褥疮的发生与护理体会

时间:2022-05-17 09:08:40

褥疮的发生与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6019-(2010)-07-02

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导致皮肤失去正常功能,而发生持续性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至的组织溃烂坏死,又称为压力性溃疡。其高危人群为老年人、长期卧床的患者。年老体弱、瘫痪、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等均是形成褥疮的主要因素。

1 褥疮发生的原因

褥疮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1)局部长期受压,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组织营养不良。常见于昏迷、瘫痪、晚期癌症、年老体弱、水肿等患者。2)皮肤经常受潮湿、摩擦等物理因素刺激。如大小便失禁、床单、被褥、衣服皱褶不平、床上有渣屑等,使皮肤抵抗力降低。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组织供血不足或全身营养不良都易导致褥疮发生。4)褥疮好发于受压和缺乏脂肪组织保护,无肌肉包裹或肌层较厚的骨骼隆突处。

2 褥疮的临床分期

2.1瘀血红润期主要是局部软组织受压,出现的暂时性血液循环障碍,表现为红、肿、热、痛和麻木。因此应防止局部受压,避免潮湿、摩擦及排泄物的刺激,给予局部按摩改善血液循环,加强营养以增强机体抵抗力。

2.2炎性浸润期红肿部位如再受压,可导致血液循环得不到改善出现局部静脉瘀血,皮肤由红变成紫红色,压之不褪色,并可形成水疱,表皮松解、剥落、有疼痛感。此时应注意保护皮肤,避免感染。有水疱时,根据水疱的大小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未破的小水疱可外敷厚实的滑石粉包扎,以减少摩擦,防止破裂感染。大水疱可让其自行吸收或在无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出疱内液体后用无菌敷料包裹。

2.3溃疡期表现为静脉血液回流受阻,局部瘀血致血栓形成,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轻者浅层组织感染,脓液流出,形成溃疡;重者,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溃疡期患者,轻者可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创面,无菌凡士林纱布敷料包扎,1~2天更换敷料1次。重者可用1:5000呋喃西林液清洗创面。坏死组织应予清除,再用凡士林纱布及无菌纱布敷料包扎,1~2天更换敷料1次,如有潮湿因立即更换。

3 预防及护理

3.1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鼓励和协助卧床患者经常更换卧位,减少受压时间,一般每2~3小时翻身1次,必要时建立床头翻身记录卡,每1小时翻身1次,翻身时注意避免拖、拉、推等粗暴行为,避免皮肤擦伤。局部红肿的皮肤及易受压部位可使用气垫、气圈等给予悬空避免受压。对长期卧床的患者,最好使用褥疮防治气垫床。

3.2避免潮湿、摩擦及排泄物刺激保持床单清洁、平整、干燥、避免潮湿、摩擦及排泄物的刺激,保持皮肤的完整性。患者如有大小便失禁、呕吐及出汗等情况,应及时擦洗干净、保持干燥,及时更换衣服,床单、被褥等,被褥应柔软、平整、干燥。

3.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增加营养的摄入经常给予温水擦浴,定时采用50%酒精或红花油按摩骨骼凸出部位的皮肤,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避免或减少褥疮的发生。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以改善全身状况、增强皮肤抵抗力,补充营养,预防褥疮的发生。

控制褥疮发生的关键是预防,因此护理人员应有高度的责任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患者痛苦,提高医疗效果。因此应做到六勤,即勤翻身、勤擦洗、勤按摩、勤整理、勤更换、勤交班,使长期卧床的患者得到及时的预防和治疗。

上一篇:比成功多迈一步 下一篇:口腔颌面部游离皮瓣移植术8例围手术期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