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矿山循环经济的建设途径

时间:2022-05-18 02:44:46

略谈矿山循环经济的建设途径

本文作者:乔振作者单位:安徽省铜陵有色冬瓜山铜矿

控制水源,节约用水。第一,该矿充分根据上中段矿段已回采结束而水质清的特点向下段提供生产用水,实现生产用水地表零供应。比如从-280m水泵房向-280m~-460m区域管道供水,解决该区域生产用水;从-460m水泵房向-460m新建水仓供水,解决-该区域生产用水。这种方法使得水资源能够重复使用,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第二,通过建立废水处理池实现该铜矿生产用水的最大限度循环使用。据统计,该矿区生产和生活用水总量为6万m3/d左右,其中职工的生活用水量约为5000m3/d(由市政管网供水),生产过程中的用水量约为5.5万m3/d。原矿区有一座用于循环水系统的蓄水、废水处理及中转枢纽,容积为1.3万m3左右大塘,而矿区循环水量约在4.6万m3/d,出现蓄水、废水处理及中转能力明显不足的缺点,造成了大塘水量外排现象。为解决水外排现象,提供水资源的使用效率,该矿在大塘水池附近新建地表废水处理池,一方面防止了废水外排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也节约了水资源,做到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对环境的有效保护。

实施节能技改,提供电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及节约能源成本。冬瓜山铜矿在开采的过程中对能源的使用量也是很大的,如何节约能源、提高能源使用率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去年该矿为此进行了以下技术改造。第一,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优化和改造现有设备或者引进先进的设备,提高设备的开采率和使用效率。具体措施主要有:改半自磨排矿端盲板为格子板,进一步提高排矿能力;充分利用半自磨电机富裕能力,使半自磨电机满负荷工作;提高磨矿介质直径,从而提高冲击破碎能力。通过以上技术的改造和引进,实现了年节约电量300万KWH的良好局面,并且为技术改造实现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目标打开了局面。第二,调整高硫铁磁选流程内部结构,增家砂泵、搅拌桶和相应管道,提高高硫铁产品产量,调整后高硫铁产量稳定增加,从原来的每月产量3万吨左右增加目前的5.3万吨左右。另外,对浮选系统、输送系统、浓缩系统和过滤系统进行改造,从选矿总尾砂中进一步回收硫、铁资源,提高低硫产品产量,每月可产出低硫精矿(含有效硫20%以上,含铁40%左右)3万吨。第三,铺设4公里的管线对回水池进行改造,新装水泵等配套设备,从根本上解决了原系统输送能力小、管道老化泄漏等问题,保证了生产用水循环高效利用,基本实现了废水的“零”排放,改善了环境。第四,备件国产化。该矿的大型开采设备大多使用进口设备,实现了高产量、高产能的目标,但是面对进口设备每年消耗的大量进品备件,难免会出现资金投入过高的局面。因此为了科学的降低进口备件资金投入量,节约成本,该矿的设备备件基本国产化,通过对进口设备的轴套、铰接销轴、轴衬、中冷器等备件国产化,每年大约节约备件费用600万元。

尾矿回收利用。根据矿区开采后尾矿中仍然存留着很多有价值的资源,如果对这些资源进行开发和提取,将大大增加矿山的产出价值,这符合循环经济中资源再利用的原则。铜陵有色冬瓜山铜矿对尾矿的回收利用主要采用两种方式。第一,先磁后浮的工艺流程选硫方式,提高附属资源的产出量。传统的工艺流程铁精矿不仅铁回收率较低,且铁精矿中的硫难以脱除,无法产出合格的铁精矿,硫精矿回收率也较低,脱硫药剂成本较高。通过改造原有的工艺流程,提高了铁精矿的品质,并且提高了硫精矿的回收率。第二,选矿总尾中回收硫,产生低品位硫精矿。传统的尾矿中含硫量较高,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并且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危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该矿采用先进的技术对尾矿中的硫成分进行提取,产出低品质的硫精矿,这样丰富了产品种类,降低了尾矿对环境的污染。

填采空区降低安全隐患。该矿利用选矿全尾砂充填采空区450万立方米;并对冬瓜山矿段进行尾胶充填,截止到2011年底已累计充填416.88万立方米。既治理了安全隐患,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上一篇:交通循环经济建设探究 下一篇:略谈逆向物流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