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统计发展规划

时间:2022-05-18 03:32:47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统计发展规划

北京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一一年九月

序 言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统计发展规划》是北京市政府统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首都科学发展和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目标的中长期规划;是未来五年全市统计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全市政府统计履行职责、制订年度工作计划、促进全市统计发展的重要依据;是全市统计工作者必须为之奋斗的目标。

规划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统计局《“十二五”时期统计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及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统计调查工作的一系列指示。

第一部分 规划背景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

“十一五”时期,北京统计工作按照北京市“十一五”统计改革和发展目标,提出建设北京市大都市统计体系的战略构想,坚持“依法立统、人才兴统、科技强统、文化塑统”的理念,一以贯之地延续“一、二、三”的工作格局,始终以数据质量为中心,不断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不断解放和发展统计生产力,初步实现了统计理念、统计生产方式和统计管理模式的重大转变,统计发展成果显著,统计服务首都科学发展的能力大大增强。

1.统计管理体制实现重大变革。建立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并在10个区县成立调查队;成立北京市经济社会调查总队,在18个区县和开发区设立分支机构,实行垂直管理;在乡镇、街道实行“撤科建所”,成立283个统计所,由区县统计局垂直管理。“三位一体、两队两垂”的管理体制基本确立。

2.大都市统计指标体系初步建立。基本建立起以国民经济核算为核心、全面反映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统计信息需求、与国际统计准则接轨的大都市统计指标体系。丰富了统计调查领域和内容,改进了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加强了一系列监测评价体系的建设。

3.统计信息化建设成果显著。按照“一级平台、三级监管、多方共享”的理念建成了北京市统计数据集中采集平台,实现统计业务全流程网上操作,重构统计业务流程,实现统计业务标准化和管理规范化。优化了系统配置和应用软件,提升了网络通讯能力;推进了统计遥感等其他新技术的应用,拓宽了统计信息化建设及成果应用领域。

4.统计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初步建立决策支持系统、信息查询系统、预警监测系统和信息系统;建立并启动应急统计机制;初步实现了由主要为政府服务向为政府、被调查单位和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服务的转变,由主要提供政府宏观管理信息向增加社会管理和百姓关注信息的转变。

5.统计队伍建设显著加强。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系统观念,大量引进高学历人才,提拔年轻干部,优化统计队伍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强化培训,着力培养国际交流型人才和专家型人才,初步建立了一支专业素质较高,适合大都市统计体系建设需要的统计队伍。

6.依法行政理念日益强化。建立及完善各类法规制度,广泛开展法制宣传,进一步规范统计管理和统计执法行为,有效保障统计活动依法开展;加强统计执法检查队伍,强化执法职能,强力推进执法检查,提高源头数据质量;建立了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日常检查、集中检查、督导检查、联合检查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统计执法工作方式,建立了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统计巡查相结合的统计执法检查工作长效机制,形成了“依法立统、依法行政”的良好氛围。

二、“十二五”时期面临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全市政府统计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统计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统计自身科学发展水平的关键时期,也是统计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北京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必将为统计部门更好地建设全市数据中心和监测评价中心、服务首都科学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统计系统践行“三个提高”,特别是建设符合世界城市发展要求、具有北京特色的统计体系,必将为北京统计事业在更高层次上推进自身科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各级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统计工作,社会公众越来越关注统计数据,必将为充分发挥统计整体功能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增强推动统计科学发展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刻认识推动统计科学发展面临的难题:尽管全市统计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但统计制度方法、统计调查能力在反映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服务城市管理、监测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仍显薄弱;尽管统计数据质量得到提升,但统计的权威性仍受到质疑,统计的公信力仍面临挑战;尽管统计队伍壮大了、力量增强了,但面对统计人员新老交替,统计事业发展与统计人才培养和储备不足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尽管统计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果,但如何更好发挥统计信息技术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提升统计生产力水平,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变革迎接挑战,发展破解难题,全市统计系统必须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念,在更高水平上推动全市统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部分 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北京统计发展的指导思想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国家统计局《“十二五”统计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部署,紧紧围绕北京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以“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政府统计公信力”为主线,继续推进具有北京特色的大都市统计体系建设,在新的起点上,以更高标准推进统计事业科学发展,提升统计服务首都科学发展的能力。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北京统计发展目标为:到“十二五”期末,基本建成接轨国际、方法科学、技术先进、服务全面、体制完善、公开透明的统计体系,使北京统计部门基本建成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中心和本市区域发展及产业发展的监测评价中心。

