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缠迷离的现实与神话 秘鲁 印加帝国

时间:2022-05-17 09:29:56

库斯科的历史就是泥土上不断重叠堆积的过程。在印加人的废墟上,西班牙人建起了他们的教堂和花园,然后共和国又在西班牙人的画卷上增添自己的色彩。这些鲜艳和斑驳的交错,最终呈现给世人一个南美洲最漂亮而又精致的城市。

作为印加帝国曾经显赫一时的政治经济中心,这里目睹了帝国的兴旺和破败。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建筑就建在厚重的印加宫殿的石基上或者宫墙上。这种独特历史印记的结合,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世界游客的到来。实际上,库斯科已经成了到秘鲁旅行者的必到之处,因为从这里可以方便地前往印加帝国的迷失之城——马丘比丘。

一切,从库斯科开始

库斯科的历史已经很久,已经分不出哪些是神话,哪些是史书。传说在12世纪,第一代印加王被祖先太阳神派出来寻找大地的中心点,最终在这里找到中心,并建立城市。第九代王Pachacutec开始大规模地战略扩张,疆土一度从现在的厄瓜多尔、哥伦比亚一直延伸的智利北部的沙漠地带,达到了帝国鼎盛的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建造了以马丘比丘最具代表的众多神话般的山顶城堡。

1526年,西班牙人费朗西斯科·皮萨罗从中美洲的巴拿马向南进发很快发现了印加帝国这片富庶的地方,返回西班牙后开始筹集人力和财力,于1532在厄瓜多尔登陆,很快挺进到印加帝国的心脏地带,并且抓获了第十二代印加王,杀害了几千名手无寸铁的土著居民。最终费朗西斯科下令处死了印加王,接着占领了库斯科。实际上,在当时骑在马背上,铠甲护身,挥舞利剑和火枪的西班牙入侵者已是势不可挡,最终印加帝国的臣民们撤退到了崇山峻岭之中,虽然几次试图西班牙人的统治,但是弓箭长矛终究抵不过科技含量更高的武器,印加人都以失败告终,从此他们不再有往日帝国的辉煌。几百年过去了,从哥伦比亚到厄瓜多尔,从秘鲁到玻利维亚,再到智利,在这片辽阔的曾经是印加人生活劳作的土地上,印加人至今依然是社会的底层,过着很贫苦的生活。

行走在库斯科那一条条笔直又崎岖的山城小路上,偶尔会有印加妇女抱着小羊驼从身边走过,她们身穿艳丽的衣裙,头顶上的方形或圆形帽子上,手工刺绣图案十分艳丽。她们是住在库斯科周边大山里的印加人的后裔,来到这原本属于她们的都城,回顾一下自己的祖先曾经驰骋南美洲大陆、辉煌一时的伟大帝国,看看那些早已被压在天主教堂下面的巨大的皇宫城墙。而住在城里的印加人则早已不再穿着本民族的服装,但是他们的屋脊正中都会有双牛造型的“TORI”,中间是雄鸡报晓,两边分别是梯子和长矛。他们依然还保留着印加人古老的符号,祈求上天给他们带来吉祥和赐福。

从残留的印加宫殿的遗址上不难看出,印加人当时的建造工艺还是相当高的。印加人认为不该从大地上切削石料,因此从周围寻找分散的石块来建造城市。他们深知每一块石头都来之不易,会尽最大可能利用其外形尺寸,但又不违背建筑力学的基本原理,而不是通常人为的开凿切割成同一尺寸和形状的石头。印加人的石头建筑连灰泥都没有使用,完全靠精确的切割堆砌来完成,修成的墙上石块间的缝隙还不到1毫米宽。在一处建筑的下面,你会看到一块多达13条边的巨石,就很好的证明了印加人在这方面的天赋。

如今,库斯科,依然屹立在海拔3400米高高的安第斯山上,周边被群山环绕。随处可以看到印加建筑的巨大石块垒起的敦厚墙壁,狭窄而又陡峭的街道上布满了被经年磨得发亮的鹅卵石。但是,依坡而建的广场上,不仅聚集着原著民印加人,更多的是西班牙征服者的后裔,以及多种族的混血人种。虽然城内有很多讴歌印加人的雕塑,大多表现他们怎样形象高大,怎样勇猛彪悍,甚至抓到西班牙士兵挖出心脏来吃的情景,也被雕塑在城市广场,但是这些都改变不了历史,也改变不了现实,印加人这一古老的民族,他们的文化、宗教、文字、语言、生活习性、甚至人种都已经消失或者在渐渐地消失之中。

