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制造改革与建设探究

时间:2022-05-15 11:34:52

机械设计制造改革与建设探究

摘要:

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了新的阶段,一些科学技术的应用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而经济建设事业当中机械设计制造技术的应用也是发挥着比较重要作用的。对机械设计制造教学中的模式进行改革以及优化建设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处在现阶段的教育发展背景下,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在机械设计制造教学改革过程中也要能够充分认识这一点。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机械设计制造的特征以及优势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实际探究机械设计制造发展问题及优化策略探究,希望通过此次理论研究对机械设计制造的进一步发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

机械设计;改革;建设

0引言

社会的发展进步也使得在对机械设计制造的实践要求上不断提升,这也对机械设计制造加工行业在产品制造的质量以及技术结构等层面都有着要求上的提升。从近些年我国在这一方面的发展情况来看,机械设计制造的发展有了进一步提升,但是在一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完善。从机械设计制造教学的情况来看,教学的模式还没有紧密和时展的需求相契合,这就要及时的转变教学观念,紧随时展的潮流,如此才能进一步促进机械设计制造的整体发展。

1机械设计制造的特征以及优势分析

1.1机械设计制造的主要特征分析

技术的进步对机械设计制造的发展也有了进一步推进,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广泛应用对多个行业领域的发展都起到了促进作用。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技术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和机械制造两者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形成了计算机协调控制的机械加工过程,这一自动化技术对这一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改革作用,也是工业向着智能自动化进行转变的重要标志[1]。以往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在人工操作上比较重要,效率相对比较低,但是在智能化自动技术的加入下就能通过计算机技术的操作对机械设计制造进行优化,能够减少人工操作造成的失误以及工作效率低的弊端,在功能上也相对比较完善,保障了设计制造的质量,对产品的改进也有着积极作用。

1.2机械设计制造的优势分析

机械设计制造系统的自动化发展在当前已经有了很大的效应发挥,也对以往的机械设计制造技术有了替代,在发展前景上是广阔的。对于机械制造自动化模式能够在计算机编程方式下来对加工目标实现加工智能化,所以这就比传统的机械设计制造产品质量有保障,在相应的设计加工的时间成本上也有了相应减少,这样就在企业的经济效益上有了增加。机械设计制造的自动化模式在自动检测以及监控等功能上都有着相应具备,并在实际生产中一旦发生过载情况就能够实施自动保护在人员损伤以及设备损坏程度上能最大程度降低[2]。

2机械设计制造发展问题及优化策略探究

2.1机械设计制造发展问题分析

从当前的机械设计制造的教学领域的发展情况来看,还有一些方面存在着问题有待解决,在对机械设计教学的内容来看,有各种机械设计的理论方法,以及让学生对简化理论公式的实际应用来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解决,所以在实践性特征上比较突出,但由于受到多方面影响因素的影响,还是存在着相应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单科的课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着单调性,机械设计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对机械设计进行模仿而非对学生主动思维的培养。学生只是按部就班的来完成任务,没有操作的新鲜感以及挑战性,这就不利于学生的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对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也有着不利[3]。再者,实际的机械设计制造教学中的教学指导思想是起着指挥作用的,而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对教学的完整性以及系统性过度的强调,从而就没有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从而出现了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的现象。知识灌输的问题比较突出,这样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目标的实现就存在着很大的难度。还有是在实际教学的内容没有和实际工程得到结合,只是简单的传授理论,机械设计方法没有重视在实践中的具体化应用。另外,对机械设计制造的教学过程中比较缺少创新教学的方法,教学过程中老师占据课堂的主要地位,学生在学习中就出在被动状态,在教学课堂的气氛上没有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是很高。还有是在课程的教学评价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试卷的方式进行考查,在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考评上还比较欠缺[4]。学生自身的独立学习能力相应不足,多数学生对所学的一些计算公式不能灵活运用,对实际问题的考虑也不全面等。这些方面的问题就需要得到重视并积极的进行解决完善。

2.2机械设计制造改革优化策略探究

对于机械设计制造改革建设要能够从多方面来实施,首先在课程体系建设层面要重视,要能和现代制造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得到紧密结合,将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指导方向,在工作任务的引领下创建课程结构合理模块。形成职业活动为基础,工作岗位及内容等为主体的教学课程体系,要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和学生的就业岗位发展需求相结合,对教学计划以及课程内容适当加以调整。教学中可将数控工艺员以及数控操作工等职业资格证书课程和当前课程体系进行有效融合和重组,将实训训练课程模块进行增加,充分提升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对教学模式实施优化改革,以往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在教学方法是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实验课程以及课程设计为辅,这样学生的机械设计知识的掌握程度就不是很强,在培养目标的实现上也有着很大难度。所以这就需要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探究,还需将教学体系以及内容加以改革,对于机械零件的设计内容比较丰富,学生在初学中就会觉得较为复杂化,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要结合学生的发展情况,选取比较典型又容易让学生理解的教学内容,在基本概念以及设计方法的讲解层面进一步加强,对既定公式涵义以及应用要重点强调[5]。机械设计制造的建设目标要能够明确化,在教学资源上要充分,随着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就要能够加强网络平台的建设,完善在线答疑系统以及网上教学的模式。然后将实验课程和教学改革实验形式内容建设进一步强化,进而来创造全面创新的实验设计,对课程设计的数据层面也要能进一步完善,努力提升课程设计的质量等。对机械设计的制造的内容改革要加强,对学生素质培养要充分重视,为能够将学生独立机械设计能力进行强化,老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查找相关资料,将自己的总结和理解能力进一步提升。再有是要能够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能力进行强化,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要鼓励学生通过CAD技术对机械零件设计以及运动仿真进行实施,让学生能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应用下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6]。老师要注重在实践环节的强化,对学生工程设计能力得以重视,学生可对同类产品以及结构特点等加强了解,从而来获得知识产品过程信息,这样对自己的视野也能得到有效拓宽,在发展思路上也能得到有效优化。

3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来说,要能积极的将科学技术进一步的优化发展,和时展需求相结合,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中也要善于思考,加强自身的独立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此次主要就机械设计制造的特征以及发展优势进行了阐述,然后从教育角度对机械设计制造教学的问题以及策略进行了详细探究,希望能有助于实际的发展。

作者:王晨旭 单位:西京学院

参考文献:

[1]宋昭.高职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

[2]曹源文,马丽英,陆兆峰,李玉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运行模式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3]马建,焦生杰,吕彭民,顾建国,刘丽华.行业性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4(03).

[4]吴伟中,党培.基于专业特色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2(01).

[5]高兴军,邓子龙.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优势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J].价值工程,2012(09).

[6]田爱华,关金贵,刘兴德.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工程素质人才培养探讨[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1(04).

上一篇:人性化绿色环保机械设计研究 下一篇: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