为实现上述目标,“十二五”时期,北京统计将从制度方法、数据管理、统计服务、人才队伍、信息技术、法制保障、管理体制、统计宣传八个方面,围绕大都市统计体系“系统”,全面推进统计事业科学发展。

――坚持把完善统计调查制度作为着力点,着力提升统计调查的科学性,形成指标合理、方法科学、特色突出、接轨国际的制度方法系统。

――坚持把加强数据管理作为主攻方向,着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形成资源丰富、管理科学、存储规范、便于共享的数据管理系统。

――坚持把做好统计服务作为根本,着力发挥统计信息咨询的基础性作用,形成内容丰富、及时高效、便捷透明、服务全面的统计服务系统。

――坚持把人才兴统战略作为抓手,着力提高队伍素质和能力,建设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人才支撑系统。

――坚持把现代技术支撑作为动力,着力提升统计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形成技术先进、灵活适用、覆盖全面、易于扩展的技术支撑系统。

――坚持把强化依法行政作为保障,着力营造依法统计的社会环境,形成法规健全、普法深入、执法公正、监督透明的法制保障系统。

――坚持把完善管理体制作为基础,着力健全统计组织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体制完善、机制灵活、分工合理、工作高效的体制保障系统。

――坚持把推动公开透明作为导向,着力增进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形成积极主动、形式多样、公开透明、反应灵敏的宣传保障系统。

第三部分 重点工作项目

为实现“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确定以下重点工作项目。

一、完善统计调查制度,科学组织统计调查

结合国家制度方法改革和“十二五”时期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以规范的统计调查制度为基础,健全指标体系,完善调查体系,统一统计标准,科学实施国民经济核算,突出发展重点,提升统计调查的科学性。

1.规范统计制度标准

健全统计指标。优化健全统计指标体系,增加反映经济发展质量、结构、效益的统计指标,健全能源和环境统计指标,增加反映创新型城市的监测指标,健全各类统计环比指标,建立反映首都科学发展的指标体系框架。

完善统计调查。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等方法,结合各产业聚集区、重点区域的区域特色,大力推广抽样调查;充分利用行政记录,科学使用推算方法;不断完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

统一统计标准。结合“采集平台”和宏观数据库建设需要,进一步补充、完善和维护统计元数据标准;在贯彻执行国家统计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北京实际,加快北京市地方统计标准建设;完善文化创意产业地方统计标准;完善现代制造业、物流业、生产业等新兴产业统计分类办法;推进城乡分类代码等成熟统计标准由规范性文件向地方标准转化。

加强区域统计。加强“两城两带”、“六高四新”重点区域和高端产业功能区统计,规范相关统计内容和口径,建立完善相应制度方法和指标体系;加强首都经济圈区域统计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建立基于首都经济圈,能够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水平的区域统计合作机制与指标体系。

建立普查调查衔接机制。建立普查、常规调查方案衔接长效机制,制定历史数据修订办法,规范并明确普查年份对历史数据调整的原则(总量指标、结构指标)、范围(重点指标、全部指标)和具体方法。

2.科学实施国民经济核算

夯实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基础。夯实核算基础数据来源,建立全行业重点单位财务统计月报制度;继续改进地区生产总值核算方法,完善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制度和季度支出法核算制度;研究探索按产业活动单位进行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完善功能区、新兴产业、重点产业的核算方法。

开展地区生产总值环比核算。研究地区生产总值及主要行业(如工业、商业等)增加值环比指数与季节调整方法,逐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及主要行业增加值的环比核算和统计分析。

建立和完善核算附属账户。完善旅游卫星账户和能源账户的编制,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框架;扩大国民经济核算领域,利用投入产出模型研究产业结构、能源账户和价格变动对经济的影响等,提高科学核算水平。

3.加强人口民生统计

完善人口和劳动统计。加强对人口总量、结构、迁移变动的统计监测,加强全市人口统计数据资源的整合、评估与;改进劳动工资统计,增加反映工资结构的统计内容;开展企业人工成本统计调查方法研究;进一步完善劳动力调查制度,根据国家要求,适时对外公布调查失业率,建立全面反映北京市劳动力资源、就业和失业状况的劳动力调查体系。

