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火星的“地质学家”

时间:2022-05-17 09:18:41

登陆火星的“地质学家”

采用前所未有、堪称“恐怖”的登陆方式着陆火星后,按照计划,“好奇号”火星车将会依靠曾遭环保组织抗议的核动力推进系统,在火星上寻找曾经存在生命的证据。

北京时间8月6日,一位特殊的“地质学家”登陆火星开始它的火星冒险之旅。这位外形酷似一只独臂螳螂的“地质学家”携带了11种特殊工具,将对火星的岩石及土壤进行深入研究。它的名字叫”好奇号”,重达1吨,是有史以来人类送往另一颗行星的最庞大、最复杂的设备。

登陆火星要经历“恐怖7分钟”

“好奇号”登陆火星最危险的任务就是降落的那一段。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竞研究员介绍,人类已经向火星发射了30多个火星探测器,但成功着陆的寥寥无几。“探测火星不仅要冒相当大的风险,而且‘软着陆’也是一个高难度动作。”

火星探测器从接触火星大气层顶部那一刻起,直到安全抵达火星表面,即进入大气层、下降和登陆阶段,整个过程耗时7分钟。在这7分钟时间里“好奇号”将在厚128千米的火星大气中垂直跌落,承受高达约2400℃的高温,并引导自己猛烈减速,最终降落在巨大的盖尔陨石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工程师之所以将这个阶段称为“恐怖7分钟”,是因为在所有成功接触到了火星大气的11次火星任务中,有5次由于在此阶段出现故障而失败。

“火星着陆之所以充满危险,是由于火星表面的大气非常稀薄,不能为降落的探测器提供足够的空气阻力,用来降低速度。”李竞介绍说。

一般情况下,在火星上降落需要使用降落伞。但是即便是降落伞展开之后着陆器的速度仍然很快。如果一个人跳出机舱,在地球上,其下落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约193公里,当他打开降落伞的一瞬间,其速度就会被减至大约每小时16公里。

相比之下,由于极为稀薄的空气,在火星上跳出机舱的人下落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1600公里,当他打开降落伞之后,其速度也只能下降到大约每小时320公里。这样的速度会让进入火星的探测器被地面撞得粉身碎骨。

寻找火星曾经存在生命的证据

与之前所有的火星探测器不同,“好奇号”有了新的任务。“好奇号”此行的目的是研究火星上的气候和地质条件,调查火星浅层地表是否具有有利于微生物生存的环境,以及在火星岩石中寻找过去曾经存在的生命信息。

“‘好奇号’将通过研究火星表面的岩石和土壤结构,来寻找火星是否曾经存在过生命。”李竞告诉记者。而之前包括“勇气号”在内的火星车的主要目的都是寻找现在火星是否存在水和生命的迹象。这说明科学家已经相信火星表面目前不可能有生命和水存在。

“能够证明火星上曾经存在生命对于科学家非常重要,这是因为火星上如果发现曾经有过生命,那么就能证明除了地球以外,其他星球有可能有生命存在。”李竞强调。

为了完成科学家交给的艰巨任务,“好奇号”携带了迄今人类最先进的科学仪器,数量达到11种,它完全可以和地球的“地质学家”一样研究火星表面的岩石和土壤。而之前的所有火星车只能用“生物化学家”来形容。

曾引发抗议的核动力系统

根据美国宇航局的火星计划,“好奇号”在登陆火星后就开始实施这一宏伟的火星探测任务,计划持续工作两年。与之前发射的火星车使用太阳能为主要动力来源不同,“好奇号”火星车使用的是核动力,它携带了大约4.8公斤重的二氧化钚丸作为燃料。这一系统能使火星车在弱光条件下或太空船任务艰巨以致电池板无法提供充足动力时继续工作。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院焦维新教授告诉记者,太阳能已经不能满足“好奇号”的电力需求,这是因为“好奇号”比之前的火星车都要大很多,本身携带的仪器也多于以往多,所以早在几年前,NASA就考虑采用核动力作为新型火星车的动力燃料。

因为使用了核动力,“好奇号”曾经引发了环保组织的抗议,它也因此推迟了发射时间。对此,李竞解释说,其实,放射性热电发电机的核系统装置已有50年的使用历史了,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即使当初发射没有成功,探测器在重回大气层的过程中也已经完全烧毁,不可能对地面造成任何核污染事件。事实证明,环保组织杞人忧天了。

上一篇:方舟子学术打假值得鼓励但他只是打酱油的 下一篇:今年的战斗是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