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巴塞罗那效应正在上海重演

时间:2022-05-17 06:35:55

1992巴塞罗那效应正在上海重演

在很多中国人心里,1992年奥运会是巴塞罗那的唯一记忆符号。巴塞罗那曾是西班牙最大的工业中心及港通枢纽,奥运会举办时,又展现给人们一个地中海式休闲旅游城市的形象。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巴塞罗那城市改造取得显著成效。城市复兴运动中,如何保护历史文脉,老城与新城如何和谐相处,在这些领域,巴塞罗那的做法都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肯定。

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验区,巴塞罗那案例成为中国官员们高度关注的案例馆之一。从那些音像和解说中,中国城市建设者们发现许多可以借鉴的经验。

9月初,巴塞罗那案例馆日,巴塞罗那市长乔迪・俄瑞武(Jodie Heren)率团专程到沪参加庆祝,并向上海市长韩正赠送了巴塞罗那象征性建筑“高迪龙”唯一雕塑复制品以示纪念。

在此期间,《望东方周刊》记者就国际赛事对巴塞罗那的影响,以及巴塞罗那城市改造经验,专访了乔迪・俄瑞武。

奥运会效应仍在继续

《望东方周刊》:你在《百位名人谈世博》的文章中说,对一座城市而言,举办一场大型的国际活动,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都可能催生出难以估量的变革与进步。在你看来,像世博会奥运会这样的国际赛事如何改变了巴塞罗那这座城市?

乔迪・俄瑞武:奥运会给巴塞罗那一个依靠大事件在全球观众面前展示魅力的机会。它考验了我们的组织能力,事实证明,巴塞罗那奥运会的成功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巴塞罗那这座城市得到极大的关注,随着时间的过去,我们这座城市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得到巩固,即使今天,奥运会在很多方面还在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奥运会还给了我们重新设计这座城市基础设施、交通运输和城市规划的机会,这些改造和更新在运动会之后都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

奥运会也让巴塞罗那在世界上重新定位自己,去创造、加强和巩固“巴塞罗那品牌”的影响力。今天,1992巴塞罗那奥运会在全球范围内仍是信任和专业的象征。

《望东方周刊》:以巴塞罗那的经验,你认为上海世博会能给上海带来什么?

乔迪・俄瑞武:任何一个重要国际赛事,都会对举办城市带来变化,特别是社会、城市、文化以及经济的改变。这些巨变非常重要,因为国际活动结束之后,它会成为遗产直接影响市民。所有这些设施,不论是改造过的银行营业厅还是为赛事所修建的房屋,都会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且为民所用。

就上海而言,与巴塞罗那一样的经历已经发生了。新地铁线路,新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已经建立起来,无论长期还是短期都会让市民受惠。上海将来可能成为世界最佳城市之一,某种程度上应该感谢这次世博会带来的变化。

案例馆呈现独特发展模式

《望东方周刊》:巴塞罗那案例馆成为城市最佳实验区最受中国官员关注的案例之一,因为中国绝大多数城市正在面临旧区改造与新区建设的诸多难题。你认为中国能从巴塞罗那的经验中学习些什么?

乔迪・俄瑞武:城市要保存自己的灵魂,必须寻找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城市不尽相同,所以每个城市都要去呵护自己的传统、遗产和人民,提高服务以改善在此栖居的人们的生活质量。理论上来看,所有城市可能面临同样的问题,但从管理方式而言,每一个城市都是独特的。

巴塞罗那馆案例之一呈现的是巴塞罗那老城的改造。巴塞罗那中心地带的历史,可以回溯到罗马时代,一直以来这里发展很慢。但是老城在近20年里经历了一次城市巨变,我们逐渐把改造拓宽到城市近郊,这是一个包括城市历史中心重建的整体复兴计划,是横跨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全方位的开发。

“22@创意区”案例,呈现的是我们划出200公顷工业土地开发的创新实验区。我们为知识型创新型企业提供了现代的物业,使其聚集,由此形成紧凑型城市的发展典范。在那里,创新型公司和大学、研究机构、培训机构以及提供技术转让金的金融机构融为一体。

这是城市转变的两个完全不同的案例,都很成功,使城市发展的要求与市民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协调起来。上海以及其他城市要考虑自己的实际,寻找你们城市改造的最佳模式。

《望东方周刊》:城市改造的运营机制是怎样的?政府起了什么作用?据说,私人企业也参与了城市改遣,私人企业可能要追求利益最大化,那城市改造又如何保障公共利益?

乔迪-俄瑞武:很多年以来,我们一直是联合公共资本和私人资本的力量,共同管理运营城市改造工程。老城改造也采用了这一模式,我们成立了一家公司在巴塞罗那历史中心直接管理当地的重修和恢复。尽管这些参与改造的公司包含私人企业的资本,但巴塞罗那市议会掌握控制权,因此能够保障公共利益的实现。

《望东方周刊》:城市改造中是否碰到过一些阻力?比如拆迁安置。改造中房价上升,又如何安置区域内的低收入人群?这几来,中国城市的地方政府,一直在这方面面临很大挑战。

乔迪・俄瑞武:在老城改造中我们没有遇到居民阻挠,因为这个改造项目是由市议会领导,得到市民的主动支持,并且联合了最有代表性的社区组织和协会的力量。事实上,在拆除建筑之前,我们已经给那些需要搬迁的居民储备好了新住房。这一点很重要。

我们提供的房子就在他们自己的社区内。居民不需要离开自己社区,如果是自有住房,就会得到另外一套,如果是租客,则根据个人收入提供给他们租赁房。对搬迁居民的安置整个过程我们做得都很仔细。公共管理部门投入了大量资金,保障居民能够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而且能够继续住在原来的社会环境中。

城市要有市民凝聚力

《望东方周刊》:上海世博会对巴塞罗那意味着什么?现在的巴塞罗那,城市发展是否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如何应对?

乔迪・俄瑞武:上海世博会提供了一个独特且无与伦比的平台,让巴塞罗那有展示其潜在优势的机会。这次世博会第一次给予城市展示空间。而且巴塞罗那非常骄傲被选中了两个案例。截至目前,大约两百万人参观了巴塞罗那案例馆,这表明中国人对巴塞罗那很有兴趣。

至于新的挑战,巴塞罗那正在设计本地化适合每个社区需要的城市规划方案。城市本身也是教育,文化和创造中心,所以建设一个以居民为主要财富的有凝聚力的城市,是非常重要的理念。

《望东方周刊》:奥运会之后巴塞罗那游客激增,当地巴塞罗那市民不堪其扰。最近新闻报道说,巴塞罗那正在酝酿出台一元旅游税,针对来巴塞罗那旅游并过夜的游客收税。在这样重要的城市事务中,市民意见和政府意图之间如何平衡?

乔迪・俄瑞武:在过去很多年里,旅游作为巴塞罗那经济的重要部分,与巴塞罗那城市发展的关联度越来越高,市议会已经建立起与企业和市民沟通的渠道,希望来界定什么样的策略能够对城市将来的发展更有利。在城市事务的决策中,市议会不能单独做决断,必须要尊重市民意见。类似旅游扰民的事,我们是一定要解决的。

上一篇:这一代父母的昨天 下一篇:华为:“自愿”的奋斗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