加强民生和舆情统计。大力开展社情民意调查,加强民生领域统计;完善妇女儿童统计;建立和完善反映社会公正、收入分配、社会分层、社会福利、公共服务、社会稳定、国民意识和政治文明等关系民生、社会管理与发展状况的统计指标体系,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及时开展调查。

实施城乡住户一体调查。改革现行农村、城镇住户调查制度,实现城乡住户抽样设计、指标体系、调查方法、数据处理、程序编制和应用等方面的一体化;使用一套调查数据灵活反映全市居民总体或分城乡收支、生活情况。

4.加强科技创新统计

完善创新型城市统计指标。从创新环境、创新资源、创新能力、创新产出四个方面完善创新型城市统计指标,形成创新型城市指标体系,综合反映北京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进程和实现程度。

加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监测。加大中关村创新示范区统计监测力度,进一步完善中关村指数,从经济增长、经济效益、技术创新、人力资本、企业发展五方面综合反映中关村发展状况;加强进度监测,突出反映中关村在全市的创新引领作用。

着力反映科技创新成果。充分利用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资料,分析研究研发资源配置、企业自主创新、区域创新建设、政府引导支持效果、“科技北京”建设成果等,并提出相应建议,为北京科技创新发展服务。

5.强化能源资源统计

加强能耗统计监测。加大对万元GDP能耗和水耗的统计监测力度,全面客观反映全市及各区县能源消费和万元GDP能耗下降情况;完善北京能源统计监测信息平台,加强能源统计监测评价。

加强“绿色消费”统计。围绕“低碳、减排”的要求,研究完善碳排放测算方法,细化能源消费统计内容,为碳排放测算做好基础数据准备;研究建立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统计指标体系及重点指标调查方法,逐步建立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统计制度;配合有关部门研究“绿色消费”重点指标调查方法和监测评价体系;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其他污染物排放测算方法;开展环保支出统计试点调查,完善环保支出分类体系框架,逐步建立环保支出综合统计制度。

建立循环经济统计制度。改进并完善北京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围绕“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三个层次逐步建立循环经济重点指标统计制度;配合有关部门研究制定节能环保产业和新能源产业统计分类标准。

6.完善相关产业统计

率先实施“农村一套表”。将农村统计纳入“集成套表”范围,实施“农村一套表”制度改革;继续完善“三农”统计,反映城乡统筹背景下新农村建设、农村城镇化进程;改进农产品价格调查方法,完善不同调查主题的经常性样本轮换机制;加强对籽种农业、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的统计监测,建立全面反映都市农业特点的统计指标体系。

改进工业领域统计。调整完善工业统计制度,试行工业生产指数,改进工业发展速度计算方法;增加反映信息化和产品质量的统计指标;开展中小企业统计监测;加强工业生产、销售、库存等领域的运行监测与分析。

改革房地产领域统计。改革商品房统计分类方法,加强保障房统计监测,完善房地产价格采集方式、统计方法,规范、整合房地产市场统计信息及制度;建立投资当月(季度)统计制度,改革投资额计算方法,加快推进建筑业“在地”统计。

完善贸易领域统计。健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统计,深化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统计改革,研究反映市场流通状况指数体系;研究网上销售等新型商业业态的统计调查方法;加强对电子商务、国际服务贸易、社会集团消费统计研究。

加强金融领域统计。根据“一主、一副、三新、四后台”的首都金融业发展战略格局,进一步完善金融业统计,开展金融产业概念和标准研究,拓展金融统计范围和领域,完善统计调查方法和指标体系。

拓展新兴产业统计。按照全市“十二五”期间发展重点,加强对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流通服务等生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旅游、体育、会展等重点发展产业的统计监测,建立完善相关统计标准及指标体系,加强新兴产业统计监测评价。

7.加强指数体系建设

构造“北京服务”、“北京创造”指数体系。研究编制金融街金融指数、CBD商务服务指数、中关村创新指数、奥林匹克文体指数,形成“北京服务”、“北京创造”指数体系,突出反映“北京服务”、“北京创造”品牌服务体系建设状况。

充实生产者价格指数统计。继续开发充实服务业生产者价格指数体系,完善北京市运输业、电信业价格统计;开展生产者价格指数方面的应用研究。

健全消费价格指数统计。研究试编分功能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农村地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建立各年度代表规格品和调查点图片库。

建立采购、物流景气指数。完善地方采购经理指数并适时;探索编制地区非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开展物流业发展指数研究。

