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白丹毒”病例的检疫和处理

时间:2022-05-17 02:12:33

“猪白丹毒”病例的检疫和处理

【摘要】在生猪屠宰的检疫实践中,偶尔可见猪丹毒病猪疹块呈浅色和无色现象,有关检疫技术资料将这种现象称为“白丹毒”。此种现象一般难以发现,检疫人员于2013年1月份在玉门市老市区生猪屠宰场宰前检疫中发现一例病猪,本文将对该病猪的检疫和处理情况报告进行分析报告。

【关键词】猪白丹毒;病例;检疫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亚急性传染病。病程多为急性败血型和亚急性疹块型;较为慢性的多发生关节炎,有的有心内膜炎。本病常成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个别情况下爆发性流行。临床上常见的典型疹快型猪丹毒,是在猪的颈、肩、背、腹部及四肢等处皮肤出现圆形、方形、菱形不规则型凸起的红色疹块,而在生猪屠宰的检疫实践中,偶尔可见猪丹毒病猪疹块呈浅色和无色现象,有关检疫技术资料将这种现象称为“白丹毒”。此种现象一般难以发现,检疫人员于2013年1月份在玉门市老市区生猪屠宰场宰前检疫中发现一例病猪。现将该病猪的检疫和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1 检疫情况

1.1 宰前检疫

该病猪来自甘肃省玉门市辖区零散收购,本批次车共装运10头猪。在入场屠宰前进行申报检疫、查证验物、群体个体进行排查中发现,病猪为长白品种,体重约为85千克,体型偏瘦,皮毛粗乱,精神萎靡,呼吸困难,呈卧式爬在地上,站立明显有困难,强行驱赶明显有行动缓慢现象,且行走几步就想伏下,同群其他生猪未见类似症状。及时挑出隔离做个体检查,观察到该猪两眼半闭状态,眼结膜发红发绀,鼻盘干燥,呼吸明显急促,张口喘气,有喘气声,胸式呼吸为主;经检查体温42.8摄氏度,胸腹部、四肢外侧皮肤可触及方形或菱形的凸出、表皮比周边肤色稍白的疹块,凸起的疹块与周边健康的皮肤肤色相近,不仔细观察较难以发现,用手触摸有硬感。于是挑出送急宰间进行急宰处理,作进一步详细的宰后检查确诊。

1.2 宰后检疫

脱毛后发现猪胴体背、肩、胸、腹部等多处皮肤表面有明显凸起的白色疹块,规则形状不一,质地坚实,剥开皮肤见到皮下有1毫米~2毫米厚的呈灰色的水肿浸润;病变部位皮下脂肪变性,呈浅红色,与相邻的正常脂肪界限有明显的区别;淋巴结充血肿大、切面;腹部充血并伴有轻度水肿;心外膜有出血点呈点状出血;肾脏肿大淤血呈紫红色,肾皮质有明显炎症病变;脾脏充血肿胀、质地柔软、切面呈黑红色、;肝脏肿大淤血,质地坚硬成黑红色割开后不久变成鲜红色;胆囊肿大,剖开可见黏膜有充血;部分十二指肠呈出血性炎症。

1.3 实验室检验结果

采集病猪肝、脾病变淋巴结送检,根据该病猪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诊为亚急性型疹块型猪丹毒病。

2 检疫结果处理

根据《生猪屠宰检疫规范》的规定,对该病猪及其同批次同群猪作如下处理:

(1)出具《检疫处理通知单》和《甘肃省屠宰场病害肉品无害化处理记录》登记,送达畜主,经畜主签字后在动物卫生监督人员的监督下,由畜主按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16584-2006)的规定病害肉品限制出场,在场内无害化场所作病害肉品及内脏销毁处理。

(2)对运输车辆、载猪台、急宰场地、无害化处理间等可能被污染的场地和工具用1:400肖特灵消毒液喷雾消毒。所有参与人员及其工作服进行清洗后在消毒,做到彻底消除污染源。

(3)同群猪通过作个体检查没发现异常,作准宰处理。

3 结论

(1)“猪白丹毒”病例在检疫工作中检出不多,与在临床经验实践中最常见的以皮肤出现红色或紫色疹块为特征的典型疹块型猪丹毒在皮肤疹块颜色上存在较大差异。皮肤出现的白色疹块现象不明显,可能是在朱丹毒发病过程的某一阶段或病猪轻重程度的不同,这些疹块会呈现色泽不明显或无色的状况,有关资料认为白丹毒是疹块型朱丹毒发病之初,或轻症病例痊愈期出现的症状,根据临床或病理解剖认为此例病猪在发病初期出现本病的症状原因可能与其肤色体质有一定关系。

(2)从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来看,该病例属于亚急性猪丹毒。这种病例在屠宰场中可能有一定的个别数量存在,但由于其皮肤疹块颜色的不明显特点,感官检疫观察不便发现,在生猪宰前检疫过程中可能容易被忽视,造成漏检和误检,造成病害肉上市流通,给肉食品卫生安全带来较大隐患,相对检疫人员也在工作中承受一定的职业风险,对此要引以为戒,提高思想认识和技术知识。

(3)对该病的检疫技术,实践体会是宰前检疫应重点检查猪的腹部、四肢、颈、肩、背等处的皮肤,对猪体毛较为浓密的皮肤表面应拨开猪毛仔细检查,用手触检硬部是否异常。宰后检疫进行皮肤检查时应从猪胴体的斜侧面观察表皮,这样容易观察到边缘突起的白色皮肤疹块,通过此项方法将大大提高“猪白丹毒病”的检出率。

(4)猪丹毒杆菌具有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有关资料表明该病菌在阴暗地方可存活两个月,在阳光下能生存10日~12日。因此,消毒灭源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应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做好病畜尸体无害化处理及其污染场地消毒工作,这是屠宰检疫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两个重要环节。

(5)“猪丹毒”病是典型人畜共患传染病。有关新闻信息报道路了一例因人体感染“朱丹毒”的现实病例,传播途径是因人体手指破损的皮肤直接接触患病的死尸或有病菌的畜产品而感染。所以我们检疫人员从自身保护、场地隔离、人群、消毒以及畜肉尸及其产品全过程等各方面采取防护措施,认真做好每一项、每个人的保护。

上一篇:我国现代林业的种植与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陈巴尔虎旗地区50年气温变化特征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