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相伴,那个泸沽湖畔的摩梭大家庭

时间:2022-05-15 10:13:28

温情相伴,那个泸沽湖畔的摩梭大家庭

四川省凉山州盐源县喇次尔丁家是个特殊的大家庭,这个摩梭大家庭是母系四世同堂,家里有11人,由3个民族构成。75岁的喇翁机玛膝下有7个子女,婚姻形式有结婚的,有走婚的。但家里却充满了快乐和温情。前几年,小儿子娶回了一个汉族女大学生做媳妇,因为这位叫李均的媳妇,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栏目还去家里做过专门报道。2015年,他们家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女大学生看好简单生活

“走婚”是泸沽湖畔摩梭人特有的婚姻形式,简单地说,是“男不娶,女不嫁”的婚姻。在走婚十分普遍的年代,喇翁机玛因为出身不好,加上丈夫在单位上班,他们选择了结婚。而喇翁机玛子女的婚姻,便都是选择自己喜好的方式。

排行老大的女儿和排行老三的儿子都是走婚,男方晚上来早上离开,生下的孩子便由女方家庭抚养,男方则在他家照顾他的侄辈。在外来文化冲击下,像他们这样坚持走婚的摩梭家庭已经不多。

李均从吉林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先后在大连、深圳等地工作,压力大、节奏快的生活让她身心疲惫。2007年,她利用假期到泸沽湖散心,住在湖畔一家客栈。喇次尔丁通过开客栈的朋友认识了李均,他们很快相爱。“当时,家里人不相信他们会有结果。”姐姐喇英说,大家都认为,姑娘是优秀大学生,又在大城市工作,不可能瞧得起弟弟。“直到后来她辞职跑到泸沽湖来找弟弟结了婚,我们才信了。”

在她看来,外面的年轻人必须靠自己打拼,买房买车供孩子,压力太大,也没有多少时间顾及亲情,人们心灵交流也不多。而这里不一样,用她丈夫的话说:“我们可以在这儿懒洋洋地生活,房子也是有的,孩子有那么多人带,人最开心最快乐的事是和亲人在一起。”

来自大城市的李均很快融入这个摩梭人家,阿妈把她当成了女儿。不会做饭生火,这是李均几年前刚进门时面临的第一个难题,然而家人都很宽容,很快就接纳了她。如今,在泸沽湖假日酒店工作的李均,早已习惯了这个大家庭,习惯了泸沽湖的蓝天白云。李均说:“这个家庭,总是和和气气,只要是阿妈决定的事,大家都会无条件接受,从来没有发生过争执。阿妈很疼我,有一次我想帮阿妈炸土豆,她笑着说:‘你不用来,我老了,油溅到脸上没事,你年轻,油溅脸上是要留疤的!’”

2013年6月,李均一个人去了趟,开始没觉得有什么,后来火车上一个新加坡女孩对她说:“你一个人出门,不管老公和孩子,这在新加坡绝对算是坏媳妇。”这时李均才意识到自己不对,同时也庆幸自己能嫁入这么宽容的家庭。

后来,李均又生下一个女儿,大家都喜欢。丈夫说:“我们喜欢女儿,阿妈也喜欢。我们摩梭是重女不轻男。”

她的故事,还在央视《远方的家》里播出过。

温暖融洽的母系家庭

在景区管理局上班的老六喇英,除了上班,她还助学。“最多的时候,我联络外地几十个爱心人士帮助了这里的50多个学生,一年捐款八九万元。”喇英说。

喇翁机玛虽老伴去世很早,可是现在她觉得很幸福,儿女的孝顺和关爱,是她最大的满足。

最近,家里的客栈有一群游客住了半个月,儿子把收到的上万元房费,如数交给她保管。子女需要开支,找她要就行了。家里还在西昌市买了一套房子,其产权不属于某个子女,而是属于大家庭。

在喇英的记忆里,他们家一直非常和睦。尊老爱幼是她从小便接受的传统教育,泸沽湖边的摩梭家庭都是这样。“我结不结婚、生不生孩子都没关系,因为我在这个大家庭里不寂寞,老了侄儿侄女会赡养我,没有压力。”37岁仍单身的喇英说。

这个家庭和其他的摩梭家庭一样,年幼的摩梭孩子经常分不清亲妈和姨妈,因为在晚辈眼里亲妈、姨妈都一样。所以,喇英也不急于结婚或走婚,因为她没有后顾之忧。

上一篇:构建基于全课程的文化情趣课堂 下一篇:鸡蛋的另类吃法