8.组织完成大型普查、调查

加强普查组织方式和方案设计的研究,积极探索适应首都特点的组织模式和调查方式,全力做好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后期工作、2012年第六次全国投入产出调查、2013年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2015年1%人口抽样调查等大型普查、调查,精心组织2011年北京地区国际比较项目(ICP)调查等专项调查。

二、加强统计数据管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以提高数据质量为核心,以加强数据质量管理为重点,完善基本单位名录库,强化源头数据质量管理,加强数据生产过程控制,健全数据质量评估,提升数据挖掘能力,实现统计数据的科学管理。

9.完善基本单位名录库

在率先实现统计、工商、税务等七部门基本单位信息比对共享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统计局基本单位名录库建设要求,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系统功能,实现与国家统计局名录库的“无缝对接、实时共享”。按照“真实完整、及时更新”的要求,及时更新基本单位名录,根据需要为各类以基本单位为对象的常规统计调查提供科学的调查单位库和抽样框。

10.强化源头数据质量管理

建立健全基层单位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夯实统计数据采集基础;加强统计报表设计、数据报送等环节的审核把关;强化对基层上报统计数据的审核和评估认定工作;规范基层统计工作流程,加强基础统计工作的制度化和标准化。

11.加强数据生产过程管理

完善《统计核心业务系统工作流程及管理办法》,梳理系统各功能节点的具体业务功能,明确工作内容和要求,对统计数据生产全程实行精细化管理,规范化运营,严格控制统计数据质量。

12.健全数据质量控制评估

严格落实《北京市统计数据质量全过程控制办法》。不断完善数据评估内容、方法、流程,加强对相关专业指标间协调性的评估,认真实施统计数据“下算(管)一级”,确保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准确性。

三、加强统计监测评价,提高统计服务水平

以服务首都科学发展为目标,以加强监测评价为重点,丰富统计服务内容,创新统计服务手段,提高统计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和前瞻性,增强统计信息公开的透明度,提高统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13.开展“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监测评价工作

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发展战略和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发展目标,建立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国内外城市比较分析研究,反映“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及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建设进程和实现程度。

14.加强对经济社会运行趋势监测预警

加强对经济社会热点、重点问题的监测,强化对统计数据的挖掘,深入分析统计数据之间的关系。提高对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研判能力,增强对经济运行中苗头性、趋势性问题的及时反应;加强宏观经济预警工作,广泛采用模型预测等量化分析方法;加强社会运行趋势分析,强化民生、舆情、社会管理与发展状况的监测分析;加强国际统计信息工作,大力开展国际比较分析。

15.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展分析监测

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开展结构优化升级、科技创新驱动、高端产业发展、功能区建设、非公经济发展、新农村建设以及房地产市场动态、人口、资源环境等重点问题的专题分析与监测评价。

16.加强区县经济社会绩效评价工作

调整完善区县经济社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调整评价层次、修订评价指标、完善测评方法、拓宽调查范围、增加调查项目、提高导向性和针对性,全面、客观、准确考核评价区县党政领导班子的工作绩效。

17.增强统计信息公开透明度

切实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相关规定,及时公布最新统计数据。积极吸收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主动公开统计标准、统计调查项目、统计调查方法和操作规程,增强社会公众对统计数据质量的认同感;着力强化对统计数据的诠释和解疑释惑工作,对统计数据修订做出必要的说明,使社会各界正确理解和使用统计数据;根据服务对象不同特点和需求,加强统计资料编印规划,突出统计资料的特色和针对性;完成第二轮《统计志》修编工作。

18.加强统计科学研究

强化统计科研与统计工作的结合,为统计改革和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理论保障;改进科研成果评价和奖励机制,充分调动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首都专家资源优势,依托“北京市经济社会数据分析与监测评价研究基地”平台,推动统计系统科研队伍建设和科研工作水平的提高。

四、实施人才兴统战略,打造高素质统计队伍

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以提高统计能力为着眼点,以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为抓手,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完善人力基础保障,推进干部轮岗交流,加强干部教育培训,推进统计文化建设,打造高素质的统计队伍。

19.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大力实施人才发展战略,有计划选拔中青年业务骨干到国内外高等院校进修培训,加强专家型、领军型人才的培养;积极探索人才引进机制,适量扩充高端型、国际化人员数量;合理调整现有人才配置,为各类人才提供发挥优势的岗位;有计划地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适时补充到领导职位。

