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型企业职业卫生现况的调查与研究

时间:2022-05-17 04:36:21

某大型企业职业卫生现况的调查与研究

摘要:自2002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来,在我国的职业卫生状况得到政府和社会前所未有关注和重视。本文立足于从工作现场取得一手的环境数据,对比受危害职工的健康检测数据,尝试以数据分析结果探索危害因素与健康状况间的内在联系,并顺延这一研究思路提出相应的职业卫生改进对策。

关键词:职业卫生 危害因素 环境调查

职业病防治事关劳动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当前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目前,我国已是世界职业病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本文立足于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职业健康监护的技术支撑,分析企业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中的主要危害因素及重点危害结果,以期为日后管理抓住监管重点,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保障和促进劳动者身心健康。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内的某大型企业为研究对象。该企业较为大型有着4000人以上的工人规模,处于生产线上的一线员工占到90%以上。企业生产环境中存在诸多可能造成职工职业病的因素,包括粉尘、噪声、有机溶剂(醇、酮、酯、酸、碱)等。这些危害因素都是我们需要重点监控与分析的对象。

二、研究方法介绍

在研究过程中,一方面对危害因素进行数据采集。对所有可能对职工健康造成危害的生产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建立指标,并针对性地采集该企业2010年-2013年四年内各危害因素的检测资料,包括粉尘、噪声、有机溶剂(醇、酮、酯、酸、碱)等的检测结果。另一方面,对接触不同危害的全体工人进行体检,收集2010年-2013年四年内对应相关危害因素职业健康体检异常结果并比较变化趋势。职业健康检查严格按照卫生部GBZ188-200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体检。

采用EXCEL软件输入数据,应用统计软件SPSS13.0x2检验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危害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排查,对其危害程度进行判定。从而有效的建立起危害因素与危害结果之间的有效因果关系,在随后的危害因素管控中进行措施部署。

三、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劳动卫生环境现场检测经科学方法采集样品, 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及强度, 根据国家卫生标准进行评价。对职工的健康检查也严格按照卫生部规范进行。在2010年到2013年间,各危害因素变动与其相应的受检职工健康状况呈现出一定的相关性。以2012年各危害因素检测结果为例,如表1所示:

以2012年为例,并综合各年份情况进行分析,得出有机溶剂属于重点危害因素,粉尘次之,检查不部分职工出现肝功能异常、血细胞减少、肺纹理增粗等现象。这些现象与当年的粉尘、有机溶剂的检测结果呈现较强的相关性。对主要受高温与噪音影响的职工的检查中,发现出现高血压、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概率高高于其他受检职工群体。从SPSS的分析数据显示,粉尘、噪声、有机溶剂的强度或者浓度数据,与职工健康状况有着密切而直接的关系。由于篇幅关系,本文不能详尽的列举数据,但总体上从定量的角度来衡量危害因素,可以定量的判定这些因素对职工健康的影响程度。

四、卫生状况改善对策

企业总是趋于将盈利放在第一位,对于企业职工的卫生状况,只能投入有限的财力物力,这就要求对卫生环境中的健康影响因素有着精准的了解。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较为精准的筛选出重点危害因素,并评估其因素程度。对职工职业卫生情况的提升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一是从管理层面提升对职业卫生状况的认识。管理层对职业卫生状况的认识是影响改善程度的最直接因素。本文立足于技术检测,其直接的目的就是支撑管理决策。从职工健康预防角度来讲,健康体检只是第三级预防,而改善工作环境,从源头上控制危害因素才是最为有效的方式,也称为第一级预防。尤其是在立足于技术检测与分析基础上,危害因素可控性更强,在管理上更容易实现。

二是制定分级管理体系,构建职工健康可控机制。从本文的研究路线中,不仅可以明确危害健康的因素,更可以较为明确的判定危害程度。对于职工对于危害因素的接触时间、接触方式、劳动强度等都可以根据科学分析进行定量管理。对不同职业危害进行分级管理,制定不同的工作标准与规范,逐渐搭建起维护职工健康的管理体系。

总之,职业病的防治在企业发展的任何时期都不可忽视,这是以人为本的基本体现。对企业生产环境中可能影响到职工健康的因素的分析至关重要。对危害因素与危害结果内在的联系与因果关系的探究对于每个企业来讲都是一个难题,需要建立在大量的环境检测与健康检查数据上。但是这一思维却十分必要,这对于日后从源头上改善工作环境,科学控制危害因素是强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朱磊;苏州工业园区企业职业危害现状与职业危害评估方法研究[D];苏州大学;2008

[2]王宏伟,王瑞,杨静波,王怀东,王玉敏;某大型国有企业职业卫生现状调查[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11(03)

[3]秦戬,张爽,张,吴智君,祁丽,张星;全国主要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科研机构人力资源现状调查[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11(06)

[4]童智敏,施健;昆山市职业健康检查模式的探索[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2012(03)

(作者单位:1.苏州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2.苏州工业园区疾病防治中心,江苏 苏州 215028)

上一篇:关于生产企业增值税“免、抵、退”税的原理及... 下一篇:格兰森:学会忍受股市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