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

时间:2022-05-16 01:22:55

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

授课时间:2011年10月16日

授课地点:九江市修水县杭口中学九⑴班教室

教学目标:1、理解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2、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的能力;

3、体会人口和环境问题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树立计划生育和保护环境的观点。

教学重点:1、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的意义

2、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3、实行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

教学难点:人口问题的本质

教学方法:

讨论法. 分析法. 导学法

教学建议:1、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要结合具体的事例或情景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讲解;

2、运用小黑板和手抄材料作辅助教学工具,利用多媒体技术查找有关的网络资料。

教学过程:(开场白) 各位同学,现在请你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学校领导老师亲临我班指导政治教学工作。

导入新课:同学们刚刚结束了月考,我们班这次政治总分为2636分,如果大家用这个分数分别除以52、56、58的学生数,就会得出50.69、47.07、45.05的平均分(这里的单科最高分为70分),你们认为在总分不变的情况下,平均分除的人数越多越高?还是越少越高?(学生回答:当然是人数越少平均分越高)对呀,如果要提高平均分就必须增加总分,而增加总分就要靠每个同学的努力学习,这其中基础好的可谓为分数较高的学生,基础较差的可谓为分数稍低点的学生,那么他们在班里总成绩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大小就不一样,你们认为老师这样的分析可以吗?(学生回答:可以)

现在,假设我是世界富裕排行榜上第108名某公司的董事长,在这节课中我给每位听课的老师、同学(即我公司的员工),各发1200元的月奖金,请你们拿着各自的奖金平均分给自己的家人,看最多的能分得多少?最少的又分得多少?(学生自己心算后举手回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不同,原因就在于各家庭的成员数不一样。

同样的道理,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目前已有人口13亿多,尽管我国国民生产总值比较大,但按人均占有量与世界人口少的发达国家相比却很低,真正要大幅度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国家必须实行怎样的基本国策呢?(学生回答: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对啦!我们上节课讲“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时,谈到中国是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目前面临六大问题之首,就是人口问题,其中人口的增长、就业、老龄化正处在高峰期,那么计划生育关系着国计民生,带着对这样一个大问题的思考,让我们一起走进已布置过大家预习的教材: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课第二节第一框《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共同探讨学习下面五个问题:

一、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的影响

二、人口问题的本质(难点)

三、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的意义(重点)

四、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重点)

五、我国制定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讲授新课: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

首先,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前三个问题的答案,并分组学习加以讨论,然后参看黑板提示。

一、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的影响(世界已有70多亿人口,自1990年7月11日起,每年7月11日被定为“世界人口日”)

1、所需要的抚养、生活费用就越多;

2、能够用于生产的费用和人均占有的消费资料就越少;

3、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速度就越慢。

二、人口问题的本质(难点):发展问题

1、生活环境的改善

2、健康水平的提高

3、教育程度的加深

4、科学技术的进步

三、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的意义(重点)

1、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联系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与惠农政策----上学、看病、住房)

2、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综合国力它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政治、军事、技术力量的综合性指标,我国排世界第六,继美、英、俄、法、德之后)

3、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倡导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新生活,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又请同学们对照课文,我们一起分析第四个问题……

四、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重点)

1、基本特点

①人口基数大(13.7亿多)

②新增人口多(每年净增1000万,2040年将达到15.2亿)

③人口素质偏低(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比例为1.4%,文盲半文盲比例高达12%)

2、其它特点

①农村人口多(8亿多在农村)

②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60岁以上老人已达1.32亿,并以3.2%速度增长)

③人口分布不平衡(东部多、西部少----历史诸多原因)

④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男女性别比高达119.92∶100,长期重男轻女思想)

再请同学们思考第五个问题,老师采取提问方式要求你们回答。

五、我国制定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1、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依据?

“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2、实行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重点)

①晚婚——有利于青年男女的身体健康(《婚姻法》规定最低婚龄男22岁、女20岁)

②晚育——控制过快人口增长

③少生——减轻国家、集体和家庭的负担

④优生——提高人口素质(记者与一个放养娃的对话)

记 者

放羊娃

为什么不上学 —— 放 羊

放羊干什么

—— 挣 钱

挣钱干什么

—— 娶媳妇

娶媳妇干什么 —— 生娃娃

生娃娃干什么 —— 放 羊

3、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①控制人口的数量

②提高人口的素质(优生优育)

4、实行计划生育的成效?

①有效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

②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③使世界70亿人口推迟了5年,从而抓住了中国很好发展的机遇期。

课堂训练:讨论

1、我国人口已有13亿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有何影响?(师生分析)

①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

②影响人民生活水平和人口素质的提高;

③给我国资源和环境带来沉重的压力。

2、有人认为“计划生育就是人口越少越好,甚至不生更好”。这种说法对吗?(学生思考)

总结归纳:参照板书设计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重点是:了解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明白计划生育的要求,懂得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的意义。

课外作业:

(一)基础训练知识点

1、据调查,我们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为1.4%,粗文盲率为6.72%。这反映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之一是

( )

A、人口素质偏低

B、农村人口多

C、人口分布不太平衡

D、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2、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是

( )

A、提高人口素质

B、控制人口数量

C、保护资源与环境 D、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

①人口基数大

②新增人口多

③人口素质越来越高 ④人口素质偏低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4、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还表现为

①人口的分布不平衡

②男女性别比例失衡

③老龄化加快

④农村人口多,结构失调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二)能力提升综合点

1、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净增一千多万人口,致使每一年新增国民收入的1/4要被新增加的人口消费掉。这一材料表明

A、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人力资源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C、要加大对生产的投入,以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地发展;

D、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会增加就业困难。

2、“为什么不上学放羊;放羊干什么挣钱;挣钱干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生娃娃;生娃娃干什么放羊。”这是记者与一个农村放羊娃的对话,这段对话反映了(

A、放羊娃具有艰苦创业的精神

B、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C、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D、提高人口素质的严峻性

结束新课: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上到这儿,至于“人口对环境所带来的影响”,我们等下堂课再与同学们一起讨论学习。同时这堂课,一要谢谢同学们的默契配合,二要感谢老师们的精心指导。

教学反思:根据自身授课体验与教师评课意见撰写反思,做到针对性强,并能深思熟虑的反映好的教学效果,指出存在的问题(注意精讲、突破难点),并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图片资料,从而改进和提高以后的教学,同时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看问题的能力,把课上得更好更生动。

附:九年级思想品德第四课第二节第一框板书设计

计 划 生 育 关 乎 国 计 民 生

一、人口过多过快增长的影响

二、人口问题的本质(难点)

三、有效控制人口增长的意义(重点)

四、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重点)

五、我国制定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1、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依据

2、实行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重点)

3、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

4、实行计划生育的成效

上一篇: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与职业倦怠的关系 下一篇:高效的课堂应从提高书面语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