20.完善人力基础保障

完善市局、总队各部门、各区县调查队的职责定位,按照市政府相关要求,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评估工作;做好事业单位改革工作;全面推进人事人才信息化建设,推广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应用;加强对从业资格人员的管理。

21.推进干部轮岗交流

研究建立系统干部上下交流互动的长效机制,规范干部轮岗交流制度;积极开展干部交流挂职锻炼,推进全系统干部交流工作。

22.加强教育培训工作

拓宽教育培训思路,开展对市、区县、街乡镇统计人员多层次、个性化培训,提高各级统计人员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突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组织针对各有关部门主管领导及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协助各部门搞好对基层的指导和培训;建立系统干部培训工作的检查、考核制度,加强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23.推进统计文化建设

传承“忠诚统计、求真务实、追求卓越、乐见其成”的统计核心价值理念,丰富统计文化内容,创新统计文化形式,建立和弘扬以“诚信京统”为品牌的北京统计文化价值体系,建立统计文化活动的长效机制。

五、完善技术支持系统,拓展信息化应用领域

以国家数据处理系统和联网直报系统为基础,积极实现北京统计信息系统与国家系统的互联对接,完成宏观数据库系统建设,优化核心业务系统平台,进一步推进信息化建设,拓展统计业务应用范围,提高技术手段水平和应用支撑能力。

24.完成宏观数据库系统建设

全面完成宏观库项目各系统建设,在现有数据资源的基础上,结合专业数据库建设,不断丰富宏观库数据内容,结合各方面数据需求,优化系统功能,及时更新数据,努力实现宏观库数据信息全社会共享服务。

25.推进统计信息化三期建设

继续按照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技术平台、统一数据标准、统一业务流程的原则,进行核心业务平台的功能优化与业务拓展,满足“三农”统计、价格统计、劳动力统计、区县个性化等诸多统计业务信息化需求,最大限度地实现北京市各种统计信息系统资源“对内衔接贯通”、“对外兼容共享”,实现与国家网报系统的互联对接;建立全市统一的统计业务处理及应用平台,满足国民经济核算、新兴产业等业务分析需要,使统计监测评价中心建设取得实质进展。

26.提高技术手段和应用支撑能力

建立覆盖全面的信息安全管理规范,完善统计网络与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信息安全灾备机制;扩容社情民意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系统,拓展卫星遥感技术应用领域,丰富地理信息系统内容,不断提升统计工作效率,努力扩大信息技术的应用效果。

六、强化统计法制保障,改进统计执法监督

按照《统计法》及其实施条例的要求,以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为抓手,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制定实施“六五”普法规划,强化执法监督,探索新形势下统计执法与统计服务有效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统计法制的保障作用。

27.深入推进依法行政

根据《统计法》及其实施条例,严肃查处各类统计违法行为;全面修订统计执法责任制,形成以行政问责制为核心的依法统计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外部法律顾问辅助决策机制,形成行政执法责任制体系;在《统计法》框架下,结合北京实际,积极推进地方统计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研究。

28.制定实施“六五”普法规划

在全面总结统计“五五”普法工作基础上,针对新形势制定统计“六五”普法规划,确定普法的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保障措施;创新普法形式,突出普法特色,注重普法实效,扎实推进《统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在各级领导、系统人员、调查对象及社会四个层面的学习宣传。

29.改进统计执法监督

转变统计执法方式,推进统计执法管理向统计执法服务的转变,建立“统计企业集中通报暨培训会制度”;完善执法资格考试制度,严格执法证件管理,规范工作流程,完善考评体系。

30.完善案件审查机制

继续在市和区县统计部门推行行政处罚案件“三审制”,适度简化简单案件审理程序,提高审查效率;完善行政复议制度,积极受理复议申请,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化解统计行政争议的作用。

七、完善统计管理体制,夯实统计基层基础

以完善统计管理体制为目标,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垂直管理与横向(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理顺部门统计管理,为北京统计发展提供体制上的支撑与保障。

31.完善统计管理体制

继续完善全市统计系统“三位一体”、“两队两垂”的统计管理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垂直管理向基层延伸,支持区县统计机构加强社区、村级统计工作,增加相应职能,配备相关人员;适应全市经济发展战略布局和重点区域发展需要,加强重点区域统计工作,完善相关统计机构建设。

