刻不容缓,高校内审责无旁贷。通过长期坚持和不断努力,可望有效地遏制基建投资管理中存在的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并降低工程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为实现上述审计目的,结合基建投资管理的特点,此项审计应将事前控制、事中监督和事后检查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实行全过程跟踪审计。首先,内审机构应提前介入,参与项目决策与评估,对其中不合规的程序及机制提出规范化要求,并重点做好对工程预算的审核,坚决剔除不合理的开支项目。其次,对大中型工程项目应实行定期或不定期预审,监督工程施工进度与工程拨款的一致性,与其他有关部门配合检查工程施工质量,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最后,全面审查工程决算的真实性、合法性,重点审查有无虚列项目、乱套定额、高拨材价以多计工程量等问题,对于不合格工程,坚决不予结算和办理验收手续。

(四)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的需要

建立人力资源的基础就是要提高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高校内部审计人员,这是提高高校内部审计水平、推动高校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防范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的最有效的措施。高校内审计机构应当根据高校审计工作的审计需要和发展趋势,不断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和道德教育,熟悉我国有关方针政策,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对高校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明察秋毫,并提出改进建议。达到提高高校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综合业务素质,变“财务型审计”为“知识型”、“决策咨询性、管理型”多功能复合型审计人才,从而提高处理业务的综合能力。

二、加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可行性

(一)政府职能转换使内部审计加强成为可能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对所属企业的直接管理将越来越少,加上事业单位的脱钩,政府部门内审机构对下属单位的审计事项将越来越少,但教育部门因为管理部门多,肩负着大量教育资金的管理任务,内部审计的工作量较大,内部审计的职能需要进一步强化。

(二)新形势发展呼唤内部审计工作相适应

高校内部审计开展以来,对加强内部管理和监督、遵守国家财经法纪、维护单位合法权益,健全自我约束机制,节约资金和提高效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而在新形势下,高校审计工作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一是审计任务越来越重。改革的深入,学校办学自愈来愈大,办学经费筹措渠道多元化、教育资源配置广泛化,经费支出繁杂化,审计工作除了开展正常性工作外,内控制度评审、办学效益、经济责任审计,审计调查和咨询服务等任务越来越重;二是审计领域和审计范围越来越宽,表现在国有资产管理和使用审计、仪器设备投资效益审计、高校合并、内部独立核算单位分设的审计鉴证及管理审计等;三是审计工作的定位点不仅仅是查错防弊,重要的是一审二帮三促进,突出为学校经济决策出谋划策,当好参谋和助手;四是对审计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审计人员不仅要求个体素质优良,而且要求群体素质优化,形成一支“政治强、作风硬、品德好、业务精”审计队伍,不仅要熟悉业务知识和政策法规,了解高校管理的特点和规律,还要增强宏观意识、管理意识和效益意识,具有较强的调查、分析和表达能力。

伴随着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校审计工作新的特点以及高校审计工作存在的不足,加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已势在必行了。

三、促进高校内部审计发展的思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逐步完善,高校审计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提高水平,不断创新,更好地发挥其在高校经济管理中的作用。

1.提高内部审计地位。独立性是审计的灵魂。要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同样要求内部审计具有相对独立性。要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首要任务是使高校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认识的改变,并从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内部职能部门协调等方面创造条件,增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内部审计应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的领导下进行。提高领导层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是加强对内部审计的重要保证,广泛宣传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提高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地位,加强审计力量,优化审计人员结构,为进一步开拓内部审计工作提供组织保证。

另外高校内部审计开展比较晚,又是一项经常性的监督工作,有些领导和经济管理人员对其不了解、不理解,甚至不接受。因此通过内审加强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和监督,需要领导扶一把。领导的重视程度越高,内审工作就越有依靠,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内审部门在认真做好工作的同时,要注重同上级领导的交流,不定期汇报工作情况,争取领导的信任,取得了领导对内审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学校领导对审计工作要倍加关注,对审计的组织、人员的调配予以大力支持,对重大问题的定性与处理亲自过问,对审计报告认真批阅,及时提出了整改意见和具体要求,为审计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保证。

2.摆正位置,强化内部审计的服务职能。内部审计要获得发展,关键取决于它通过监督、控制,为提高高校经济效益服务的能力。在新形势下,高校内审要找到自己的位置,选准内审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帮助高校内部建立和完善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促进实现最佳资源配置。内部审计应定位于为决策层、管理层服务上,选择那些领导关心、教职工迫切希望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审计调查,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合理、可靠的依据。内部审计只有急领导所急,想领导所想,真正帮助领导解决一些综合性、深层次的问题,才会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为更好地为高校经济健康发展服务,高校内审必须坚持“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方针。坚持全面审计就是消除盲区,全面履行审计职能;突出重点是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要善于区分轻重缓急,在全面审计基础上把主要力量放在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上。

3.拓展审计领域,进一步提高审计质量和审计工作整体水平。随着《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和《内部审计基本准则》及具体准则的实施,内部审计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这是内部审计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规范审计行为,提高审计质量,维护审计人员权益,发挥审计作用的重要保障,对加强内部审计规范化建设、推动内部审计工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要从基础工作做起,从审计工作的各个环节抓起。要通过充分的审前准备使审计方案具有针对性、预见性,克服盲目性;依法审计、依法处理,保证审计工作行为规范、合法,克服随意性,防范审计风险;审计工作还要将事后审计关口逐步向事中事前转移,才能对经济活动实施全过程监控,真正做到预防、引导、监督和服务的统一。再者,内部审计还要从过去单纯的查错防弊的财务审计中走出来,按照高校资金运行轨迹对学校的经营活动进行跟踪审计,要在财务审计基础上,不断强化经济效益审计、大额货物采购审计、内部控制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并逐步开展管理审计。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把各类审计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审计效果的最大化。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认真分析,搞好审计调查,提出可行性建议和意见,为领导决策服务,促进各管理部门加强管理,深化改革,采取措施,提高经济效益。

4.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促进高校内审的创新。在明确高校内部审计定位的基础上,要充分认识到审计的具体工作是由审计人员完成的,所以审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内部审计的质量。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业务素质、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即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技能,而且要有敬业精神、神圣的责任感以及自觉遵守审计人员廉政准则和职业道德。针对当前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素质偏低及人员较少的现状,高校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1)改变用人机制,选派相应技术资格和业务能力的人员充实内部审计队伍;(2)要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后续教育,使他们快速熟练掌握审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熟悉会计、经济管理、经济法规等相关知识,提高其审查能力、协调能力及表达能力,以有效地防范审计风险;(3)开展高校间联审、互审工作,一方面可以克服当前高校内部审计人员少、知识结构不合理而内审力量不足的劣势,另一方面通过互相学习,可以起到增强业务能力的作用。

在内审人员素质提高的基础上,要勇于发挥内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敢于对新的审计业务挑战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在出现新业务或特殊情况时也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从而使高校内部审计紧跟时代的步伐与要求。

参考文献:

[1]王凤旭.浅析高校审计的质量.山东煤炭科技.2004(3).

[2]高云.浅析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渤海大学学报.2004(5).

[3]王小芳,李曙光.高校内部审计探索.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4).

[4]刘宜.高校内部审计研究.硕士论文.2003.

[5]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编.中国内部审计准则释义.2003.

[6]黄道国.审计质量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中华财经网.2004.

上一篇:免征关税对电子商务发展的效应分析 下一篇:健全科研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