我祝愿这一古老的民族能够繁衍生息,尽量减少外来种族和文化对自己固有传统文明的影响。

遗失的城市——马丘比丘

在秘鲁东南方向的崇山峻岭之中,在三面环水的高山顶山,有一处神秘的遗址,印加帝国之城——马丘比丘MACHU PICCHU。它是秘鲁的标志,一个不可思议的帝国之城,至今还有众多的谜团没被揭开:为什么要建造这样一座功能齐全的城市?印加人什么时候建造的?为什么要在这样一个地势十分险峻的地方建造?至今人们对它的认知还十分有限。印加人并未掌握文字的技巧而留下任何描述文字,至今没人明白印加文明(公元前8000年)怎么能够把重达20吨的巨石搬上马丘比丘山顶。

但是这丝毫没有妨碍人们对它的爱恋和探寻神秘的渴望。对于我和绝大多数来秘鲁的游客,甚至是南美人自己来说,能看到“消失”的印加古城马丘比丘都会是旅途中的重要时刻。它的历史如此神秘,它高山之巅那惊人地理位置上的精美石匠工艺水平更是闻名世界。

乘上富丽堂皇的“印加火车”前往帝国之城。 “INCA TRIN”只有一节车头兼做车厢,内壁画有印加人的影像,真皮座椅,航空般的服务,为乘客提供饮料和点心。车厢宽大明亮的车窗和天窗,让客人尽可能多的饱览车外的雪山、森林、河川、印加遗址等美景。秘鲁的火车是窄轨铁路,车子沿着湍急的乌鲁班巴河川,摇摇晃晃地缓慢行驶,中途几次停车,火车司机跳下车去人工搬动道岔,大约一个半小时到达大山中的村子阿瓜斯·卡莲特斯。它紧紧依偎在深深的峡谷之中,被高耸入云的大山和云雾环绕着。这里也是攀登马丘比丘的必经之地,因此现在更多的人就叫它马丘比丘村。

马丘比丘,是秘鲁一个著名的前哥伦布时期印加帝国的遗迹,距库斯科130公里,整个遗址高耸在海拔2350—2430米的山脊上,俯瞰着乌鲁班巴河谷,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由于独特的位置、地址特点和发现时间较晚(1911年),马丘比丘成了印加帝国最为人所熟悉的标志。在1983年,马丘比丘古神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且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我看见石砌的古老建筑物,

镶嵌在青翠的安第斯高峰之间。

激流与风雨侵蚀了几百年的城堡奔腾下泄。

在这崎岖的高地,

在这辉煌的废墟,

我寻到能续写诗篇所必需的原则信念。

智利诗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巴勃罗·聂鲁达在他著名的《马丘比丘之巅》中这样的赞道。

大雾在群山中缭绕,一会儿云雾,一会儿雨。不远万里来到此地,让我欣赏这帝国之城,更加增添几分神秘的色彩,给我更多的遐想。

马丘比丘分为两部分。马丘比丘上建有太阳神庙,而乌那比丘建有月亮神庙,分别耸立在两个尖尖山头,遥相呼应。两山相距不远,可要想从马丘比丘爬到对面的乌那比丘,那可是要费一番辛苦。要从这个上顶下到半山腰,沿着光亮湿滑长满青苔的印加小路一路手脚并用,走过一段山梁,立刻开始几乎是60-70度的攀爬,很多地方只容一人侧身攀登,很多地方没石阶。你的身边,一边是刀削样直立的峭壁,一边是万丈深渊的峡谷,万一失足,必成千古恨。在即将到达山顶的地方还必须要钻过一处山洞,而且洞内只容得一人在泥水里匍匐通过。

从高高的乌那比丘上可以俯瞰马丘比丘遗址全景,很是壮观。“之”字形的盘山路就像羊肠一般挂在山坡山,高高的马丘比丘被乌鲁班巴河几乎是360度环绕包围着。一股股水汽团从谷底沿着陡峭的山坡向上升起,滚滚的云雾一会儿将对面的山峰遮挡,一会儿显露一下马丘比丘一角,好像是在故意捉弄前来参观的人们,又好像告诉人们这里的神秘氛围。

“的的喀喀”湖上漂浮的村庄

“的的喀喀”——好一个让人欢快跳动的名字。

这美丽的高原湖泊,现在为玻利维亚和秘鲁共享。但是,在两国看到“的的喀喀”景色却是各有千秋。如果你看过波利维亚境内的“的的喀喀”,再来看看秘鲁的“的的喀喀”,你就会觉得同一湖泊,风光竟然大不相同。在玻利维亚,你看到的“的的喀喀”湖水是湛蓝湛蓝的,翠绿的孤岛神奇地立在浩瀚的湖水中,雪山巍峨,白云朵朵,蜿蜒的印加小路、层次分明的梯田,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而又纯朴。

