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服装纺织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

时间:2022-05-17 06:02:05

开创服装纺织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

该成果坚持“理论与实践、创意与技术、传承与超越”并重,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目标,着力提升服装纺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创业能力。以自主研发的实践教学信息管理系统为支撑,以本科生科研训练、实验室开放及学科竞赛等实践项目为拓展,按照服装产业链和产品开发流程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搭建创新能力培养和学生展示创意成果的“大实践”平台,构建服装纺织人才培养新模式。该项目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 5 部分。

(1)创建艺工结合开放式实践教学网络管理模式。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以计算机网络为支撑,自主研发实验室与实践教学综合管理系统。系统包含三大模块:包含实验项目、实验队伍、实验室数据上报和报表汇总、成果管理等 8 项内容的实验室综合管理模块;贯穿于毕业设计(论文)全部流程的管理子系统;包含本科生科研训练管理、实验室开放项目管理、学科竞赛项目管理 3 个子系统的大学生创新计划管理模块。

(2)构建“三层次、五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基于网络管理的“基础实验技能训练”“专业综合能力训练”和“设计创新能力训练”三层次和“验证性实验设计性与创新性实验跨课程综合性实验艺术创作(工程设计)能力实训集成创新实践(创作、研究开发)”五模块的实践教学体系。

(3)夯实基础,强化创新,多方位拓展和丰富实践教学内容,重塑学生知识结构。创建本科生科研训练、实验室开放和学科竞赛项目,并将其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积极开展项目教学,推进产学研合作。将三类项目与相关课程相结合,突破传统内容局限,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融合。

(4)搭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多方协同、资源共享、产学研合作的“大实践”平台。将相关实验室和工作室、大学生创意工厂、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校级科研和学科竞赛基地等校内资源与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等资源进行有机整合。

(5)建立实践教学项目的评审、管理和奖励等长效机制。制定各类项目管理办法,建立教务处、各教学部门、项目负责人的三级项目管理制度。每年以网络为平台,开展项目的立项工作,并强化网上过程管理,定期进行项目验收与总结。

该项目实现了学习环境、管理手段、教学体系以及教学模式等 4 个方面的创新: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开展和探索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为学生创建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结合学校实验教学特色和项目管理要求自主研发“实验室与实践教学综合管理系统”,提高实践教学的管理效率和水平;建立了“三层次”训练和“五模块”逐级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采用“课堂教学与创作实践相结合,以创作提升教学、以实践再现创新”模式,以课内实验内容为基础,以本科生创新实践项目为延伸,以产学研合作项目为升华,全方位拓展和丰富实践教学内容。

据项目负责人北京服装学院教授周永凯介绍,该研究成果在实践中得到了丰富和完善,在推广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本系统将虚拟实验平台与学校网络教学平台(EOL)相结合,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平台,将多媒体课件、实验教学大纲、实验课程教学视频等作为网络服务内容,并实时网上信息,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通过实验室综合管理系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和大学生创新计划管理系统的建设,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水平,实现了实验室和实践教学的网络化和信息化。以网络管理平台为支撑,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屡创佳绩,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培养的学生更加适应纺织服装行业需求,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项目组成员在项目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围绕服装纺织人才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同时本项目的成功经验多次应邀在全国纺织服装类院校教学管理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了分享。

上一篇:中国国际纺织机械展览会暨ITMA亚洲展览会强势... 下一篇:寿司之神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