32.加强基层基础建设

建立健全基层统计机构,加强社区、农村统计力量;完善基层统计调查网络,培育辅助调查员队伍,研究探索按行政村、社区配备统计协管员,并给予相应补贴的劳动报酬制度;改善基层统计工作条件,坚持统计业务经费向基层倾斜的原则;加强基层统计机构以信息化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办公条件建设,提高基层统计工作水平;完善区县统计工作综合考核评价办法,推动改进基层基础工作。

33.理顺部门统计管理

按照密切合作、优势互补的原则,科学理顺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的职能;加强巡查调研和业务指导,积极支持部门加强自身统计机构建设,充实统计力量;完善部门调查制度,做好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数据资源共享。

34.积极引导发展民间统计

合理利用民间统计的力量和成果,探索政府统计调查委托民间统计机构组织实施的工作模式,加大扶持民间统计机构发展的政策研究力度,通过促进民间统计的发展,使之成为政府统计的有益补充。

八、加大统计宣传力度,提高统计宣传能力

以提高统计公信力为核心,提升统计宣传能力,完善统计宣传体系,加强宣传品牌推广,实施分层传播计划,强化网络宣传解读,建立统计新闻发言人团队,强化宣传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统计发展环境。

35.加强统计宣传能力建设

提高统计宣传在内容设计、包装策划、舆论引导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健全新闻宣传应急反应机制,完善统计突发事件处理预案,积极妥善应对各种统计舆情突发事件,及时回应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36.完善统计宣传体系

借助外力,横向联合,建立与宣传主管部门协作的长效工作机制;搭建集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移动点对点传播等现代媒体在内的全方位宣传网络。

37.扩大宣传品牌影响力度

加强《数说北京》、“北京统计信息网”、《数据》杂志等相关统计传媒平台的建设,形成优质品牌,扩大传播范围,使之成为全市统计数据信息和信息咨询的权威媒介。

38.实施统计宣传分层传播计划

利用各种公共传播媒介,针对不同群体,采用不同形式,实施统计宣传分层传播;加大对统计知识、统计工作、统计指标、统计数据、生产过程、使用方法等方面的解读力度;强化统计信息和数据解疑释惑的能力,减少公众对统计数据的误读、误解和误用,发挥统计系统在通达社情民意、关注社会热点等方面作用。

39.强化网络宣传解读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统计宣传解读的及时性和便捷化程度,完善“统计咨询平台”解读数据、普及统计知识等相关功能,加强网上互动宣传,建立“网上访谈系统”,升级改造网上系统。

40.建立统计新闻发言人团队

成立以统计新闻发言人为核心,由各专业、各区县负责人或宣传人员共同组成的统计新闻发言人团队,创建新闻发言人官方微博,开展新闻发言人的培训,扩大统计工作、统计成果的社会影响。

第四部分 保障措施

为保证“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确保规划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十二五”期间要做好如下保障工作。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思想建设,正确认识统计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增强统计改革和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强组织建设,深入学习调研,提高领导班子和各级干部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加强作风建设,把工作着力点真正放到研究解决统计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加强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各项规定,为统计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二、加强责任落实,明确职责分工

将规划目标任务纳入年度折子工程,建立自上而下的目标责任体系。实行主要领导责任制,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单位要进一步将规划目标进行细化和具体化,层层落实责任,确保每项工作责任明确,落实到位。

三、强化沟通配合,注重协同作战

全体统计工作者要强化大局意识,根据“十二五”规划的相关要求,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开展,既要按照分工切实履行职责,有效开展工作,同时又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确保“十二五”规划稳步推进,顺利实施。

四、制定工作计划,突出任务落实

各单位要围绕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按照进度要求和标准,制定并实施年度工作计划,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强督办、检查,确定专门部门按半年、年度进行各单位重点工作项目的质量评估、考核,并提出改进意见,确保各项工作及时、有序开展。

五、适时滚动调整,实现有机衔接

将年度工作任务和五年发展规划有机结合,每年根据总体目标和实施情况,对规划进行滚动调整,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适当纳入新的改革项目,将长远目标与近期任务相结合,稳步推进规划实施工作,保证“十二五”规划各项目有机衔接,逐次推进。

六、加强基础保障,确保目标实现

抓住“十二五”时期良好发展机遇,开阔思路,在落实工作的重点、难点上下工夫,寻找突破口,大胆改革和实践。从健全机构、充实力量、做好预算、落实经费等方面做好工作,提供条件,以人为本,发挥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为全面实现各项目标奠定坚实基础,确保“十二五”规划目标如期实现。

上一篇:这个“其他”不简单 下一篇:“建设周期”应当重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