而在秘鲁的普诺你看到的湖水是绿色的,大片的芦苇生长在湖中。这里有世上独一无二的,在湖水中漂浮着的人工 “岛屿”—ISLAS FLOTANTES漂浮岛。湖里这些漂来漂去的“小岛”并非真正的陆地,而是是古老的乌鲁斯人(Uros)使用“的的喀喀”特有的TOTORA香蒲草堆积而成。

乌鲁斯人是印第安阿依马拉族的一支。作为一个小部落,古时候他们为了避开好斗的印加帝国的侵略而逃到了湖中。他们择“蒲草和芦苇”而居,既可隐蔽自己又可以在此生存。他们用湖里生长的香蒲草和芦苇捆扎成巨大的漂浮岛。由于厚厚的香蒲草堆铺在一起,浮力很大,乌鲁斯人就在上面用香蒲盖起简陋的小屋,常年居住在这种浮动小岛上,以捕鱼为生,甚至可以在上面种植蔬菜,饲养鸡鸭等。每个漂浮岛上可以住几户人家。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香蒲草的世界中,保持着世代相传的民族习惯。

乌鲁斯人的主要交通工具也是一种用香蒲草捆扎起来名叫“淘淘拉”的小船,约有2米多长,可载4~5个人,也可以把两只“淘淘拉”绑在一起,在湖中游弋。这种两头尖翘,轻巧灵便的草船类似古代埃及墓碑上所画的月亮形莎草小船。草船航行在湖光山色之中,构成了秘鲁“的的喀喀”湖上的独特风貌。

乌鲁斯人的“土地”是软的忽悠忽悠的香蒲和芦苇,走在上面又软又有弹性,一步一陷,深一脚浅一脚,好似要陷到湖里一样,很是要小心,一不留神就会走出“陆地”,跨界掉到深深的湖水里。他们的房子是香蒲草,门是香蒲草,床是香蒲草,桌子是香蒲草,船是香蒲草。实际上UROS人的生活已经牢牢地和TOTORA香蒲草交融在了一起。“地面”上的香蒲草腐烂后,UROS人就会将上面重新长出的香蒲草芦苇割下来,一段一段交叉铺上去,周而复始。每当大一点的游艇停靠这种浮动的岛屿,整个岛就像一片厚厚的海绵垫上下起伏。他们经常挂在口头上的话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漂到玻利维亚去了。”乌鲁斯人知足常乐,在漂浮岛不大的一方天地里,世世代代生活下去,将用苇草制物的手艺口口相授。

湖心有一处小岛叫塔丘勒(ISLATAQUILE),风景绝佳,靛蓝的湖水,天际翻滚的白云,疏密有致的作物,简朴的石拱门。岛上的人痴迷绒线编制,随处可见正在织绒线的土著人,而且不论男女。 男人们都骄傲地戴着自己织的长绒线帽,五彩艳丽的看上去有点像睡帽一样的帽子,是有讲究的,它代表着男人婚否和社会地位。如果帽子是全红的,那么就表示他已经结婚了,如果帽子是红白二色的,那么就表示他还是单身。不同的花色代表不同的身份地位。

塔丘勒岛上的女人有种出世的美,美得让人心碎。她们穿着毛毡一样厚厚的多层百褶裙,上衣绣着漂亮的花朵,长长的辫子稍上再系上几个大大的毛茸茸的彩色圆球。她们从不用穿鞋子和袜子,行走在如诗如画的小岛上。

当你乘坐小艇行驶在纵横交错的水道里,置身于一望无际缥缈婆娑的香蒲草中,立即会被充满梦幻般神秘色彩和意境俘获。

TIPS

签证:秘鲁对中国公民签证苛刻。除了要求申请者提供在职证明、收入证明、无犯罪记录证明,而且还要经过公证和外交双认证,并且必须通过旅行社递交,不接受个人递交签证申请。

到达:中国没有直达秘鲁的飞机,需从北美或欧洲转机,也可通过玻利维亚、智利、厄瓜多尔三国陆路入境。

交通:秘鲁的公路很发达。车子很好。CRUZ DEL SUR 是秘鲁最好的巴士公司,经营全境城市间线路。中途提供餐食、咖啡。双层半躺座椅、带干净的卫生间,各家旅行社以及大超市有电子客票出售。乘客上车要安检、拍照。行李单独托运,不用另外交费。车子分等级,上下层等级不同,下层比较舒适,座位宽大,食品供应也好,但价格大约差30%。

住宿:秘鲁的住宿方便,很多的酒店、旅社,但家庭旅馆很少,卫生舒适的旅社价格都要在US$30以上。

安全:由于贫富差距很大,抢劫、偷盗时有发生,也是在南美洲各国旅行的主要问题。

上一篇:屋顶露营:不用跋山涉水的浪漫 下一篇:教你画出一个有特色的“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